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翼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翼薊(學名:Cirsium vulgare)是菊科薊屬的植物,又名歐洲薊。兩年生植物。首年長出簇葉,次年開花,高1~2.5米。葉有深裂口而多刺,長15~25厘米 (花附近的葉子較短)。花序直徑2.5~5厘米,粉紫色,小花形式單一,只有管狀花,沒有舌狀花。種子有冠毛,藉以隨風傳播。
分布於中國新疆(阿爾泰山和天山、準噶爾阿拉套山)的昭蘇、鞏留、伊寧、新源、霍城、裕民、石河子地區廣布分布。生于田間及潮草地,海拔800-1800米。歐洲、地中海地區、蘇聯西伯利亞及伊朗廣有分布。
四性多偏寒性,其次為溫性,平性最少。藥味以苦味居多,其次為辛味和甘味。高頻功效為解毒、止痛、解表、止咳化痰平喘、清熱利濕、活血、止血、祛風除濕等,高頻主治為瘡癰腫毒、痛症、外感表證、咳喘、淋證、跌打損傷、出血證等。
形態特徵
整體
二年生草本,高25-150厘米。
莖
莖直立,上部分枝,全部莖枝有翼,莖翼和枝翼刺齒狀,齒頂有長針刺,全部莖枝被稀疏的多細胞長節毛及蛛絲毛,上部及接頭狀花序下部灰白色,被稠密的絨毛。
葉
中部莖葉全形披針形、倒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4-5厘米,羽狀深裂,基部沿莖下延成莖翼;側裂片3-4對,等大或不等大二叉裂,叉裂長三角形或披針形,頂端急尖成長針刺,裂緣有緣毛狀短針刺;頂裂片披針形,邊緣有少數長針刺及多數的緣毛狀短針刺。全部長針刺長5-10毫米;向上的葉漸小,與中部莖葉同形並等樣分裂,接頭狀花序下部的葉線形,裂片邊緣長針刺化。全部葉質地薄,葉質,兩面異色,上面綠色或黃綠色,被稠密的貼伏的針刺,針刺長1.5毫米,下面灰白色,被稠密或密厚的絨毛。
花
頭狀花序直立,多數或少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圓錐狀傘房花序或總狀花序。總苞卵球形,直徑3-5厘米,無毛。總苞片約10層,緊密覆瓦狀排列,鑽狀三角形、鑽狀披針形、鑽狀披針形至線鑽形,長8-30毫米,鑽狀部分長5-9毫米,頂端漸尖成針刺;最內層線形,長3.4厘米,線形,頂端漸尖。小花紅色,花冠長3厘米,細管部長2厘米,細絲狀,檐部長1厘米,不等5淺裂。
果
瘦果褐色,偏斜楔狀倒披針形,頂端斜截形,長4毫米,寬2毫米。冠毛白色,多層,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冠毛剛毛長羽毛狀,長達3厘米,向頂端漸細。花果期7-8月。[1]
生長環境
地理
翼薊生長於海拔800-1800米的田間及潮草地。
氣候
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在10月上中旬選擇生長健壯的成年植株,掘取其分櫱,把有5片葉以上的大分櫱苗切下連根直接定植於大田,要注意每株帶有一定數量的根系。把小的分櫱苗按15㎝見方栽於苗床培育,待來年春季帶土掘取定植於大田。
播種育苗
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10月下旬在苗長到10㎝以上,有5~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因其種子種皮厚硬,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將種子放進55℃溫水中浸30min,並不斷攪動,當水溫降至常溫後再浸12~16h,撈出用清水沖洗後,再用濕棉布包好放至20℃左右條件下催芽至露白。用72孔塑料穴盤或6cm見方的營養土方育苗,用細砂土或蛭石蓋種。苗期溫度保持在20℃左右。
栽培技術
整地定植
選土質疏鬆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塊種植,每畝施用腐熟農家肥2500kg以上,耕深25cm以上。平整後按1~1.5m的間距開墒,做成50cm寬、20cm高的小高畦,株距80~100cm,地膜覆蓋保溫。每畝栽600株左右,栽植深度20~25cm,栽後及時澆水,但澆水不宜太多,以免發生爛葉。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翼薊是菊科植物,和人類有密切關係,除人們熟知的其能美化環境,供人們觀賞,用於生產日化用品及工業原料之外,它們還具有其它重要的經濟價值。
藥用價值
用於糖尿病,高血壓,高固醇,癲癇,風濕,脫髮,痔瘡出血,創傷等有效果。其它用途均缺乏科學證據,但是必須要注意的事是: 翼薊中因為含有硝酸鹽成分,硝酸鹽增加到一定的數量會達到中毒水平,硝酸鹽攝入後在體內會還原成亞硝酸鹽。
分布範圍
翼薊產自於新疆(阿爾泰山和天山、準噶爾阿拉套山)的昭蘇、鞏留、伊寧、新源、霍城、裕民、石河子地區,歐洲、地中海地區、蘇聯西伯利亞及伊朗廣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