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0月4日 (五) 11:50 由 Sdrgtzp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新建条目)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山(廣東省地級市)

簡介

中山市是中國5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前身為1152年設立的香山縣;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而改名為中山縣,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番禺區和佛山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中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發祥於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80多萬人。

中山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中山

面積:1783.67平方公里

外文名稱:zhongshan,Chungshan

人口:312.09萬(六普常住)

別名:香山(舊稱)

方言:粵語、閩南話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著名景點:孫文西路步行街、岐江公園、孫中山故居、中山城

下轄地區:24個鎮街(即18個鎮、6個街道)

政府駐地:中山市東區街道松苑路1號

火車站: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欖站

電話區號:0760

車牌代碼:粵T

郵政區碼:528400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州中南部

行政代碼:442000

市花:菊花

歷史沿革

古代

中山古稱「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個島嶼,此時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漁獵、生活。近十幾年,在中山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代的古人生活遺址,包括有南朗鎮的龍穴彩陶遺址、石岐區的白水井遺址、大涌鎮的全祿遺址等,出土了一批彩陶、磨製石器、夾砂陶器等文物。其中,南朗鎮的龍穴遺址還是一個由新石器時代直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沙丘遺址,在後期的遺存中還發現有青銅器和鑄銅石范等物。

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後,中山屬南海郡番禺縣轄地。

秦朝末年,趙佗創立南越國,中山屬南越國領地。

前111年,漢武帝滅亡南越國,中山重回漢朝中央管轄。

秦漢時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開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三國時,中山屬於吳國領地。

西晉末年,晉朝皇族之間爆發了史稱「八王之亂」的宮廷權力爭鬥,為躲避戰亂,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嶺南,其中一部分來到香山島上。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東官郡,中山改為東官郡轄地。

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永初元年(420年),東官郡改為東莞郡,中山屬東莞郡轄地。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中山屬寶安縣(古東莞縣)轄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中山屬東莞縣轄地。因為中山盛產海鹽,官府開始在今珠海市山場村設立了名為香山鎮的軍事營鎮。

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設立香山寨,仍屬東莞縣。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由於香山寨的發展,升級為香山縣,中山始有縣級行政區劃,此時的香山縣隸屬於廣州府。

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軍的追殺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滅亡後,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員的後裔流落定居於香山。

明朝,香山北部地區開始淤積成陸,此時才與大陸相連。

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帶開始逐步修築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圍,香山縣圍墾的田地在不斷增加,農業產量也在提高。

在清朝嘉慶年間,由於農業的發展,香山由原來的下等縣改成與南海、番禺、東莞等縣同列的大縣。

近現代

辛亥革命後屬廣東省。1925年(民國14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縣。

1949年後,先後屬珠江、粵中、佛山地區。

1953年3月12日內務部批准設立石岐市(省轄市),以中山縣石岐鎮的行政區域為其行政區域。1959年3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岐市,將原石岐市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中山縣。

1983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山縣撤縣改市(縣級),由佛山市代管。1988年1月7日,升為地級市。

1951年1月,中山縣設置1個區級鎮(石岐鎮)、11個區。1953年3月改設17個區、3個區級鎮。同年6月,中山縣分出珠海縣後,全縣設15個區,3個區級鎮。1955年8月,全縣各區均以區(鎮)所在地命名。1957年2月,撤區改設鄉,15個區改劃為34個大鄉。1958年8月,各大鄉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全縣34個公社合併為7個大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全縣共轄34個耕作區。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為石岐鎮;12月,經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確定為縣級鎮,仍稱中山縣石岐鎮,屬中山縣和佛山專區雙重管轄。

1961年8月,恢復區建制,其中張家邊區轄欖邊、南蓢、翠亨等7個公社。1963年初,撤銷區建制。

1976年12月,全縣設3個區級鎮、25個公社。1983年11月,撤銷公社,改稱區公所,下轄鄉(鄉級鎮)。1984年2月,撤銷石岐鎮,設立中山市石岐中區、石岐煙墩區、石岐岐江區、石岐蓮峰區、石岐西區,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該5個區稱作城區。

1986年7月,從南蓢區劃出4村成立翠亨村鎮;12月,撤區改鎮建制,並擴大市區範圍,郊區和環城、張家邊劃入市區。[2]

