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皋鶴:真實的明憲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九皋鶴:真實的明憲宗,歷史故事。[1]
故事內容
明憲宗名叫朱見深(1447-1487),人稱成化皇帝,是明英宗長子,明朝的第八代皇帝。初名朱見浚。在他3歲的時候,父親英宗朱祁鎮在與蒙古瓦剌部的交戰中被俘。他的叔父朱祁鈺繼承皇位。他被立為太子。當時的明朝朝野官民無不對皇帝被蒙古人擄去引為奇恥大辱,皆希望英宗能被儘快迎回,可是景宗皇帝對此似乎並不熱心,因為要是迎回英宗,自己皇位就要受到威脅,畢竟國無二日嘛。然而舉朝上下皆傾向接明英宗回來,景帝不得不向瓦剌遣使迎回英宗。景泰元年(1405年)英宗終於回到了北京,但這仍然不能改變這位毫無保障的太子被命運戲弄的命運,因為被迎回的英宗皇帝並沒有立即復位,反而使景帝加速了廢黜朱見浚的決心。景泰三年(1452年),正式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而廢除了他的太子身份,改封為沂王。可是,也許老天造化弄人,剛被冊立為太子的堂弟朱見濟第二年就死掉了,朝臣中御史鍾同、禮部郎中章綸上疏景帝要求「還沂王與儲位,以定天下之大本」,不想景帝大怒,拒絕復立朱見浚為太子,結果鍾同被當堂打死,章綸死於獄中。終於,景泰七年(1456年)年末景帝身染重病,次年正月爆發「奪門之變」,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迎太上皇(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是年為景泰八年,朱見浚11歲。朱祁鎮重新成了皇帝,他又成為了太子改名為朱見深。
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18歲的朱見深繼承了父親的皇位,開始了他23年的統治,年號成化,以第二年為成化元年。
世人皆知,明憲宗搞姐弟戀,寵幸大他17歲的萬貴妃,專信宦官汪直,殊不知,他也算是一位好皇帝。成化年間是明朝相對較為穩定的時期,時稱太平盛世。這不僅是因為前朝的積累,更可貴的是這位謙和的皇帝很是體察民情,明史記載他即位的當年即「免天下軍屯糧十之三」,次年「免(征)今全國屯糧十之三」。成化三年,「停河南採辦(免徵河南貢物)」,賑濟湖南、江西等地的災荒。成化四年免湖廣秋糧。成化六年,二月派副都御史滕昭視察浙江、京畿、河南、四川、福建,三月,免湖廣、山東受災稅糧,六月親自祭天求雨,賑濟廣西災荒,七月賑濟山西災荒,十月免京畿、山東、河南受災稅糧。成化七年八月,賑濟山東、浙江水災,指派工部修築錢塘江堤壩,大獲成功。十二月,彗星現,下詔罪己,敕令群臣修身反省,分條敘述朝政得失。成化八年,京城大旱,派員向上蒼求雨,同時派人甄別囚徒罪狀,平反冤案。成化九年,免山東、湖廣、京畿、京城、山西、陝西全部錢糧,賑濟山西兩次,賑濟山東三次。成化十年正月初一,賑濟京城貧民。七月,免除江西受災錢糧,十一月,免河南錢糧。今列舉成化前十年,就發現每年都有大批省份錢糧全免。省民之賦,輕民之役,這正是明朝前期富裕昇平的重要原因。這種太平、富裕與皇帝寬和,朝臣任用賢明、朝政相對清明是分不開的。
憲宗繼位後,在內政方面幹了幾件露臉的事。
重用前內閣首輔李賢。當時的內閣成員有三個,分別是:李賢、陳文、彭時。李賢是大儒,並且是當時的名臣,身兼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之職,甚有宰相風度,後世贊曰:「自三楊以來,得君無如賢者;偉哉!宰相才也!」李賢從政激濁揚清,在用人方面進賢而退不肖,他提拔了一大批忠於朝廷而為政清廉的官員,同時革斥了4000多名冒功而貪圖爵位的投機者,一時之間,民心大奮。
成化三年(1467),一個名叫黎淳的官員請求追查當初廢除他太子之事,憲宗批答說:「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豈臣下所當言?」。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憲宗思及成王「戡難保邦,奠安宗社」,遂諡代宗「恭仁康定景皇帝」帝號。這件事,後人多讚譽,而今人多避諱,恐有欲醜化憲宗之虞。
