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龙口湿地抒怀(李法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九龙口湿地抒怀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九龙口湿地抒怀》中国当代作家李法会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九龙口湿地抒怀

秋天了,去九龙口湿地看芦苇荷花。一个多月没去湿地了,景象已经全部改变,红莲飘零荷叶枯,芦苇潇潇头已白啊。虽没看到“雁影成行”,但“残荷深处有凄凉”的感觉明显有了。

时令已到深秋,自然之气最大,万物都不能与之抗衡,刚刚还“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节气一到,“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用一字“烈”表明秋气的力量。他还说,秋天“常以肃杀而为心”,“物过盛而当杀”,想来自然自有它的盛衰之理,该生长的,春天萌发;长过了,秋天就凋零,原也无需知会人的,人是自作多情啊,非得把万物的荣枯生死与自己的遭遇联系起来,造了词叫做“借景抒情”。

最早写芦苇的当属《诗经》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苍苍”书里都解释为“草木茂盛的样子”,都深秋了,露水已经结成霜,哪还有“茂盛”啊?到了深秋,芦苇白了头,萧瑟凄冷凄清,外加凄楚,为什么呢?那个情种追求的女孩啊,还没影呢,不凄楚,能哪样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如果真在水的那边就好了,实际是说没追求到,人家女孩子没答应嘛。这小子还不错,没放弃,“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其实不仅是“道阻且长”的问题,还有时间的不放弃。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从春天苍苍的芦苇萌发就开始追求,如今都已深秋,女孩还没答应,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就有了时空感,潇潇芦苇丛就做了陪衬,这时候小伙子一定是一屁股坐在芦苇岸边,仰望高天的流云,长叹一声,“心爱的姑娘啊”,恰恰此时,“雁影成行”。

九龙口湿地的芦苇是大片的,枯干的苇秆,白色的苇穗,有一种苍苍茫茫的感觉,这时节没看到追女孩的小子,“蒹葭之思”形容爱情,但这种境界仍属“水中苇”“镜中花”,仍属虚幻,看来芦苇丛边是不宜谈情说爱的。

大夏津有“莲花庄园”,为开发农家乐而建,盛夏确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况,似乎花开得有点“豪华”。各大公园零零星星点缀有几株或一小片荷花,如龙湖公园、温泉度假村,即为点缀,未免“小器”。我以为最恰切的当属九龙口湿地,有若干片,每片都有“荷塘”的感觉,令人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主要是与芦苇、菖蒲相互映衬,芦苇、菖蒲茂盛,荷花清幽脱俗。有水就有鸟儿飞来,“碧荷水上伴白鸥”算作湿地一景了。湿地的荷花,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我都看过了,如今是“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了,只剩残荷犹自挺立。残荷,李商隐叫“枯荷”,一个深秋的夜晚,李商隐在骆氏亭寄宿,想起了迢递千里外的朋友崔雍崔衮,朋友之思无以释怀,只有寄托在枯荷上,枯荷既已表现衰败,又加上声滴答,遂构成千古凄凉景致“留得枯荷听雨声”。《红楼梦》里林黛玉说她最不喜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想来与她的身世凄凉有关,大自然的天籁雨声敲打在枯荷上,也敲打在她孤傲的心上。毕竟林黛玉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把枯荷作为情感寄托的当属八大山人朱耷了。朱耷是朱元璋的九世孙,十九岁时父亲离世,这一年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的大槐树上,明朝灭亡了。九世孙,皇家大明其实和他没有多大关系的,但毕竟姓朱,十九岁的朱耷内心极度震动,从此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从此凋残的荷花,斜眼的小鸟成为他笔下的常客,终成一代画宗。

残荷枯荷代表的另一个含义是盛极而衰。宋代诗人许棐写的“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最有佛家意蕴,把青春年华或荣华富贵看做永远或永恒,或沉迷于此——人是最容易沉迷进去的,如此就不会想到衰败贫穷与老迈死亡。“小荷”是荷的一种“世相”,“枯荷”也是荷的一种“世相”,或说,生长与凋零同在,青春与衰老共存,荣华与贫穷相对。范仲淹悟得真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若说真正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间没有几个,苏轼应该算一个,我辈凡人就是抻着脖子也难以看到人家的后背啊,影子也都看不到的,不用说用一生来修养,几生也难以修炼到淡泊自在的境界啊。我们既没有林黛玉的寄人篱下的身世之悲,也没有八大山人的故国之悲,也悟不到范仲淹拿得起放得下的情怀,怎么办呢?凡人要有凡福,愿意看看残荷枯荷,觉得有意思,就看看,也可以再想想,每年“青钱”样的小荷还会露出尖尖角的。

芦苇残荷里有水鸟啁啾声传来,“空湖不见鸟,但闻鸟语响”啊。小鸟啊,冬天就到了,赶紧造个窝,存点吃的吧。

附记:文章转发微信圈,得到朋友们的肯定,老吴配诗一首深化文意,录下。

九龙湿地连秋暮,

蒹葭枯荷听萧萧。

无根流霜为谁白?

有蒂翠锦和我老。

芦荻自韧莲自洁,

秋气独寒云独飘。

多情苍头空悲叹,

坐闻瘦塘鸟凄号。[1]

作者简介

李法会,语文教师,教学生写作,喜欢阅读和写作。其实写点东西,就是与心灵对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