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王強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中國當代作家王強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凌晨四點醒來,翻着「廚房」老照片,耳畔單曲循環播放着《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往事如風……送不走身影蒙蒙,燭光投影映不出你顏容,仍只見你獨自照片中……

深情的曲韻中,仿佛又看見娘圍着灶台忙活。蘿蔔片刀、蘿蔔插、暖水瓶、馬勺、罩瀝、大銅勺、和面盆、擀麵杖、大菜刀、白籠布、老熬鍋、大水缸、老式案板、小提梁泥罐……還有那磨光的禿禿的「小鏟」!哪一個不浸滿愛意,哪一個沒有娘辛勤的勞作?就愛饞娘做的那一口,就愛娘邊擀麵邊嘮叨的樣子……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淚染襟!

記憶中,小學三年級爬樹摔斷了手臂,傷筋動骨一百天,整整三個多月,娘哭紅了眼睛,瘦了一大圈,兒是娘的心頭肉,咋會不心疼?我偏慶幸那段「既不用上學,又有好東西吃」的時光。娘總愛熬「排骨湯」「燉老母雞」,廚房內,案板前,大菜刀叮咚聲里,不一會就聞到了滿屋的肉香,沁人心脾的「奢侈」……當然,更忘不了,大銅勺內的「蔥炒雞蛋」!

冬月十五,寒風刺骨。洗白菜、煮白菜、晾菜乾,大石頭壓在大缸內,不消十天半月,娘拿手的「酸菜」新鮮出缸,可我卻不敢吃,只為石頭面、水錶層的「發霉」的酸泡沫眼。娘做的「酸湯麵葉」「雞蛋西紅柿搭面」「家字牌餃子」「自創王氏爐面」……一道道,全浸透了滿滿的愛意!

那根擀麵杖,溜圓筆直,留下了多少歲月痕跡?那悅耳的「咚咚咚咚」,陪伴我多少個夏秋四季輪迴?閉上眼,腦海里全是娘,微側着身,略躬着腰,雙手用力地「抓推卷攤」「灑上面麩」……直到將面擀成圓圓的、亮晶晶地薄,一層層、一圈圈纏繞在杖上,又前後上下鋪得層層疊疊,然後大切面刀上場,熟練而又均勻地切成細條。當抖開麵條、陽光透過窗紗,照耀在那一片面香和娘沁出細汗的額頭,娘抬起手背、輕捋發梢的樣子,是全天下最美麗、最溫暖的畫面!

那個泥瓦提梁罐周身烏黑,歷經歲月滄桑依然鋥明瓦亮,無聲訴說着屬於娘的故事。每年的夏忙秋收,漫長的麥埂,無盡的青紗帳,頂着霞光、沐着月色,彎腰收耕的豐收喜悅,伴着豆大的汗珠,滑落在那祖祖輩輩、生生不息的熱土上。娘常說:土地是最忠實的,春耕秋收,春華秋實,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你出幾分力,淌多少汗,土地就回報你幾分收穫,幾分喜悅……就連死後,也會長眠在生你養你的這片熱土。

樸實無華的話語,卻蘊藏着玄機與哲理。每次,聽娘講時,定會捧着泥瓦罐,罐里或是麥仁湯,或是凌茶,最常見是綠豆、黃豆、紅豆湯,再加些丁岡苗水。瓦罐不大、一家人傳着喝,而我則最喜歡吃裡面的豆豆,沒等見底便伸手去撈,每次都被娘重重地敲痛了頭,依然義無反顧,拼了命地塞進嘴裡,細細咀嚼那滿口清香。

那磨光了頭的小鏟,曾做出了層出不窮、味道醇厚的各類家常小炒,那是娘親的味道,如今五年了,縱然我使出渾身解數,盡全力依葫蘆畫瓢,卻始終炒不出當年的味道,總多了些油膩與煩躁,就像娘掛在嘴邊的「心靜自然涼」般,我終究還是心浮燥些,作不出娘的手藝與味道。

那個銹跡斑斑,大有年頭的罩瀝,也閒置了有一段間,女兒們嫌它髒兮兮的,新換了合金版的罩瀝,同樣再也盛不出「家字牌的餃子」,妻子與我也始終包不出象樣的餃子,不是皮厚了,就是餡咸了,要麼就是肉太多、太膩了!每年春節,除夕晚上、初一早上,都會端上清湯餃子,虔誠許願請先人回家過年,其中就有娘親,唯恐她會嗔怪手藝不精,甚至於怕娘看到飽經滄桑的我,會掉眼淚……

環顧廚房,老物件歷歷在目,每一件都有着娘的身影,散發着濃濃愛意。老式暖水瓶,大的陶瓷和面盆,還有蘿蔔插、蘿蔔片刀等等,都被放在洗碗池下面,櫥櫃裡的一角,如今都仔細地清洗乾淨。又是一年秋葉黃,白菜蘿蔔豐收了,二叔、小嬸、二姑紛紛送來了蔬菜瓜果,倒是比娘在時還豐盛。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最近喜歡上了火鍋,下班回家,用上老物件,隨心備些涮菜,房後超市買上塊兒八毛的豆腐、血塊……瞬間,滿屋熱汽騰騰,暖意濃濃,我又喝了兩杯,涮着鍋,吃點菜,煮茶品酒話人生,不圖什麼愜意,只願想娘時,營造出那種家的溫馨,就像娘一直在一樣,默默地疼愛地凝視着我……

目光,停留在醒目的紅窗花上。大大的「全家福」,恰似娘大愛無聲的眼神,微醺之餘耳畔又想起那首經典老歌《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送給最最疼我愛我的娘親……[1]

作者簡介

王強東,河南濟源人,濟源作協會員,愛好文學、騎行、音樂等,現供職於濟源教體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