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义蓬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义蓬镇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位于东经120°27′03″~120°31′46″,北纬30°14′37″~30°21′52″之间。地处钱塘区中部,东接前进街道、新湾街道,南靠萧山区靖江街道,西邻河庄街道、南阳街道,北至河庄街道。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5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40千米,总面积56.4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义蓬街道常住总人口84491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义盛镇、头蓬镇,隶属第七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义蓬镇。1961年7月,为义盛公社、头蓬公社,隶属义蓬区。2001年7月,义盛镇和头蓬镇合并设义蓬镇。2009年9月1日,撤销义蓬镇设立义蓬街道。2021年3月15日,义蓬街道划为钱塘区。截至2021年10月,义蓬街道辖6个社区、22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义蓬村义府大街668号。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义蓬街道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2015年,义蓬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8亿元,工企业生产总值119.56亿元,规上工业销售产值62.6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2亿元;完成三产服务业增加值15.1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亿元。[1]

历史沿革

原属海宁县,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划归萧山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义盛镇、头蓬镇,隶属第七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义盛乡、头蓬镇,隶属衙前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义蓬镇。 1950年10月,属义盛、头蓬、永新、义蓬4个乡,隶属义蓬区。 1956年末,4个乡合并为义蓬乡、永新乡,隶属义蓬区。 1958年10月,属宇宙红公社。 1959年,为义蓬公社义盛、永兴、头蓬、义蓬4个管理区。 1961年7月,为义盛公社、头蓬公社,隶属义蓬区。 1969年2月,义盛、头蓬、新湾3个公社合并为义蓬公社。 1971年2月,新湾区域划出,属义盛公社、头蓬公社。 1978年1月,分设宏伟公社。 1984年5月,属义盛、头蓬、宏伟3个乡。 1985年,义盛、头蓬乡改设义盛、头蓬镇。 1992年5月,宏伟乡并入。 2001年7月,义盛镇和头蓬镇合并设义蓬镇。 2009年9月1日,撤销义蓬镇设立义蓬街道。 2021年3月15日,杭州市设立钱塘区,将萧山区的河庄街道行政区域划为钱塘区。

区划沿革

2001年,义蓬镇辖25村、2居,驻蜜蜂村(原址)。 2004年,义蓬镇撤销义盛居民区、头蓬居民区,新建义盛社区、头蓬社区。 2005年5月20日,《萧山区人民政府关于义蓬镇村规模调整的批复》:新富村春风村、盐场村合并,村名南沙村;青春村、益民村合并,村名义蓬村。 2005年末,义蓬镇辖义盛、头蓬2个社区和义盛、蜜蜂、新庙前、后新庙、新益、后埠头、灯塔、火星、蓬园、长红、白浪、金泉、杏花、金星、小泗埠、全民、仓北、春光、春园、春雷、南沙、义蓬22个行政村。 2009年8月,义蓬街道辖原义蓬镇的义盛、头蓬2个社区和义盛、蜜蜂、新庙前、后新庙、新益、后埠头、灯塔、火星、蓬园、长红、白浪、金泉、杏花、金星、小泗埠、全民、仓北、春光、春园、春雷、南沙、义蓬22个村。 截至2011年末,义蓬街道辖义盛、头蓬、江盛3个社区,义盛、蜜蜂、新庙前、后新庙、新益、后埠头、灯塔、火星、蓬园、长红、白浪、金泉、杏花、金星、小泗埠、全民、仓北、春光、春园、春雷、南沙、义蓬22个村民委员会,共25个群众自治组织;下设23个居民小组、414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义蓬街道辖6个社区、22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义蓬村义府大街668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义蓬街道位于东经120°27′03″~120°31′46″,北纬30°14′37″~30°21′52″之间。地处钱塘区中部,东接前进街道、新湾街道,南靠萧山区靖江街道,西邻河庄街道、南阳街道,北至河庄街道。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5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40千米,总面积56.48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3.13平方千米,水域13.35平方千米。

气候

义蓬街道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气候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末,义蓬街道耕地面积49262亩,林地面积471亩。

人口

2010年,义蓬街道户籍总人口68091人。 截至2011年末,义蓬街道辖区总人口5865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606人,城镇化率19.8%。另有流动人口34658人。总人口中,男性28650人,占48.8%;女性30003人,占51.2%;14岁以下8024人,占13.7%;15~64岁36699人,占62.6%;65岁以上13930人,占23.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8301人,占99.4%;有苗、土家、壮等12个少数民族,共352人,占0.6%。其中苗族8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5.3%;土家族75人,占21.3%。 2011年,义蓬街道人口出生率8.81‰,人口死亡率5.66‰,人口自然增长率3.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38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义蓬街道常住总人口84491人。[3]

