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江山綠牡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山綠牡丹屬於綠茶,曾名仙霞化龍茶。始制於唐代,北宋文豪蘇東坡譽之為「奇茗」,後明代正德皇帝命名為綠茗,列為御茶。民國時絕跡,至1980年重新研製出來,命名為江山綠牡丹。

江山綠牡丹的加工工藝包括鮮葉攤放、殺青、輕揉、理條、輕復揉、初烘和復烘等幾道工序。一人炒制,一人在旁搖扇是炒制牡丹茶的特點。

產品特點

特點

江山綠牡丹茶樹芽葉萌發早,芽肥葉厚,持嫩性強故當地茶農有早采嫩摘的習慣一般於清明前後採摘一芽一、二葉初展。為保證茶葉質量以傳統工藝製作,經攤放、炒青、輕揉、理條、輕復揉、初烘、復烘等工序。炒青特點為:一人炒制,一人搖扇,攤涼過程亦需煽風涼卻。成品條直形狀自然,白毫顯露,色澤翠綠誘人,香氣清高,滋味鮮醇爽口,湯色碧綠清澈,芽葉朵朵分明,葉色嫩綠明亮。[1]

功效價值

抗衰老

江山綠牡丹所含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老化。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過氧化,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會使細胞受傷。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劑,能有效清除過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江山綠牡丹中的兒茶素能顯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瘦身減脂

江山綠牡丹含有茶鹼及咖啡因,可以經由許多作用活化蛋白質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功效。

藥用價值

抗菌

研究顯示,江山綠牡丹中兒茶素對引起人體致病的部分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有益菌的繁衍,因此江山綠牡丹具備整腸的功能。

降血脂

科學家做的動物實驗表明,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的實驗表明則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率。江山綠牡丹含有黃酮醇類,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塊及血小板成團,降低心血管疾病。

歷史淵源

江山自古即為名茶產地。江山綠牡丹茶原名「仙霞化龍」。始制於唐代,在宋代元祐年間(1086—1094)已成為「色、香、味」俱佳的「三絕」珍茗。被大文豪蘇東坡稱為「奇茗極精」。

明代正德年間,相傳明武宗朱厚照巡視江南,途經仙霞山「皇息嶺」時,飲仙霞山茶後舌底生津,精神振奮,逐賜名「綠茗」,並指定為貢茶。

據清同治《江山縣誌》記載,大詩人蘇東坡在貶徙惠州時,龍人毛滂(字澤民,江山人)曾以仙霞山茶相贈,蘇東坡在《答毛澤民書》中,有「寄示奇茗極精而豐,南來未始得也,亦時復有山僧逸民可與同嘗,此外,但緘而藏之爾」。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其詩友毛正仲(江山人),亦遺以仙霞山茶,蘇東坡賦詩《謝贈仙霞山茶》致謝;《江山縣誌》還記載到:「茶出占村、上王、張村諸處,廿七都尤盛,而以江郎山所出第一」。

中國茶葉博物館裡珍藏着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茶會碑》拓片則記載了清代流行於江南地區的名間慈善組織置涼亭,設茶館給往來行人免費休憇、飲用的茶事活動。

以茶人三部曲獲矛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茶人王旭烽在《國色天香·江山綠牡丹》一文中提到,早在200多年前,大英帝國使者馬戛爾尼勳爵曾稱江山一帶為「中國最好的茶葉種植區」。

1980年春,江山縣土特產公司組織茶葉科技人員在保安鄉的化龍溪、裴家地、龍井坑、黃檀坑頂等地恢複試制這一歷史名茶取得成功,一種體態瀟灑自然,色澤翠綠誘人的江山綠牡丹茶問世。

1982年,商業部在湖南長沙召開的名茶評比會上,江山綠牡丹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名列第二,列入全國名茶之林。

1986年8月,「江山綠牡丹」列入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土特產大全》。

產地環境

江山市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是浙江省西南門戶和錢江源頭之一,東毗遂昌,南鄰福建浦城,西接江西玉山、廣豐,北連衢州市常山、衢江、柯城,素有「東南鎖鑰、入閩咽喉」之稱。史有「操七閩之關鍵,鞏兩浙之樊籬」之稱,境內林木繁茂,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江山市地貌類型多樣,以山地丘陵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其中平坂和溪間谷地占11.2%,山地丘陵占88.8%,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部為河谷地帶,整體為不對稱的「凹狀」。市域東南部為仙霞嶺山脈,從福建浦城與江山市交界處楓林關入境,往東延伸,以中山為主,山勢陡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05座,最高峰1500.3米。

