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不浪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西乌兰不浪镇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地处武川县西北部,东与上秃亥乡相连,南与得胜沟、哈拉合少乡毗邻,西北与二份子乡交界,东北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希拉穆仁镇接壤,距武川县城45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593.44平方千米。
民国初期,西乌兰不浪镇一带为武川设第七区和西乌兰不浪乡;2001年4月,由西乌兰不浪乡改为西乌兰不浪镇。截至2018年末,西乌兰不浪镇户籍人口为18129人。2019年,西乌兰不浪镇下辖9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西乌兰不浪村。
2018年,西乌兰不浪镇有工业企业9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1]
简介
西乌兰不浪镇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县境西部,距县城可镇45千米,镇政府驻地设在西乌兰不浪村。解放后,1950年在西乌兰不浪设第四区,1953年改为第六区,1955年改称西乌兰不浪区,1956年设西乌兰不浪乡。1958年3月撤区公所,9月成立八一公社,1962年改称西乌兰不浪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建乡。2002年1月经内蒙民政厅批准撤乡建镇。
概况
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辖镇,是县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商贸的中心。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可镇45千米。面积593.44平方公里,人口4374户10240人(2017),其中农业人口16110人,由汉、蒙、满、回四个民族组成。辖9个行政村,116个自然村。集(宁)固(阳)公路过境。
沿革
西乌兰不浪镇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可镇45千米。镇政府驻地设在西乌兰不浪村,二百多年前,蒙古族在此游牧,起名"乌兰不浪",意即"红色之泉",因村东南红土梁上有一股泉水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在县城之西,后又加一西字。武川自由厅改县后,即在西乌兰不浪设第七区和乌兰不浪乡。日军入侵后,仍在此设第七区,改乡名为忠仁乡。光复后,改区为第三区。2002年1月经内蒙民政厅批准撤乡建镇。
1962年改称西乌兰不浪公社。1984年改社建乡。1996年?,面积356.3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辖西乌兰不浪、后湾图、大滩、三号、什拉图、圪妥、庙营子7个行政村。
2002年1月经内蒙民政厅批准撤乡建镇;辖境与哈拉合少、哈拉门独、西红山、中后河、纳令沟等乡镇毗邻,面积352.7平方千米,人口11200人,其中农业人口9209人,辖乌兰不浪、后湾兔、什拉兔3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2006年,撤销中后河乡,并入西乌兰不浪镇。
原中后河乡武川县辖乡。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35千米。明代时,此地为达茂旗牧猎之地,起名为昆独伦,清朝为马场地,政府放号垦种,山西河北等地的农民来此种田,改名为中后河。1956年设中后河乡,1958年并入八一公社,1962年析建中后河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262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东后河、什八台、四大永、巨宝庄、红山子、大以克6个行政村。2002年?,面积262平方千米,辖什八台、四大永、巨宝庄、红山子、大以克、东后河6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总人口8019人。2006年,撤销中后河乡,并入西乌兰不浪镇。
基本概况
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位于阴山脚下,大青山北麓,武川县西南67公里处,属呼和浩特市远郊,由原西乌兰不浪镇、庙沟乡、哈拉门独乡合并而成,属于典型的山区镇。东邻县城67公里,西接包头市固阳县城60公里,南与土左旗察素齐镇相隔35公里,平均海拔1680米,西乌兰不浪镇总辖地面积810平方公里,有行政村12个,自然村103个,有耕地11万亩,现有水浇地6700亩,总户数4480户,总人口17580人。牲畜11万头(只),西乌兰不浪镇草原人文政治环境良好,气候怡人,物产丰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农促牧,工、农、牧互联互动的良好局面。境内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越。境内有封闭式学校1所,学点4个,卫生院2所,兽医站5个,已运营铁矿8个,石墨矿1个,黄金采选矿1个。
基础建设
西乌兰不浪镇政府新建150座蔬菜大棚,其中乌兰不浪村北50座,每座投入配套资金3.5万元;乌兰不浪村到三两乡、口肯板村的两条主干道全面整修,其中有两座危桥全面维修;新建塔西乌兰不浪镇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需要选择资质较高的兽医多名。西乌兰不浪镇对21个村没有配套机电井,打机电井48眼,解决农户浇地难的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西乌兰不浪镇加大人力财物的投入,进一步改善那里的生产生活环境。
西乌兰不浪镇现有中学1所,小学6所,但部分教室已成为危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各种教学设备与设施非常紧缺,西乌兰不浪镇投入资金进行修缮。乡中心卫生院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为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西乌兰不浪镇投资100万元进行重建;乡政府在乌兰不浪村投资10万元建设文化服务站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学校,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乌兰不浪村敬老院现承担着2个乡镇2个区域服务中心的孤寡老人,新建一间60平米的老年人活动室,添置电视机、洗衣机、健身器材等物品。
气候情况
自然资源
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温:年平均气温3.0℃,年极端最低气温-37.0℃,出现于1971年1月22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6.2℃出现于2005年6月22日。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14.8℃,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气温18.8℃。
无霜期:124天左右,月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0℃的年积温,历年平均为2578.5℃。
降水量:历年平均降水为354.1mm左右。年最多降水为1961年553.1mm,最少降水为1965年191.5mm。
特色农业
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抓大户,建小区,加快镇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在原有大棚蔬菜的基础上,发展棚室花卉、水果;畜牧养殖出现一区一品的新格局,奶牛、肉牛、蛋鸡、肉鸭等养殖,极大丰富了城区居民的菜篮子。经纪人队伍、经济合作组织规模不断扩大,西乌兰不浪镇有经纪人86人,经济合作组织6个,为镇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发展
西乌兰不浪镇积极配合乌兰夫故居的扩建改造工程,西乌兰不浪镇政府投资185万元对塔布赛商业一条街进行拓宽建设。西乌兰不浪镇的特色农业和畜牧业也已形成规模,口肯板村的香瓜种植在2003年被自治区农业厅确定为无公害绿色香瓜基地,西乌兰不浪镇投资20万元建成6个永久性塑料大棚。
西乌兰不浪镇在畜牧业方面,西乌兰不浪镇大小畜存栏数达65580万头(只),其中奶牛14580头,奶产量达到5.9万吨。 西乌兰不浪镇随着农业产业化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步伐的加快,西乌兰不浪镇由产粮基地转化为产奶基地、由农业大旗转为乳业大旗,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历史性跨越。
计生服务
西乌兰不浪镇是武川县的人口大镇,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西乌兰不浪镇由原来的24个村合并为15个,合并后的村面积增大,人口增多,加上居住比较分散,给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了避免工作断档和管理失控,西乌兰不浪镇采取合村人不撤的办法,把合村前的村级专职工作员全部保留下来。并在管理上坚持"五不变"原则,即工作职能不变,工资待遇不变,聘用年限不变,原管辖区域不变,兑现责任制奖惩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