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淡黃花百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淡黃花百合
圖片來自植物智網

淡黃花百合(學名:Lilium sulphureum Baker apud Hook. f.)是百合科、百合屬草本植物,鱗莖球形,鱗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莖高80-120厘米,有小乳頭狀突起。葉散生,披針形,上部葉腋間具珠芽。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花通常2朵,喇叭形,有香味,白色;花被片長17-19厘米;外輪花被片矩圓狀倒披針形,子房圓柱形,紫色;花柱長11-12厘米,柱頭膨大,徑約1厘米。花期6-7月。

淡黃花百合分布於中國雲南、貴州、四川和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90-1890米路邊、草坡或山坡陰處疏林下。 淡黃花百合是優良的觀花植物,也是中國衛生部首批藥食兩用植物,其花、梗、鱗莖均可入藥。

形態特徵

鱗莖球形,高3-5厘米,直徑5.5厘米;鱗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5厘米,寬0.8-1.6厘米。莖高80-120厘米,有小乳頭狀突起。葉散生,披針形,長7-13厘米,寬1.3-1.8(-3.2)厘米,上部葉腋間具珠芽。

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花梗長4.5-6.5厘米;花通常2朵,喇叭形,有香味,白色;花被片長17-19厘米;外輪花被片矩圓狀倒披針形,寬1.8-2.2厘米;內輪花被片匙形,寬3.2-4厘米,蜜腺兩邊無乳頭狀突起;花絲長13-15厘米,無毛或少有稀疏的毛;花葯長矩圓形,長約2厘米;子房圓柱形,長4-4.5厘米,寬2-5毫米,紫色;花柱長11-12厘米,柱頭膨大,徑約1厘米。花期6-7月。[1]

生長習性

淡黃花百合自4月上旬開始萌芽,4月中旬至6月中旬為生長期,6月中旬現蕾,花期持續將近1個月,7-8月葉腋間珠芽成熟脫落,10月中旬種子成熟脫落,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為鱗莖營養物質積累期,11月下旬地上部分死亡,至翌年3月下旬為休眠期。淡黃花百合營養生長時間較短(萌芽至現蕾約80天),現蕾後的生殖生長時間較長(現蕾至種子成熟約120天),整個生育期約需190天左右。

繁殖方法

鱗片繁殖

在既不易獲得種子,又不易產生株芽、子球的情況下,可用母球的鱗片扦插繁殖。用小鱗莖繁殖雖能快速繁殖,但容易退化,球莖產量也會逐漸下降,所以進行鱗片扦插最為適宜。鱗片繁殖是常見的繁殖方式,方法簡便,易掌握,繁殖係數最高。在秋季選擇健壯無病植株,採挖鱗莖做繁殖材料,剝除鱗莖表面病枯鱗片,採用苗床扦插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生產期間注意追肥、管理,3年後鱗莖長成。

珠芽繁殖

將葉腋間產生的珠芽於夏未成熟時採收,收後直接播種或與濕潤沙混合,貯藏在陰涼通風處,在9-10月間在苗床上開溝3-4厘米,點播行距10厘米左右,株距6-8厘米,覆細土蓋草簾保溫。待翌春揭除草簾追肥。出苗7天後即可將其移栽於苗床上,日常注意遮蔭。到第3年秋季有一部分可達到種莖標準,較小者可再培養1年。於10月份珠芽成熟後採收。把採收的珠芽種植於腐殖土或細砂。

種子繁殖

利用淡黃花百合成熟的種子播種,可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的子球,供鱗莖生產和鮮切花培育用。未經處理的種子發芽時間長,且發芽率較低。為此,對淡黃花百合經過5℃低溫冷藏20天後將種子浸泡在不同濃度的GA3溶液中24小時,之後將種子置於培養皿中,於光照培養箱中培養,光照時間12小時,溫度20℃。經實驗證明,GA3濃度50毫克/升對淡黃花百合種子萌發所需天數最少,且發芽率和發芽勢最好,發芽率提高13%,發芽勢提高13%。也可在苗床上播種,播種用土可用2份肥土、2份粗沙和1份泥炭配製,同時加入少量的磷肥。床內溫度保持在15-25℃,10-15天出苗。

組培繁殖

從生長健壯的淡黃花百合植株上剝取珠芽,流水沖洗30分鐘,於超淨工作檯上用75%乙醇消毒30秒後,再用0.1%的氯化汞消毒15分鐘,無菌水清洗5次以上,剝去外層鱗片後接種到1/2MS+0.1毫克/升IBA的培養基上培養60天。 轉接到MS+1毫克/升6-BA+0.1毫克/升NAA的培養基上培養至苗高2厘米左右備用。培養基pH5.8,培養溫度25℃左右,光照時間12小時/天,光強1200勒克斯。

利用淡黃花百合珠芽誘導形成的不定芽進行擴繁,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養基應為:MS+1.5毫克/升6-BA+0.05-0.1毫克/升NAA+0.2毫克/升KT+20-30克/升蔗糖。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栽培地土壤為肥沃的砂壤土,地勢高、排水良好、土質疏鬆。選好地後,施足基肥,先撒施優質腐熟廄肥,耕翻25-30厘米,耕細整平。整地成平畦,畦面寬120厘米,長240厘米,畦間距30厘米。

田間管理

在種植前進行田間除草,徹底清除土中草根等。在封壟前進行多次除草和中耕,中耕宜淺不宜深。在淡黃花百合生長期進行適當除草,以不傷淡黃花百合的根部為宜。淡黃花百合比較喜肥,應適當追肥。休眠期在畦面上施1層腐熟廄肥。在生育期追施2次肥,第1次在淡黃花百合苗高10厘米左右,第2次約在6月中旬收穫珠芽後。淡黃花百合的水分管理主要是排水防澇。春末夏初,溫度高,濕度大,應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濕度。7-8月份,進入休眠應保持土壤疏鬆,以保持土壤濕潤。

種球越冬

種球採收後貯藏在溫室內的珍珠岩中。貯藏方法為堆藏法,貯藏第1層百合時根朝下,排列整齊後,再蓋上約4厘米的珍珠岩,然後上面再放1層百合,根系朝上,再蓋1層珍珠岩。

病蟲防治

淡黃花百合主要發生病毒病、莖腐病、疫病、立枯病、葉斑病等病害,蟲害主要是地蛆、蠐螬。在引種栽培過程中,發現嚴重病株及時拔出、燒毀。葉斑病用波爾多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3-4次。

近種區別

該種與通江百合(Liliumsargentiae Wilson)很相近,其不同點在於淡黃花百合花絲無毛,花稍大,花被片長17-19厘米。

產地生境

淡黃花百合分布於中國雲南、貴州、四川和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90-1890米路邊、草坡或山坡陰處疏林下。

主要價值

淡黃花百合植株健壯、花型奇特、有香味,耐陰、耐熱性強等特點,是優良的觀花植物,也是中國衛生部首批藥食兩用植物,其花、梗、鱗莖均可入藥。

參考來源

  1. 淡黃花百合植物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