綠牡丹產於仙霞嶺北麓、浙江省江山縣保安鄉尤溪兩側山地,以裴家地、龍井等村所產品質最佳。這裡山高霧重,漫射光多,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適宜茶樹生長。

生產情況

2012年,江山市茶葉面積達到4.7萬畝,累計茶葉產量2200多噸,產值1.72億元。

2015年,江山全市茶葉總面積5.05萬畝,茶葉總產量2050噸,產值1.57億元,帶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5萬多人,直接促農增收1億多元。 [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浙江省江山市現轄行政區內的14個鄉鎮,地理標誌產品江山綠牡丹茶生產區域應位於北緯28°15′26″—28°53′27″,東經118°22′37″—118°48′48″之間。其中,東南部為仙霞嶺山區,西北部為從江西延伸而至的懷玉山余脈,中部為江山港及其支流沖積而成的河谷丘陵等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自然環境

(一)地理

地理標誌產品江山綠牡丹茶生產區域應位於北緯28°15′26″—28°53′27″,東經118°22′37″—118°48′48″之間。其中,東南部為仙霞嶺山區,西北部為從江西延伸而至的懷玉山余脈,中部為江山港及其支流沖積而成的河谷丘陵等區域。

(二)氣候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降水豐沛。年平均氣溫17.1℃,≥10℃活動積溫5375℃,無霜期252天。年平均降水量1761毫米,平均相對濕度81%。

(三)土壤 茶園土壤多屬紅黃壤及其變種,以紅壤、紅黃壤、黃壤、黃泥沙土等為主,母質以殘原積土、坡積土、洪積土、沖洪積土為主,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

(四)植被 茶園四周以常綠闊葉林為主或落葉樹為主的常綠和落葉混交林,以及人工培育的馬尾松、毛竹、經濟林等。

二、品種

地理標誌產品江山綠牡丹茶的茶樹品種應採用「鳩坑種」、「浙農117」、「龍井43」等本地適栽的綠茶品種。

三、茶樹栽培及茶園管理

四、鮮葉

(一)採摘

①採摘標準

單芽至一芽二葉初展。

②採摘時間

一般從2月底到3月初開始,以茶樹蓬面每平方米有10個—15個芽葉符合鮮葉質量要求即可開採。

③採摘要求

先發先採、分批分次。手工採茶應提手采,不應捋采和抓采,保持芽葉完整、新鮮、勻淨;不採雨水葉、病蟲葉、紫芽葉、對夾葉、破葉、瘦小芽葉。

④盛裝

盛裝鮮葉的器具應用清潔衛生、透氣性好的籃、簍類盛器,不應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軟包裝材料密閉盛裝。

(二)質量

新鮮、勻淨、芽葉完整成朵、色澤鮮綠,不應含有非茶類夾雜物。鮮葉質量分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應符合「鮮葉質量分級指標」的要求,低於四級及劣變的鮮葉,不應作為地理標誌產品江山綠牡丹茶原料驗收加工。

(三)運輸與貯存

①鮮葉採摘後及時運至加工場所,運輸時應避免日曬、雨淋,應貯放在潔淨、陰涼處,注意保質保鮮。

②鮮葉運輸、貯存時,應輕放、輕翻、禁壓,並不應與有異味、有毒的物品混裝。

五、加工

(一)加工環境

應符合DB33/T627的規定。

(二)加工工藝

攤青→殺青→揉捻→初烘→理條→復烘→足干(提香)。

六、質量要求

地理標誌產品江山綠牡丹茶的質量要求按照附錄D執行。

產品榮譽

截至2011年底,江山綠牡丹茶已獲得省部級各類獎項近三十個。

2004年,獲「浙江省十大名茶」提名。

2005、2006、2007年,獲浙江農博會金獎。

2007、2010、2011年,獲浙江綠茶博覽會金獎。

2009年,獲中國茶葉學會第八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一等獎。

2010—2013年連續獲浙江綠茶博覽會金獎。

2010年,「十羅洋」牌茶葉榮獲浙江名牌產品稱號。「大林山」、「十羅洋」和「嶺霞」牌茶葉通過綠色食品認證。

2011年,「雲祿牌」等4個品牌茶葉通過綠色食品認證。

2012年「江山綠牡丹茶」證明商標被評為「衢州市著名商標」。

2013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江山綠牡丹茶以4.92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全國第七十五位。

2014年,「江山綠牡丹」品牌價值被評估為5.46億元人民幣,位居全國第79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