行政區劃

沿革

1995年,轄9街道24鎮:中山港街道、中區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郊區街道、環城區街道、岐江區街道、蓮峰區街道、煙墩區街道、三鄉鎮、三角鎮、大涌鎮、小欖鎮、五桂山鎮、古鎮鎮、東鳳鎮、東升鎮、民眾鎮、沙朗鎮、沙溪鎮、坦洲鎮、坦背鎮、板芙鎮、阜沙鎮、南頭鎮、南朗鎮、神灣鎮、浪網鎮、黃圃鎮、港口鎮、翠亨村鎮、橫門鎮、橫欄鎮。市政府駐東區。

1996年9月,將中區、煙墩區、蓮峰區、岐江區4個街道合併為中區街道;同年12月,石岐郊區街道改為北區街道。

1998年1月1日,環城區街道正式更名為南區街道。

1998年,撤銷翠亨村鎮、橫門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南蓢鎮。

1998年8月,撤銷管理區。

1999年,撤銷沙朗鎮併入西區街道,撤銷坦背鎮併入東升鎮。

2000年5月,撤銷中區街道辦事處和北區街道辦事處,組成石岐區街道辦事處;撤銷浪網鎮,將其併入民眾鎮;6月8日正式實施。至2000年底,全市設置19個鎮、4個街道、1個開發區,轄94個居委會、400個村委會。

2002年,中山市轄5個街道(東區、西區、石岐、環城、中山港)、19個鎮(港口、三角、民眾、南蓢、三鄉、坦洲、神灣、板芙、大涌、沙溪、橫欄、古鎮、小欖、東鳳、南頭、阜沙、黃圃、東升、五桂山),400個村委會、124個居委會。

2003年9月1日,南蓢鎮更名為南朗鎮。

2005年11月10日,撤銷五桂山鎮,設立五桂山街道辦事處。至此,中山市轄6個街道、18個鎮。

2008年末,中山市戶籍總人口146434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72615人。轄6個街道(石岐、東區、西區、環城、中山港、五桂山)、18個鎮(港口、三角、民眾、南朗、三鄉、坦洲、神灣、板芙、大涌、沙溪、橫欄、古鎮、小欖、東鳳、南頭、阜沙、黃圃、東升)。市政府駐東區街道。

2009年末,中山市面積1770.42平方千米,轄6個街道、18個鎮,120個社區、159個行政村。市政府駐東區街道。

區劃

中山市是中國五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截至2011年9月1日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6個街道、18個鎮;鎮(街道)下轄若干個行政村和社區;行政村下轄若干村民小組,社區下轄若干居民小組。鎮辦事機構為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機構為街道辦事處,行政村辦事機構為村民委員會,社區辦事機構為社區居民委員會。[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出海口。地理坐標:東經113°9′2″至113°46′,北緯22°11′12″至22°46′35″。市境面積1800平方公里,東與深圳市、香港隔海相望,中山港至香港51海里;東南與珠海市接壤,毗鄰澳門,石岐至澳門60公里;西面和西南面與江門市、新會市和斗門縣相鄰;北面和西北面與廣州市南沙區和順德市相接;馬鞍和大茅等海島分布在市境東西的珠江口沿岸。

地形地貌

中山市地形平面輪廓似一個緊握而向上舉的拳頭,南北狹長,東西短窄。地形配置分北部平原區、中部山地區和南部平原區。平原面積約占全市面積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市境三面環水,境內主要水道從西北流向東南,5000多條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縱橫交織,互相連通,以衝口門為頂點呈放射狀的扇形分布。中山地形是在華南准地台的基礎上,經過漫長的氣候變化和風雨侵蝕,形成了以沖積平原為主,低山丘陵台地錯落其間的水鄉地形地貌。平原基底是花崗岩,屬淤積浮生平源。

中山市平原面積約1242平方公里,由低山丘陵分隔成三大片:北部平原,範圍東起張家邊,西至古鎮,北達黃圃,南到石岐附近,面積約850多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廣闊的平原;南部平原又稱金斗灣平原,南及東南與珠海市接壤,西南傍磨刀門水道,北和西北背靠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陵,面積約11O平方公里,是市內第二大平原;西南部平原,位於磨刀門水道中游東側,面積近100平方公里,地勢偏低,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地下水位高,是市內低層土壤分布地區。灘涂主要分布在市境東面沿海、西南部沿海和河岸,有的已越過橫門外側,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26公里,瀕臨珠江口伶仃洋一帶,大部分屬淤泥質海岸,由於沖積物不斷下沖沉積,灘涂面積不斷擴大,西、北江河口逐年向外伸展,成為新的沖積平原。

