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丹參 (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

丹參 (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

丹參(學名: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唇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紅色,內白色,肉質,葉片常為奇數羽狀複葉,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花萼鐘形,帶紫色,花冠紫藍色,花柱遠外伸,小堅果黑色,橢圓形,4-8月開花,花後見果。

分布中國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蘇等地。此外,湖北、甘肅、遼寧、陝西、山東、浙江、河南、江西等地。日本也有分布。

該種根入藥,含丹參酮,為強壯性通經劑,有祛瘀、生新、活血、調經等效用,為婦科要藥,主治子宮出血,月經不調,血瘀,腹痛,經痛,經閉,廟痛。對治療冠心病有良好效果。

此外亦治神經性衰弱失眠,關節痛,貧血,乳腺炎,淋巴腺炎,關節炎,瘡癤痛腫,丹毒,急慢性肝炎,腎孟腎炎,跌打損傷,晚期血吸蟲病肝脾腫大,癲癎。外用又可洗漆瘡。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丹參
  • 拉丁學名: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 別名:赤參,紫丹參,紅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目:管狀花
  • 目:科唇形科
  • 亞科:野芝麻亞科
  • 族:鼠尾草族
  • 屬:鼠尾草屬
  • 亞屬:荔枝草亞
  • 屬種:丹參命名者及年代Bunge,1833

植物學史

丹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以後歷代本草均有收載,《吳普本草》載:「莖華小,方如茬(即白蘇),有毛,根赤,四月華紫,三月五月采根,陰乾。」《本草圖經》稱:「二月生苗,高一尺許,莖幹方棱,青色。葉生相對,如薄荷而有毛,三月開花,紅紫色,似蘇花。根赤,大如指,長亦尺余,一苗數根。」《本草綱目》曰:「處處山中有之,一枝五葉,葉如野蘇而尖,青色,皺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細子,其根皮丹而肉紫。

形態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肥厚,肉質,外面朱紅色,內面白色,長5-15厘米,直徑4-14毫米,疏生支根。莖直立,高40-80厘米,四稜形,具槽,密被長柔毛,多分枝。

葉常為奇數羽狀複葉,葉柄長1.3-7.5厘米,密被向下長柔毛,小葉3-5(7),長1.5-8厘米,寬1-4厘米,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偏斜,邊緣具圓齒,草質,兩面被疏柔毛,下面較密,小葉柄長2-14毫米,與葉軸密被長柔毛。

輪傘花序6花或多花,下部者疏離,上部者密集,組成長4.5-17厘米具長梗的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略被疏柔毛,比花梗長或短;花梗長3-4毫米,花序軸密被長柔毛或具腺長柔毛。

花萼鐘形,帶紫色,長約1.1厘米,花後稍增大,外面被疏長柔毛及具腺長柔毛,具緣毛,內面中部密被白色長硬毛,具11脈,二唇形,上唇全緣,三角形,長約4毫米,寬約8毫米,先端具3個小尖頭,側脈外緣具狹翅,下唇與上唇近等長,深裂成2齒,齒三角形,先端漸尖。

花冠紫藍色,長2-2.7厘米,外被具腺短柔毛,尤以上唇為密,內面離冠筒基部約2-3毫米有斜生不完全小疏柔毛毛環,冠筒外伸,比冠檐短,基部寬2毫米,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8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12-15毫米,鐮刀狀,向上豎立,先端微缺,下唇短於上唇,3裂,中裂片長5毫米,寬達10毫米,先端二裂,裂片頂端具不整齊的尖齒,側裂片短,頂端圓形,寬約3毫米。能育雄蕊2,伸至上唇片,花絲長3.5-4毫米,藥隔長17-20毫米,中部關節處略被小疏柔毛,上臂十分伸長,長14-17毫米,下臂短而增粗,藥室不育,頂端聯合。退化雄蕊線形,長約4毫米。

花柱遠外伸,長達40毫米,先端不相等2裂,後裂片極短,前裂片線形。花盤前方稍膨大。小堅果黑色,橢圓形,長約3.2厘米,直徑1.5毫米。

花期4-8月,花後見果。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日本也有分布。生于山坡、林下草叢或溪谷旁,海拔120-1300米。模式標本采自華北。

生長習性

丹參喜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空氣濕潤,土壤肥沃的環境。生育期若光照不足,氣溫較低,則幼苗生長慢,植株發育不良。在年平均氣溫為17.1℃,平均相對濕度為77%的條件下,生長發育良好。適宜在肥沃的砂質壤土上生長,對土壤酸鹼度要求不高,中性、微酸及微鹼性土壤均可種植。[1]

參考文獻

  1. 丹參的功效 ,騰訊,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