经济

综述

2007年,义蓬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亿元,增长25%;完成税收2.03亿元,增长67.44%;财政预算内外可用收入1.35亿元,增长26.95%;农民人均收入12490元,增长11.3%。 2011年,义蓬街道农业总产值6.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农业增加值占全街道生产总值的15.5%。农民人均纯收入17849元。工业总产值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工业增加值占全街道生产总值的49.7%。财政总收入3.0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长47.1%。人均财政收入5115元。 2013年,义蓬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77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137.4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7.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2936元;实现财政收入2.47亿元。 2015年,义蓬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8亿元,工企业生产总值119.56亿元,规上工业销售产值62.6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2亿元,实际到位外资1200万美元,到位内资2亿元;完成三产服务业增加值15.1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亿元。

第一产业

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已形成辣椒、日本胡瓜、日本茄子、高温蘑菇、大棚蔬菜、乳鸽、獭兔、高档水产等特色基地。 2011年,义蓬街道辖区内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0个,其中省级基地16个。 2011年,义蓬街道生产粮食16861吨,其中水稻10972吨。蔬菜种植面积60050亩,产量193481吨;油菜种植面积9067亩,油菜籽产量1623吨;大豆种植面积24918亩,产量5264吨;花卉苗木复种面积5000亩,品种有香樟、桂花等,产值3350万元。 2011年,义蓬街道生猪饲养量18.9万头,年末存栏5.1万头;羊饲养量4534只,年末存栏2367只;兔饲养量1.87万只,年末存栏0.92万只;家禽饲养量71万羽,上市家禽48万羽。 2011年,义蓬街道生产肉类11910吨,其中猪肉11470吨、禽肉440吨;禽蛋212吨。 2011年,义蓬街道水果种植面积600亩,产量200吨,主要品种有葡萄。 渔业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2011年,义蓬街道淡水养殖面积437公顷,产量2500吨;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面积404公顷,产量2390吨。水产品总产量5270吨,渔业总产值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5%。

第二产业

2011年,义蓬街道工业总产值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工业增加值占全街道生产总值的49.7%。 2011年,义蓬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3家,实现工业增加值6.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22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1家。

第三产业

2011年末,义蓬街道商业网点1280个。 2011年,义蓬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7.7%。 2011年,义蓬街道进出口总额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出口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9%,主要产品有化纤纺织品、化工橡塑、机械电子产品等。 2011年,义蓬街道各类存款余额1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0.2亿元。 [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义蓬街道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2222人,专任教师185人;小学4所,在校生4784人,专任教师3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180人,专任教师19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成人文化学校1所,专任教师11人;民工子弟学校1所,在校生312人,专任教师36人。 2011年,义蓬街道教育经费达9522万元,比上年增长15.1%;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9.6%。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义蓬街道文化艺术团体21个,会员1012个;街道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个;公共图书室26个,藏书6.8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义蓬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病床8张,固定资产总值290.9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3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6人。 2011年,义蓬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7.04万人次,住院手术326台次,出院病人800人次。 2011年,义蓬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450.9/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均为100%。

社会保障

2011年,义蓬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7户,人数69人,支出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6%,月人均223元,比上年增长9.8%。 2011年,义蓬街道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87户,人数808人,支出2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3%,月人均234元,比上年增长9.6%;五保集中供养29人,分散供养3人,共支出39.5万元;医疗救助83人次,支出54.4万元。 2011年,义蓬街道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9.2万元。 2011年,义蓬街道有敬老院1家,床位308张;社区服务设施7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5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49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38万元,发放救助款165.7万元,使805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2011年末,义蓬街道户籍人员参加各类社会养老保险41217人,参保率85.4%。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487人,参保率99.1%。[5]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义蓬街道以义盛和头蓬两个自然镇名称组合而成街道名。

非遗

义蓬街道有弹棉花、甜酱制作被列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特产

萧山萝卜干

萧山萝卜干,起源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河庄,初以农家自食为主。20世纪20年代始成商品。萧山萝卜干采用独特传统加工工艺腌制而成,色泽黄亮,条形均匀,肉质厚实,香气浓郁,咸甜适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具有“色、香、甜、脆、鲜”等特点。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萧山萝卜干”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荣誉称号

2020年1月,义蓬街道入选浙江省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义蓬街道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2021年4月,义蓬街道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