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乐安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安乡为一乡村名称,在我国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均有同名乡村,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村存在差别。[1]

基本概况

乐安乡位于县境西南端,周边乡镇有梅城、栗林,并与新化县、涟源市接壤。总面积191.9平方公里,辖乐安、思游、浮青3个管区,共62个村,558个村民小组。2000年总人口45486人。境内山多田少,伊水流经乡境。有水田31474亩,旱土15822亩,林地70821亩。在滂潭、大禾、马井、团乐等村,有丰富的高品位膨润土、 海泡石、白云石、二氧化硅等矿藏。解放前,乐安称柳林堡,经济基础较好,素有"一珠海,二伏口、三田心、四柳林"之说。解放后属安化县第九区;1958年成立乐安人民公社,辖乐安、浮青、思游、栗林4个乡;1961年分为乐安、栗林、浮青、思游4个公社;1984年改称乐安乡;1995年撤区并乡,将乐安、浮青、思游3个乡合为乐安乡。乡政府设乐安桥。1996~2000年,先后由熊必昌、张范民、简席珍任党委书记,卢本清、龙汉 凡任乡长。现任党委书记罗必胜,镇长谭喜群。

经济发展

1995年撤区并乡后,该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致力科技兴乡,全乡有科技示范基地8个,科技示范村4个,市、县、乡三级科技示范户2000多户。乡农科教中心为省级示范单位。1998年3月,乐安乡被定为省级科普示范乡。2000年,全乡农、林、牧、渔总产值4839万元,工、商、运、建等38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元;粮食总产量34886.5吨,牛饲养量1604头,生猪饲养量46120头,水产品产量71吨。

农业发展

全乡有稻田31474亩,旱土15822亩,粮食生产历为大宗,主产稻谷、红薯、玉米。60年代,改单季为双季,亩产由150公斤增至250公斤。外出打工,双季稻和旱粮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并有部分稻田改种经济作物,常年粮食总产徘 徊在3万吨左右。经济作物,80年代初实行农村承包责任制以后,政府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以增加农民收入。其时,思游已大面积发展烤烟,最高年份产烟13000多担 ;浮青重点发展柑橘,橘园面积达600亩,常年产量400多吨,产品销国内外,现仍有很多农户有成片柑桔林。而乐安团云界上积极种植烤烟,最高年产量达4000多担。撤区并乡以后,乡政府大力培植特种经作,突出发展烤烟生产,全乡烤烟产量、产值可观:1996年产烟9000多担,收入600多万元;1997年产烟18000担,收入1100万元;1998年产烟8000多担,收入400多万元;1999年产烟9000多担,收入400多万元;2000年产烟11015担,收入500多万元,成为 全县产烟大乡,每年的产量约占全县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

乡镇企业发展

撤区并乡前,思游乡仅有一家茶厂和数家手工造纸厂。乐安的建筑业、陶瓷业在全县小有名气。浮青的乡办企业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70~90年代 ,浮青先后拥有乡办茶场、林场、酒厂、柑园、烟花材料厂、花炮厂、食品饮料厂等14家乡办企业,年收入多至500多万元,并有村办、联办和个体私营企业500多家。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浮青仅存3家乡办柑橘艺园场,1家食品饮料厂,4家村办柑橘园工 艺场,其余企业不复存在。撤区并乡后,乡政府重点发展本地特色企业。久负盛名的天光坳陶瓷厂,每年产值约200万元以上,主要生产工业陶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等130多个种。产品远销江西、内蒙古、安徽等地。1999~2000年,又新办湘安、华中、金鑫三家较大规模的陶瓷厂,全乡陶瓷企业发展至15家,其中年产值上100万元的5家。[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