儘管成化一朝做過這麼多令人拍手稱快的好事,但這不是史學家們所關注的,他們津津樂道、大書特書的是無非是憲宗與萬貴妃淫亂的事以及信用宦官妖僧,煉丹、吃春藥的故事。似乎不這麼描寫就不能突出成化一朝的特色。可以說,我朝史學家對憲宗的詬病比前清醜化明朝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知意欲何圖?殊不知,清人撰寫的明史是這樣評價憲宗的:「憲宗早正儲位,中更多故,而踐阼之後,上景帝尊號,恤于謙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輅,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時際休明,朝多耆彥,帝能篤於任人,謹於天戒,蠲賦省刑,閭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於斯復見。」「顧以任用汪直,西廠橫恣,盜竊威柄,稔惡弄兵。夫明斷如帝而為所蔽惑,久而後覺,婦寺之禍固可畏哉。」這個評價看來還算公正。宦官之亂,固然令人可惡,但宦官之中,亦不乏賢者。如永樂之鄭和,萬曆之馮保,還有李芳、陳矩等人。無鄭和,永樂一朝難成航海之壯舉,無馮保張居正之改革難以成功。而憲宗朝就有一位身居高位善良賢明的太監,他就是司禮太監懷恩。
成化三年(1467),戶部尚書馬昂等清理京營,禮部尚書奏稱必得內臣共事,始可剷除宿弊,並力薦懷恩擔當此任,得到允准。四年(1468),討滿四時,又與太監黃賜,兵部尚書白圭等參與商議軍事。(www.gs5000.cn)
懷恩又敢於保護朝中正直的大臣,有個叫阿九的宦官,其兄擔任京衛經歷時,因犯了罪,被劉大夏笞打責罰。阿九向憲宗誣告,捕劉大夏進詔獄,全靠懷恩力救,才得釋出。員外郎林俊彈劾梁芳及僧繼曉,被逮下詔獄,憲宗想處死林俊。懷恩一再冒死力諫,憲宗大怒,用墨硯擲他,把他轟出去。懷恩一面遣人斥責鎮撫司諂媚梁芳,傾陷林俊的醜行,警告他們不得殺害林俊,一面稱病不出任事。憲宗只得派太醫去為他診治,林俊亦終於被釋放。
時梁芳與僧繼曉、李孜省等互相勾結,狼狽為奸,取中旨授千人以傳奉官,有白衣驟至太常卿者。剛好遇上星變,詔撤諸傳奉官,時御馬監王敏請留馬房傳奉,已經由皇帝允准,懷恩仍痛罵王敏一頓。有個章瑾進貢寶石,求為錦衣衛鎮撫,懷恩堅決反對,拒絕傳旨,說,「鎮撫掌管詔獄之事,怎麼能夠以賄用人」,並讓兵部尚書餘子俊等在外廷諫止,但餘子俊不敢。
成化十四年(1478),遼東巡撫陳鉞以掩殺冒功激變兵士,權宦汪直欲自己前往平定以邀功。憲宗命懷恩等七人到內閣會兵部商議。懷恩知汪直前往必然生事,遂提出派大臣前往,以阻止汪直,得到馬文升迅速響應,懷恩即入奏,派馬文升往宣璽書撫慰,避免了發生事故。汪直主持西廠之為患,亦因懷恩能據實奏聞大學士商輅等的意見,才得停罷。成化十七年(1481),還奉旨同法司錄囚,開每五年遣內臣審錄之例。
懷恩還有過人之膽識,不迷信怪異。據《明史·五行志》載,成化十二年(1476),京師天變,「有物金睛修尾,狀如犬狸,負黑氣入窗,直抵密室,至則人昏迷」,以致遍城驚擾。一天,憲宗上朝,奉天門侍衛見怪物而嘩,連皇帝都要逃跑了,懷恩卻能鎮靜地護持皇帝。
成化末年,萬貴妃(萬貞兒)與梁芳等勾結,謀廢太子,立興王,懷恩力爭,被明憲宗斥逐到鳳陽孝陵司香。
明孝宗即位,御史姜洪等力薦懷恩足副任使,得以召回,仍掌司禮監。懷恩執正如故。萬安等忌何喬新剛正,把他排擠到南京任刑部尚書,懷恩不平,提出質詢。又鼎力勸逐萬安,用王恕。孝宗於宮中得閣臣萬安進房中術的小篋,遣懷恩到內閣質問,並把群臣彈劾的章奏讀給萬安聽。萬安仍企圖矇混過去,被懷恩摘了牙牌,轟出宮外。陳准掌管東廠時,不妄生事端,也是因與懷恩關係密切,受到了懷恩的影響。不久,懷恩由於積勞成疾而長辭人世。弘治元年(1488年)閏正月二十八日,為了表彰懷恩的功德,明孝宗特意批推為他建造顯忠祠。
可見,世間萬物相生相剋,有邪必有正。成化一朝雖有汪直、李省孜、萬安等,然正義之士也不乏,如懷恩、商輅等人,均位高權重、心懷社稷、耿直識義,故雖有禍亂,終能扶大廈於將傾,這正是成化一朝總體穩定的重要原因。後宮亦是如此,萬貴妃雖為千古惡婦,嫉妒之心前無古人,然面對周太后也是無可奈何,廢后吳氏雖然被廢,仍精心養育孝宗,可謂明朝之幸。
總體來說,明憲宗是一個貪圖享樂的皇帝不假,但算不上昏庸無能。可以看到,篤信佛道的明憲宗實際上是以無為而治的方式來守住祖宗江山,故他可以說是一個守成之君,雖不算賢明,但也不至於說是昏庸,否則難以解釋他任用賢明,撥亂反正,北擊蒙古,南定荊襄的內政外交。憲宗對萬貴妃之縱容,可以算是基於感情,但不能說他暗弱,況且,他並非一生都專寵萬妃,否則難以解釋他生了14個兒子。縱觀300年明朝,有五位被後世稱讚的明君: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孝宗,實際上還不止,正德、萬曆、天啟皇帝都算不錯。而清朝267年,除了康熙、雍正、乾隆,則乏善可陳。不知那些刻意貶低明朝,大肆吹捧清朝的學者,作何感想?我只能毫不猶豫的說,他們是一些被滿清愚民歷史澆鑄而成的奴才史家。
視頻
6分鐘了解真實的明憲宗
參考資料
- ↑ 九皋鶴:真實的明憲宗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