中山市低山丘陵台地位於市境中部偏南,面積約400平方公里。以五桂山為主脈,與周圍諸山形成全市低山丘陵台地的主體,海拔高度多在100至300米之間,300米以上山峰10多座。山脈行列有卓旗山、旗山、長腰龍山、大尖山、南台山、周東坑山、白雲逕山、五桂山、飛雲洞山等9條山列,其中五桂山最高,海拔531米,山列較連續,地勢雄偉,東南坡延至珠海市境。竹篙山區位於五桂山以西,西至磨刀門水道,面積較五桂山區小,基底以花崗岩為主,抗風化力較強,山勢較高峻,有300米以上高峰5座,最高峰白水林達473米。五桂山區和竹篙山區的低山丘陵,基本都有植被覆蓋;在溪流發育的溝谷,喬木和灌木叢較多。山區丘陵外圍,高度漸降,是廣闊的丘陵和等高明顯的台地,主要分布在沙溪、張家邊等鎮。台地海拔一般在25至50米之間,風化層厚,多已開發成為果園、旱田,市境的文化活動和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這一帶地區。鄉村聚落設置、公路取道,也多與台地有關。

地質狀況

中山市出露地層以廣泛發育的新生界第四係為主,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出露有古生界、中生界地層和北部零星出露的元古界震旦系的古老地層。新生界第四系在境內分布廣泛,按其成因類型分為殘積層、沖洪積層、沖積海積層和海積層。地質構造體系屬於華南褶皺束的粵北、粵東北、粵中坳陷帶內的粵中坳陷。粵中坳陷又分為若干個隆斷束,中山則位於其中的增城至台山隆斷束的西南段。市境內斷裂構造發育,分布廣泛,出露清楚。按其走向可分為北東向、北北東向、北西向和東西向數組。褶皺構造,由於沉積岩出露不多,且受斷裂變動和岩漿侵入的破壞,因而褶皺構造多不完整,較明顯的僅有深灣褶皺、雍陌褶皺兩組。

水文特徵

中山市河網密度是中國較大的地區之一。各水道和河涌承納了西、北江來水,每年4月開始漲水,10月逐漸下降,汛期達半年以上。東北部是北江水系的洪奇瀝水道;中部是東海水道,下分支雞鴉水道和小欖水道,匯合注入橫門水道;西部為西江幹流,在磨刀門出海。還有黃圃水道、黃沙瀝等互相溝通,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河網地帶。全市共有支流289條,全長977.1公里。

主要水道有雞鴉水道北接容桂水道,兩岸北起經東鳳鎮、阜沙鎮;東岸北起經南頭鎮、馬新聯圍和民三聯圍,在大南尾與小欖水道匯流,注入橫門水道出海,全長33公里,面寬200至300米。該水道宣洩西江洪流,兩岸成為中山市的防洪地區。小欖水道北接順德市馬寧水道,於鶯哥咀注入市境內。兩岸途經小欖、坦背、港口鎮;東岸途經東鳳、阜沙鎮,在大南尾與雞鴉水道匯流注入橫門水道出海。全長31公里,面寬150至300米。該水道宣洩上游西江洪水,河道兩岸成為市境主要的防洪地區。橫門水道上接小欖、雞鴉、石岐水道,經張家邊、中山港區,由橫門流出珠江口。全長12公里,面寬800至1000米。黃沙瀝西接雞鴉水道,向東流經黃圃、三角鎮邊界,至石基沙頭匯入洪奇瀝,全長10公里,面寬130至150米。是黃圃鎮、三角鎮、民眾鎮農田的排灌河,又是雞鴉水道的主要排洪分支。黃圃水道西接雞鴉水道,東至三星圍口接洪奇瀝,全長11公里,面寬100至150米。是黃圃、南頭鎮農田的排灌河。

石岐河橫穿市境中部,往東北經郊區、張家邊區出東河口水閘,注入橫門水道;西往南經環城區和板芙鎮,至西河口水閘,出螺洲門,全長46公里,面寬80至200米。

北台溪發源於五桂山的風吹羅帶峰和梅花地頂之間。主幹流向北及西北,流經檳榔山、石瑩橋,轉西抵梅花坑經馬槽水出石鼓撻、南坑口、紫泥灣等村,經大東洋山穿過岐關公路的北台橋,繞湖洲山北麓注入石岐河。全長23公里,面寬6至12米。大環河(小隱涌)發源於五桂山主峰和風吹羅帶峰之間。主幹流向北及東北,流經大寮村會童子坑水,過舊屋林,出西椏,經大環村,注入橫門水道。全長25公里,面寬8至15米。

