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乡愁(庄清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乡愁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乡愁》中国当代作家庄清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乡愁

周四晚上,妈妈打电话过来说,如果冬至当天不用上课,就回家祭祀祖先。结果又想起冬至是周六,我还要上课,便说忙的话就算了。说完便挂了电话。放下电话的我思绪起伏。毕业以后,我很少像学生时代那样,每个节假日都在家中和家里人度过。工作至今三年,出于工作和个人的原因,平日能回家的机会少之又少。传统节日在我的生活里慢慢变得和一般的日子一样,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都是一律地早起、工作和休息。

以前的冬至。天蒙蒙亮,妈妈就起来忙活了。做汤圆,煮米饭,煮猪肉,准备到祠堂祭祀祖先。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中秋、春节、元宵等,我们会在早上或在下午到祠堂祭祀先祖。这在潮汕地区是惯例。这时,我和哥哥还躲在暖暖的被窝里睡得香甜。妈妈催着我们起床,催着我们兄弟俩刷牙洗脸,跟随她去祠堂祭祖。祭祖回来,吃汤圆。潮汕地区的汤圆不像北方的汤圆。北方的汤圆馅里加了花生等材料,吃完给人甜腻的感觉。吃了一两颗肚子已经感觉饱胀,甜腻的感觉充满唇齿。潮汕地区的汤圆却不是这样。它是由木薯粉制成的丸状物,里面没有馅料。煮汤圆的时候可以加入莲子、山药和姜薯等材料。冬至早上必吃一碗汤圆,表示又长了一岁。一口汤圆进到口里,经过一番细细咀嚼,唇齿间留下的是姜薯的脆,汤圆的软弹还有甜汤的粘稠。一碗下来你的胃不会马上被撑饱。这个时候再来一碗也是可以的。

吃完汤圆,长辈会把那句话再唠叨一遍——冬至汤圆吃了,一年又长了一岁。言外之意是要我们懂事。开始我们还不明白个中道理。见长辈这样讲,以为是多重要的事,便一本正经、郑重其事地回答着。后来听多了,知道这不过是骗小孩的玩意儿。也知道年年如此,就不以为意了,每次也只是礼节性地答应着。一年一碗汤圆,二十多年的时光也在长辈那句年复一年的教诲中流逝了。

上了大学,离开家乡。而后走上工作岗位。很多时候我的节日是在另一个地方度过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这样的传统节日,一个离家的人多少会想家吧。想念亲人,却不得归,只好回忆家乡往日节日热闹的场景聊以慰藉。今天早上的汤圆有没有加莲子,汤圆是否还像以前那样酥软,今天宗亲子弟到祠堂祭祀祖先的场面是否像当年一样热闹,外出工作的亲人们今天可曾回家,早晨的乡间小路是否洒满爆竹燃放后残余的红纸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课间操和同事闲聊谈及回家过冬至的事。他说下午上完课后要回家。从学校到汕头老家的距离有四五十公里,坐公车大概需要两个半小时。他今年三十八,已经成家立业。下班后他有一个家要回。他不像我,我还未成家,比较自由,做什么事都比较随性,没事也喜欢四处跑。一放假他便回家,和家人孩子待在一起。

当一个人结了婚,家便会成为他生活的中心。和朋友嬉笑玩闹的时间少了,大多数时间被用来经营一个家庭,被用来关心自己的妻子孩子。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把时间花费在嬉戏打闹上,更没有时间去闯荡去流浪,心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梦想和打算。做一件事也会想想后果再行动。这便是成长。

随着一个人成长,他会慢慢学着独立,离开生他养他的家,离开他的父母,到另一个地方去,和另一个人在别处建立自己的家。而最初的家便成为了故乡。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乡,是某个具体的地点上的某个建筑。这个地方把你带到这个世界,赋予你名字,给予你这个世界最初的温暖。它也是一个人在生命的前二十年大多数路途的终点。它是这个星球上的某个点。它可能在乡间小路的转角处,可能在城市高楼的某一层,也可能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天你会长大,会离开这里。有一天,在尝遍异地餐厅不同味道的菜式之后,你终于发现,这个家有你吃过的最美味的饭菜。即便再简陋再破旧它也是最温暖的。无论发生了什么,回家,便有人愿意无条件地陪着你安慰你。

真正离开家乡是到潮州读大学的时候。到另一座城市去读书,到新的环境中去,尝试一个人生活。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自己的圈子,有了自己独立的生活。但即便如此,一旦得空或者闲下来,我会这样想道,有段时间没有回家了,不知那里又是什么模样。于是便琢磨着什么时候回一趟家。

毕业后四处奔走,参加上岗考试找工作。到过广州,到过深圳,到过普宁漂泊不定的日子里那份对于家的思念也跟着我一起漂泊。夜晚,一个人坐在旅社房间里。四下静谧,便不由得想起了家。面试失败,坐在公交站台等车的时候,一辆公交车从远处开来,减速,慢慢靠近。脑海浮现这样的想法:家里似乎还没有这样发达的交通系统。

[1]

作者简介

庄清远,平时写点文字,记录生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