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矮紫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矮紫菀
图片来自技点网

矮紫菀(学名:Aster tataricus var. minor Makino,):是紫菀的变种,植株较小,叶较狭;总苞片较狭,顶端渐尖,外层草质,内层边缘狭膜质,稀顶端稍紫色;舌片浅蓝紫色,有时头状花序径2.5厘米,舌片长仅1厘米。产于中国河北及甘肃,也产于朝鲜;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及西北等地。[1]

形态特征

矮紫菀是紫菀的变种,植株较小,叶较狭;总苞片较狭,顶端渐尖外层草质,内层边缘狭膜质,稀顶端稍紫色;舌片浅蓝紫色,有时头状花序径2.5厘米,舌片长仅1厘米

原种(紫菀)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沟,被疏粗毛,有疏生的叶。基部叶在花期枯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下半部渐狭成长柄,连柄长20-50厘米,宽3-13厘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具小尖头的圆齿或浅齿。下部叶匙状长圆形,常较小,下部渐狭或急狭成具宽翅的柄,渐尖,边缘除顶部外有密锯齿;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无柄,全缘或有浅齿,上部叶狭小;全部叶厚纸质,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稍疏的但沿脉被较密的短粗毛;中脉粗壮,与5-10对侧. 脉在下面突起,网脉明显。

头状花序多数,径2.5-4.5厘米,在茎和枝端排列成复伞房状;花序梗长,有线形苞叶。总苞半球形,长7-9毫米,径10-25毫米;总苞片3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尖或圆形,外层长3-4毫米,宽1毫米,全部或上部草质,被密短毛,内层长达8毫米,宽达1.5毫米,边缘宽膜质且带紫红色,有草质中脉。舌状花约20余个;管部长3毫米,舌片蓝紫色,长15-17毫米,宽2.5-3.5毫米,有4至多脉;管状花长6-7毫米且稍有毛,裂片长1.5毫米;花柱附片披针形,长0.5毫米。

瘦果倒卵状长圆形,紫褐色,长2.5-3毫米,两面各有1或少有3脉,上部被疏粗毛。冠毛污白色或带红色,长6毫米,有多数不等长的糙毛。 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人工引种栽培,原野生种多生长在低山阴坡湿地、低山草地、山顶以及沼泽地。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耐寒性较强,在北方根能在土中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和沙土地外均可种植。

繁殖方法

紫菀用根茎繁殖。适宜播期4月上旬,适宜密度为1.7万穴/亩。每亩需用根状茎15-20千克。

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冬前深翻30cm以上,让土壤充分风化。结合整地亩施腐熟厩肥10000-15000kg,加饼肥50kg,翻入土中做基月巴。栽种时再浅耕一遍,整平耙细作成宽1-1.2m的高畦,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

种材处理

切除下部幼嫩部分及上端芦头部分,取其中段,并将其截成5-7cm的小段,每段需有2-3个休眠芽。紫菀栽种分春栽和秋栽。春栽在春季化冻后栽种,最晚不超过春分,秋栽在霜降前后,春栽随切随栽。留种的秋栽要进行冬藏,具体方法是:种材稍晾,放地窖贮藏,窖底铺砂,然后一层种栽一层砂,最上面盖砂,窖内温度以不结冰为度,防止发热霉烂,贮藏到翌春栽种。

种植方式

按行距21-24cm开6cm深的浅沟,株距12-15cm,每墩2-3个小段,将种材平放沟内,然后覆土,用锄推平压实。亩用种栽40-45kg。

田间管理

浇水和排水:春栽的如遇干旱,出苗前浇水1-2次,如墒情适宜10-15天可出苗。秋栽的封冻前浇一次水,并盖一层土杂肥或马粪以防寒保墒,安全越冬。紫菀喜湿润,怕干旱,6-7月份生长盛期,需水较多,天旱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表湿润。秋季高温干旱时,浇水2-3次。雨季注意疏沟排水,田间不能积水,否则易造成烂根。

中耕除草:每年进行3-4次。第一次在齐苗后,宜浅松土,避免伤根,第二次在苗高7-9cm,第三次在植株封行前进行,封行之后,如有杂草用手拔除。追肥每年进行2-3次,第一次在齐苗后结合中耕亩施人畜粪水1500kg,第二次在苗高10cm时再施入人粪水1500-2000kg,第三次在封行前亩施堆肥500-1000kg加饼肥50kg混合堆沤后,于株旁开沟施入,施后盖土。立秋前后,亩追尿素10-15kg,随水灌入畦内。

摘除花苔:紫菀宜采用具腋芽的紫红色根状茎做繁殖材料,不抽苔开花,若用芦头繁殖则需抽苔开花结籽,需消耗大量养分,除留种外,生产上采用剪除花苔的方法以利根茎生长发育,因此8-9月发现抽苔时,选晴天将花苔全部剪除。

病虫害防治

病害

主要有黑斑病、立枯病、斑枯病、白粉病。紫菀病害防治:

(1)应选用抗病品种。

(2)通风、控温、防治叶面露水。

(3)药剂防治:发病前喷1:1:100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可用75%百菌清500 800倍液喷雾。 紫菀白粉病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田间加强通风,降低湿度、温度,用“农抗120”200倍液。

虫害

主要有紫苏红粉野螟、紫条尺蛾、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黑鳃金龟、黑绒鳃金龟、红蜘蛛。紫苏红粉野螟、紫条尺蛾主要是幼虫为害叶片和枝梢。

人工摘除枝梢。

清园处理枯枝落叶,收获后翻耕土地,减少越冬虫源。

喷敌百虫800倍液。

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黑鳃金龟、黑绒鳃金龟、红蜘蛛防治:

清除田间地边杂草。

诱杀成虫,在成虫活动期间用糖醋液(1分红塘、0.5分酒、2分醋)盆于傍晚放在田间l米高处诱杀成虫。 人工捕捉幼虫,每天清晨查苗,发现断苗,在附近扒开表土捕捉幼虫。药剂防治:用石蒜鳞茎加百部粉每亩7-8斤结合施肥浇治。3龄以下幼虫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红蜘蛛:可喷洒0.3%苦参植物杀虫剂1000倍液预防,6-8月发生期喷硫悬浮剂。

主要价值

紫菀花是一味比较著名的中药,中医药中有广泛的使用。中医认为紫菀具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嗽的功能。实验表明,水煎剂有祛痰作用而无镇咳及平喘作用;同时紫菀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等7种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紫菀还对抑制肿瘤等有一定的作用。人工培育的矮紫菀,是园林花坛的主打品种,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地理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及南部、山西、河北、河南西部、陕西及甘肃南部。

参考来源

  1. 矮紫菀技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