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習慣領域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習慣領域理論是一個名詞,屬於特定的專用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習慣領域(Habitual Domains)理論是美國堪薩斯大學商學院的游伯龍(po-Lung.yu)教授在潛心研究和總結社會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系統科學、管理科學等學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人類行為和決策的觀察、分析後,於20世紀80年代初正式提出的。

習慣領域理論主要思想是:每個人大腦所編碼儲存的概念、思想、方法、經驗、技巧(本文將其歸結為知識)以及各種信息等,經過相當時間後,如果沒有重大的事件刺激,沒有全部信息的進入,這個編碼和存儲的總體,將處於相對的穩定狀態,思想或想法(指大腦內編碼、存儲的)一經穩定,主體對人、對事、對問題、對信息的反應,包括認識、理解、判斷、做法等,就有一種習慣性,也就是說具有比較固定的框框或稱模式,這種習慣性的看法、做法和行為,就是習慣領域的具體表現。

習慣領域存在於每個人的頭腦中,是一種不易被察覺,更不易改變的東西,它的形成以及穩定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習慣領域是隨主體的學習過程而形成的。當主體學習、積累的知識越多,新事物對於主體來說是新的機會便越來越小,尤其是主體接觸的外界範圍和事物沒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這種現象會更加明顯。例如:一個人在某一組織中工作時間越長,工作範圍越固定,會感到學到的新東西越來越少。

2、通過類推、聯想等,主體常常用過去的經驗和思維方式來解釋新的信息、事物,會有曲解信息和事物的現象。

3、儘管外界信息是新的,但主體追求與主觀上的一致性,即將新的信息與既有的存儲信息、知識等結合起來,使主體認為它有新意的機會大為降低,即主體從主觀上不願意接受新事物。

4、外界的環境雖然是動態的、變化的,但這些變化都是在一定的範圍內發生的,主體能夠感認到的機會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由於上述幾個原因的共同作用,人們的習慣領域會逐漸趨於穩定,除非有重大的事件發生(即有壓力產生),否則不會刻意地去擴展習慣領域。

習慣領域的基本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主體大腦編碼和存儲信息、知識的總體,稱為潛在能力;二是指人們認識問題、處理問題的習慣性,稱為表現。習慣領域一旦穩定後所表現出來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表明行為主體積累的智慧和經驗,反映該主體具有一定的能力,有助於提高主體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可將其稱為正面效應;另一方面,它可能阻礙新信息的進入和接收,容易產生守舊思想,缺乏創新精神,可將其稱為負面效應。

習慣領域理論揭示了行為主體能力(尤其是創造與創新能力)形成的機理,主體對某一問題的習慣領域越大,那麼大腦中編碼的信息範圍就越廣、數量越多、越有系統性,信息間的衝突性就越少,與環境和目標的要求就越匹配,主體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看問題也就更全面、更正確,獲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對於每一個決策問題(個人所面臨的待解決問題),主體都存在有一個能力集合(competence set),該集合包括達到問題的滿意解所需要的知識、信息。當行為主體已經獲得該能力集合,或認為自己已經獲得這一能力集合時,則對此問題將能夠快速地做出反映行為,否則,行為主體將需要通過學習等方法來擴展自己的能力集合,以求得能力的提高。從信息、知識的積累與能力集合的關係看,習慣領域包括以下四個基本要素:

1、潛在領域:指在腦海里所有可能產生的念頭、思路等,或是腦海里所有存儲的信息、知識的總和。表現為主體的潛在能力,往往潛在能力是相當大的。

2、實際領域:具體某一時刻占據主體注意力的念頭和思路,或者說是在一定時限內主體可以搜索到的知識、信息。表現為主體的實際運用能力;可發概率:是指存儲的某項知識或信息能夠占有主體注意力的機率,這一點說明每項知識或信息被主體檢索到的概率是不同的。

3、可達領域:由於實際領域的運用,主體往往會引發一些想法、看法等,這些延伸出來的念頭、思路就是可達領域。

綜上所述,習慣領域的實質表現為主體所存儲的、相互關聯的知識,即知識結構,及其對知識的運用習慣,這兩個要素決定了主體的能力。習慣領域理論不僅揭示了個人能力形成的機理,同時,也說明了知識結構對主體能力的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