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赤頸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赤頸鶇
圖片來自0716#網

赤頸鶇(學名:Turdus ruficollis)是鶇科、鶇屬中型鳥類,體長22-25厘米。上體灰褐色,有窄的栗色眉紋。頦、喉、上胸紅褐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橙棕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黃色,腳黃褐色或暗褐色。

赤頸鶇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各種類型的森林中,尤以針葉林和泰加林中較常見,遷徙季節和冬季也出現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闊葉林、次生林和林緣疏林與灌叢中,有時也見在鄉村附近果園、農田和地邊樹上或灌木上活動和覓食。除繁殖期間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活動,有時也見和斑鶇混群。主要以吉丁蟲、甲蟲、螞蟻、鱗翅目和鞘翅目等昆蟲及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蝦、田螺等其他無脊椎動物,以及沙棗等灌木果實和草子。繁殖於中國、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北至北緯5度,通古斯河上游,南至阿爾泰、蒙古西北部,往東到貝加爾湖和勒拿河上游。越冬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尼泊爾、不丹、印度、孟加拉國、緬甸北部等地。

形態特徵

整體特徵

雄鳥上體白頭頂至尾上覆羽灰褐色,頭頂具矛形黑褐色羽干紋眉紋、頰栗紅色,眼先黑色,耳覆羽、頸側灰色耳覆羽具淡色羽緣。中央一對尾羽黑褐或暗灰色,其餘尾羽栗紅色,有時中央尾羽亦為栗紅色而具較寬的褐色羽緣,其餘尾羽栗紅色而具窄的暗褐色羽緣。翅上大覆羽和飛羽暗褐色,羽緣銀灰色。頦、喉、胸栗紅色或栗色,頦和喉兩側有少許黑色斑點;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尾下覆羽微綴棕栗色。胸側和兩脅雜有暗灰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棕栗色。

雌鳥和雄鳥相似。特別是老齡雌鳥和雄鳥很難區別,但眉紋較淡、多呈皮黃色。頦,喉白色具栗黑色斑點;胸灰褐而具栗色橫斑,有時在下喉和上胸相連處的橫斑相連成領環狀;腹和尾下覆羽灰色,兩脅具細的暗褐色縱紋。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黃色,腳黃褐色或暗褐色。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峰 翅 尾 跗蹠 雄性 60-122克 218-268毫米 17-21毫米 128-147毫米 96-120毫米 31-37毫米 雌性 71-100克 210-254毫米 19-21毫米 127-142毫米 91-120毫米 31-37毫米

年齡階段

幼體階段組:凡具有明顯的腔上囊者,其囊呈奶油色,大小如大豆(中國北方稱黃豆),味角和齒緣為鮮黃色,頸部羽色尚未變成赤色,體重在79-87克之間,附跳鱗片光滑,體外鳥羽呈明顯的幼鳥羽色,頭骨頂部骨質軟者等。

亞成體階段組:雖具有腔上囊,但大小似高粱粒,體重88-93克,頭骨頂部骨化稍硬,詠角基部黃而不鮮及蹌踞鱗片稍明顯者。

成體階段組:腔上囊消失,齒緣不具黃色,頭骨頂部較硬,附跳鱗片明晰,體重與亞成體階段組多數重疊,頸部赤色部位明顯。

老年階段組:頭骨堅硬,眼上骨突出,腔上囊消失,詠角黃色蛻化,蹌踞鱗片粗糙極明顯,體重94-101克,體外羽色明顯老化和某些部位部分羽毛殘缺者。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小樹枝權上,距地高0.3-2.0米,有時也直接產卵於地上。巢呈碗狀,主要由草莖、草葉和泥土構成,巢內墊有細軟的草莖和草根,有時也鋪墊有毛髮物。巢內徑9.5厘米,高8.2厘米。每窩產卵通常4.5枚,有時多至6-7枚。卵藍色或藍綠色、被有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7.31毫米×20.23毫米。雌鳥孵卵,雛鳥晚成性。

棲息環境

赤頸鶇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各種類型的森林中,尤以針葉林和泰加林中較常見,遷徙季節和冬季也出現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闊葉林、次生林和林緣疏林與灌叢中,有時也見在鄉村附近果園、農田和地邊樹上或灌木上活動和覓食。

生活習性

習性:除繁殖期間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活動,有時也見和斑鶇混群。常在林下灌木上或地上跳躍覓食,遇有驚憂立刻飛到樹上,並伴隨着「嘎嘎」的叫聲。飛行迅速。但一般不遠飛。

遷徙:或許有部分在中國東北北部和大、小興安嶺地區繁殖。其他地區均為旅鳥或冬候鳥。每年春季4-5月遷徙,秋季9-10月遷徙。

叫聲:飛行時的叫聲為單薄的「tseep」。告警時發出帶喉音的咯咯聲,似烏鶇但較輕柔;帶喉音的「which-which-which」聲。[1]

食性:主要以吉丁蟲、甲蟲、螞蟻、鱗翅目和鞘翅目等昆蟲及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蝦、田螺等其他無脊椎動物,以及沙棗等灌木果實和草子。

分布範圍

世界

存在(居住地):中國。

存在(繁殖地):蒙古、俄羅斯(東亞俄羅斯、中亞俄羅斯)。

存在(非繁殖地):阿富汗、不丹、緬甸、尼泊爾。

遊蕩:奧地利、阿塞拜疆、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意大利、日本、拉脫維亞、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中國(台灣)、泰國、英國。

中國

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北京、陝西、寧夏、青海、甘肅、四川、湖北、雲南、西藏等地,均為旅鳥或冬候鳥。鄭作新等(1995)認為在黑龍江、牡丹江、綏化、伊春、松花江、黑河等地繁殖,但未有繁殖記錄。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近種區別

相似種黑喉鶇(Turdus atrogularis)雄鳥頦、喉和上胸為黑色,區別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動物學史

有關赤頸鶇的分類地位,尚有爭議。赤頸鶇是Pallas(1776)根據在西伯利亞達烏爾地區的標本描述的一個獨立種。Dement』ev and Gladkov(1954)和Vaurie(1959)認為赤頸鶇和分布於西伯利亞西部及中亞地區的黑喉鶇(Turdus atrogularis)在阿爾泰和通古斯卡河地區重疊,又有居間類型存在,因而將黑喉鶇併入赤頸鶇,而將赤頸鶇分為2亞種。這一意見,得到了後來多數學者的認同,中國學者鄭作新(1976,1987,1994)、鄭作新等(1995)和趙正階等(1988)也都支持這一意見。而Stepanyan(1990)則因黑喉鶇(Turdus atrogularis)與赤頸鶇在形態上明顯不同而將它分為一獨立種,而使赤頸鶇成為單型種而無亞種分化。Ernst(1996)發現黑喉鶇(Turdus atrogularis)和赤頸鶇在阿爾泰東部同在一個區域繁殖而彼此並不互交,這表明二者已完全處於生殖隔離,按照種的定義,應該承認二者的獨立種地位,而且二者在形態上亦明顯不同。因此支持恢復黑喉鶇(Turdus atrogularis)的獨立種地位,將它作為一獨立種,從而使赤頸鶇無亞種分化,為單型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