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乌拉特前旗第二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乌拉特前旗第二中学地处110国道,西行796公里处北侧--山明水秀的巴音花镇。学校始建于1956年,原名乌拉特前旗中学,是一所用蒙语和汉语授课的初级中学。

发展历程

1958年,乌拉特前旗与安北县合并,学校随之改名为乌拉特前旗第二中学。1960年,乌拉特前旗划归包头市,学校又更名为包头第十四中学。1962年,学校蒙班迁往包头市区,成立了包头市蒙古族学校。此后,这所学校成为纯汉语授课学校。1963年,乌拉特前旗划归巴彦淖尔盟,学校再次恢复原名:乌拉特前旗第二中学。这样,学校在建国初的十几年中,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几易校名。直到1984年,随着我国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乌拉特前旗第二中学改办成农职业高中,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中心。1996年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同年被政府更名为乌拉特前旗职业中专。

2000年秋,随着乌拉特前旗机构改革,部分学校开始合班并校,前旗蒙一中、蒙二中合并,原蒙二中汉部的六个初中班合并回乌拉特前旗第二中学,形成了职高、普高、初中“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1]。2009年8月,历经波折、几易校名的前旗二中重新恢复建制。职业中专整体搬迁到前旗五中,与前旗五中合并办学。原职业中专初中部、原黑柳子中学、原先锋中学合并办学,成为一所旗直初级中学

乌拉特前旗第二中学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办学环境、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办学独天独厚的宝地。重新恢复建制的前旗二中受到旗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3月动工兴建5000平米的教学楼,4000平米的宿舍楼,400米三合土跑道的标准化操场,目前已投入使用。

办学目标

前旗二中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成为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乐园。重新恢复建制的前旗二中,一方面大力加强校园文化[2]建设,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充分调研,决定继续沿用老二中的“一训三风”,传唱老二中的校歌《二中精神如长河澎湃》,利用二中重新建校的有利契机,大力开展校园环境建设。另一方面确定了“科学建章立制、优化学校管理、聚焦课堂教学、提升办学效益”的办学思路,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确立科研兴校战略。把“创办环境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作为前旗二中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