氣候特徵

中山處於北回歸線以南,熱帶北緣,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氣候溫暖。太陽輻射角度大,終年氣溫較高,全年太陽輻射量為105.3千卡/cm²,其中散射輻射量為57.7千卡/cm²,平均直射輻量為45.5千卡/cm²。全年太陽總輻射量最強為7月,可達12千卡/cm²,最弱為2月,只有5.6千卡/cm²。光照時數較為充足,有高產的光能利用潛力。光照年平均為1843.5小時,占年可照的42%。全年光照時數最少時間為2月上旬至4月上旬,平均每天2.8小時,最多時間為7月至10月,平均每日6.7小時。氣候溫暖,四季宜種,歷年平均溫度為21.8℃。年際間平均溫度變化不大。全年最熱為7月,日均溫度28.4℃;最冷為1月,日均溫度13.2℃。無霜期長,霜日少,年平均只有3.5天。受海洋氣流調節,冬季氣候變化緩和。相對濕度和蒸發量。相對濕度多年平均為83%,最大是1957年為86%,最小是1967年和1977年為81%。年內變化,5月至6月大,12月至1月小。蒸發量多年平均為1448.1毫米,最大是1971年為1605.1毫米,最小是1965年為1279.9毫米。

中山市的氣象災害種類較多,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既有寒潮冷害、低溫霜凍,又有高溫酷暑、熱帶氣旋;既有暴雨洪澇,又有乾旱咸潮;既有雷電災害,又有龍捲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重大的氣象災害,如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熱帶氣旋正面襲擊、特大洪水、嚴重乾旱以及嚴重冷害等,在中山也時有發生。

自然資源

太陽能資源

平均太陽總輻射量達445155.4焦耳/平方厘米,是廣東省太陽輻射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

水資源

中山屬豐水地區,年降雨量1738毫米,降水量共達29.18億立方米,西江和北江流經該市的磨刀門、橫門、洪奇瀝總水量1497億立方米,每畝平均水量達12.57萬立方米。此外,中山市地處濱海,可利用潮差進行排灌。

礦產資源

中山的地質發展歷史悠久,地殼變動頻繁,但地層分布比較簡單,富礦地層缺乏,已探明並開發利用的礦產僅有花崗岩石料、砂料和耐火黏土。固體可燃礦產:泥炭土是中山唯一的燃料礦藏,分布在張家邊,含油率一般在10%左右,部分高達16%至18%。質量較好,但儲量僅100萬噸左右,表土層薄,開採成本低,可供地方作小型露天開採。金屬礦產有磁鐵礦、黑鎢礦、砂錫礦等,均因儲量少,品位低,礦脈分散,開採價值不高。建築礦產:蚝殼,大量分布在北部三角洲平原,埋藏深度不大,厚度可達2至4米,成條帶狀及層狀分布,含豐富鈣質,是常用的建築材料之一;石材以花崗岩為主,主要分布在五桂山低山丘陵區;高嶺土,主要分布在環城和張家邊等地。其中石料主要是黑雲母花崗岩、黑雲母二長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岩,廣泛分布於市內的低山、丘陵和台地,以五桂山和竹嵩嶺儲量最為豐富;砂料以中粗粒石英砂為主,主要分布於市內東部龍穴、下沙一帶沿海地區;耐火黏土主要分布於火炬開發區濠頭村附近。

動植物資源

中山大中型獸類的主要活動場所分布於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山高丘陵地區,現存的經濟動物主要有小靈貓、食蟹獴、豹貓、南狐、穿山甲、板齒鼠和各種鳥類、蛇類等;平原地區以爬行類、兩棲類、鳥類和鼠類為主;水生動物有魚類、甲殼類和多種貝類。植被代表類型為熱帶季雨林型的常綠季雨林,植物主要種類有610多種,隸屬於105科358屬,森林覆蓋率為12.95%。[4]

