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主权财富基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权财富基金
主权财富基金照片来自

主权基金”又称“主权财富基金”,英文为“sovereign wealth fund”,大多由庞大外汇存底国家或石油出口国家,由政府成立专门投资机构,在全球寻求投资标的,扩大外汇收益或达财政平准目的。中国新加坡科威特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等国家的主权基金规模相当庞大。[1]

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三类: 外汇储备盈馀,主要以亚洲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湾、香港等六个主要国家为代表;自然资源出口的外汇盈馀,包括石油、天然气、铜和钻石等自然资源的外贸盈馀,主要以中东、拉美地区国家为代表;依靠国际援助基金,以乌干达的贫困援助基金为代表。 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数量快速增长,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国家,包括一些已开发国家和资源丰富国家,也包括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资源贫乏国家。主权财富基金资产规模急剧膨胀,至2006年底,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累计已达到约1.5万亿至2.5万亿美元。同时,其资产分布不再集中于G8定息债券类工具,而是著眼于包括股票和其他风险性资产在内的全球性多元化资产组合,甚至扩展到了外国房地产、私人股权投资、商品期货、对冲基金等非传统类投资类别。主权财富基金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个日益活跃且重要的参与者, 市场影响力也不断增强。[2]


主权财富基金与官方外汇储备皆为国家所拥有,同属广义的国家主权财富,来源也颇相似。但依然有其区别:官方外汇储备反映在央行资产负债平衡表中,后者则在央行资产负债平衡表以外,有独立的平衡表和相应的其他财务报表。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的运作及其变化与一国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密切相关,而主权财富基金一般与一国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的变化产生货币政策效应,即其他条件不变,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增加或减少将通过货币基础变化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而主权财富基金的变化通常不具有货币效应。各国央行在外汇储备管理上通常采取保守谨慎的态度,追求最大流动性与最大安全性,而主权财富基金通常实行积极管理,可以牺牲一定的流动性,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以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目标。 近来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把在满足国际流动性与支付能力之上的超额外汇储备资产,从央行资产负债平衡表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政府投资机构,即主权财富基金,或委托其他协力厂商专业化投资机构进行管理,只追求投资回报率,而与汇率或货币政策“脱钩”。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是这一模式的先驱,中国2007年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此模式最新也最重要的案例之一。无论怎样,主权财富管理正逐渐从传统的以规避风险为目的的流动性管理模式向更加多元化和具有更强风险承受能力的资产管理模式转变。


主权财富基金本质上应该是专业化的商业机构,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如阿联阿布达比投资局、新加坡GIC、挪威政府养老基金等,都仿效了企业界的组织形式,避免仿袭照搬政府行政机关的架构,尤其是突出董事会与专业投资委员会的核心决策职能与自主权,讲究组织上的精简与决策的效率。 主权财富基金的积极管理主要考虑资产的长期收益,并不过分关注短期波动,但其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货币构成、风险控制等都有严格要求。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是指投资组合按照资产种类、货币、国别、行业、风险承受水准所进行的策略性进行配置。 近年来,各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策略都在动态变化中,但其变化趋势是逐步从传统的对外国政府债券(参见各国外债列表‎)投资扩张到对股票或股权投资,再到房地产投资等。主权财富基金的积极管理,在追求较高回报的同时也伴随著较高的风险。因此,主权财富管理必须规避不适当的风险,寻求高回报和高风险之间的最优平衡。有效的风险控制,不仅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水准,也可使投资组合将潜在回报最大化。大多数主权财富基金在控制风险方面具有三点共同特征:公司高管层直接介入风险控制;强调多元化投资组合,降低不同投资战略之间的风险相关性;注重运用现代风险计量技术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评估。


主权财富基金的风险 在主权财富基金日趋活跃的同时,它们也面临一些极大的风险与挑战,包括特殊的价格风险、市场风险与政治风险。首先,主权财富基金与一般投资基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树大招风",其一举一动都会格外引人注目,很难在市场上维持匿名性与私密性。市场一旦获知某主权财富基金有意投资某资产或证券,该资产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增加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成本。其次,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大部分分布在其他国家,因其敏感的政府背景,往往会引起东道国各方面的猜疑、无形的阻力甚至公开的敌意。 


影片

主权财富基金

参考资料

  1. 财富的本质10.2.2008 jamesz
  2. 主权基金11.4.2020 MondyDJ理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