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乐土镇双龙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土镇双龙村是该县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地处县城南30里,据悉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个以“乐土”命名的地方。该镇双龙村发现较大规模的汉代墓群,证明至少到西汉时期,这里已经是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生活幸福的“乐土”了。2019年9月27日,入选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单。[1]

中文名称: 双龙村

所属地区: 安徽省蒙城县乐土镇

地理位置: 乐土镇政府东两公里

人 口: 3230人

基本村情

安徽省蒙城县乐土镇双龙村位于乐土镇政府东两公里,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村,也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所辖19个居民小组,11个自然庄,居民3230人,耕地5530亩,支部下辖4个党小组,32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群众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投入村公益事业,努力增强村集体收入,千方百计为村民服务,为村委会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几经拼搏,使双龙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村、文明村。

墓葬文物

发现经过

2015年1月份,该村用推土机平整前邵庄规划用地时,发现了砖墓,而且在推平的约2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推出墓葬十余座。“开始,村民们都没把这当回事,以为是普通的坟墓,直到有人在墓坑里挖出铜镜和铜钱,大家才意识到这些古墓非同寻常,村支书及时向县文物局报了案。”邵朝奉向笔者介绍说。邵朝奉是原蒙城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58年前就出生于双龙村前邵庄,并在当地的学校任教多年。“当教师的时候,我班就有学生曾在沟渠边挖到‘皮钱子’(蒙城方言,即古代外圆内方的金属钱币)和锈成几截的剑,很遗憾没有保存下来,现在才知道那些原来是2000多年前的文物。”邵朝奉还介绍说他看过被村民挖到的铜镜和铜钱,铜镜上有铭文,应该是西汉中后期流行的昭明镜,铜钱应该是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这些都是他后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的。史料记载:前113(汉元鼎四年),汉武帝把钱币大权收归中央,下令将全国各地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并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

初步发掘

蒙城县文物局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赶到墓葬现场,发现双龙村所平整的四个孤堆,属于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确定的墓葬群文物点,随即收回了村民挖到的3枚铜镜、2件锈断的铁剑和一件残损的陶器。“这里的墓葬全部被盗,加上耕种和文革期间的破坏,很多墓砖被村民拉回家垒猪圈、盖厕所了,墓葬只剩下底座,陪葬品所剩无几。能剩下来的就显得更加珍贵,铜镜比较典型,特别是彩陶的出土,填补了我县汉代文物发掘的空白,更为正在进行的县博物馆布展充实了文物。”该县文物局副局长蔡凌凯谈到双龙村汉墓群的发现,很是兴奋。1月10日,省考古所文博馆员张义中一行四人莅临蒙城,对乐土镇双龙村墓葬群进行实地勘察,确认为汉代墓葬群,并立即组织省考古队对其进行全面发掘。“这次发掘面积为20000平方米,墓葬40余座,出土铜镜、钱币、刀剑、陶器等文物150多件。”蔡凌凯介绍说,“省考古报告暂时还没出来,这个汉墓群的考古和研究价值不可低估,到底有多大,有待于报告出来才能揭晓。”

民间推测

汉代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他们以道家思想治国,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政治稳定,社会祥和。作为庄子故里的蒙城县,自然饱享道家思想治国的红利,成为国富民强的典型,从蒙城县出土的小涧双锁山汉墓群和乐土镇双龙村汉墓群,便可窥斑知豹。蒙城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汉墓?蔡凌凯说,汉代经济比较兴盛,丧葬习俗也很讲究,并流行厚葬。汉墓出土集中的地方在汉代都是主要地区,不仅经济繁荣,且人口密度较大,这可能是这些地方汉墓集群的原因。据他推测,这些墓葬如果不被盗的话,其中的陪葬品数量应该非常可观,很多墓主人的身份在当时应该很高,而且该县还应该有更多的汉墓,等待着进一步勘探发掘。“在汉代,这里的丧葬习俗很讲究。”这一点,在邵朝奉那里也得到了印证。“孤堆就是庄户地,要高出一般的田地许多,在孤堆上葬墓,风水学上叫“依山面水”,而且夏季不会被洪水浸泡,墓葬可以保持更久。”邵朝奉介绍说,“以前,庄上挖沟,挖到孤堆上,五锹深才能见着生土。”“五锹深”大约有一米半,也就是说这一米半高全是人工堆上去的熟土,若非开明盛世,若非大户人家,这么大的工程,那时候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获荣誉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视频

乐土镇书记访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