人口民族

2010年,中山市戶籍人口142.3萬。祖籍本市的海外華僑和旅居港澳台同胞共80多萬人。

歷史文化

民間藝術

中山民間藝術豐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龍獅鶴鳳、崖口飄色等。中山是民歌之鄉,民間流行的民歌有鹹水歌、高棠歌、大繒歌、客家山歌、鶴歌、姑妹歌、漁鼓、龍舟、小調兒歌等,其中以鹹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這兩種民歌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流行於坦洲鎮等大沙田區。中山舞龍分為木龍、火龍、金龍、沙龍、草龍、游龍、板龍、雲龍等8個種類。2006年,坦洲鹹水歌、小欖菊花會、沙溪涼茶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朗崖口飄色、五桂山白口蓮山歌、沙溪鶴舞、黃圃麒麟舞、黃圃飄色等5項民間藝術形式被納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小欖菊花會

小欖鎮位於中山市北部。小欖人種菊從南宋開始,已有700多年歷史。而舉行菊花會,則起源於清代乾隆元年即丙辰年(公元1736年),以每隔60年舉辦一屆「甲戌菊花大會」的歷史傳統而聞名海內外,被譽為「菊城」,以後小欖每年秋季舉行一次。每到花期,種菊人將藝菊移到菊社觀摩品評,交流菊藝心得,成為中山小欖的傳統節日。菊花會期間,萬盆菊花競相開放,小欖人除了舉行大型的菊花展覽,還要開展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有曲藝、飄色、舞龍、舞獅等多項文藝表演。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喜氣洋洋地歡度這最具小欖特色的盛會,統統聚焦於由菊花組成的藝術海洋,盡情感受着來自「中國菊花文化藝術之鄉」小欖的魅力。

水鄉文化

中山市民眾鎮是嶺南一帶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水鄉特色的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態景區,有「嶺南水鄉」的美譽。嶺南水鄉民俗民風濃郁,極富嶺南地方特色。優美的環境,淳樸的民風,有如世外桃源。為更好開發挖掘本土旅遊優勢資源,發展鄉村生態旅遊,中山於2007年推出「中山市嶺南水鄉旅遊文化節」,舉辦「和諧鄉村」攝影展、名優農產品展銷會、鄉村美食風情街、動物演藝秀、水鄉運動會、水鄉民俗展、水上民歌邀請賽等豐富多彩活動。其中極具鄉土氣息的「水鄉運動會」最有趣味性,群眾參與性也強,包括水上拔河、扒禾桶、水上捉鱔、水上捉鴨、夫妻背跑等多項賽事。

語言

中山市的語言狀況較為複雜,主要使用粵方言、閩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粵方言的人數最多,占總人口的84%,全境可通用。

粵語

粵語一般稱作白話,分為4種:

  • 石岐話,主要分布在石岐區、東區、西區、南區、火炬開發區和南朗鎮。
  • 沙田話(近順德話),主要分布在南頭鎮、黃圃鎮、東鳳鎮、小欖鎮、阜沙鎮、東升鎮、橫欄鎮、港口鎮、民眾鎮、坦洲鎮、板芙鎮及西區的沙朗、南朗鎮的橫門等地。
  • 三角話(近東莞話),主要分布在三角鎮。
  • 古鎮話(近新會話)主要分布在古鎮鎮。

閩語

中山閩語分為3小片:

  • 隆都片:隆都話俗稱西鄉村話,是沙溪、大涌兩鎮方言,中山市內的坦背鎮觀欄村、南區的月山村、寮後村、金溪村、沙田村、樹涌村,板芙鎮的深灣村,神灣鎮的芒涌村,珠海市淇澳島等較小的「方言島」。使用該方言的人口約12萬人。
  • 東鄉片:又可以分為張家邊話和南朗話,分布在火炬開發區和南朗鎮。
  • 三鄉片:三鄉話分布在三鄉鎮。

客家語

客家語主要分布在五桂山鎮、神灣鎮及坦洲鎮的南部。

美食特產

中山特色美食中山美食在全國乃至海外都有名,"吃在中山"是珠三角市民、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共識。中山有大小食肆6000多家。

小欖菊花肉

小欖地區盛產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應運而生,其中最負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選用豬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狀薄片用糖醃製, 外面拌一層半鮮半乾的糖漬菊花瓣而成。

神灣菠蘿

盛產於中山市神灣鎮的菠蘿,名之為神灣菠蘿,神灣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別適宜菠蘿生長。經過長期選種培育,神灣所產的菠蘿,一般每個一市斤左右,色澤金黃,皮薄肉厚,更難得是芯細爽脆無渣,甜蜜清香而無酸味,濃郁果香留齒頰間經久不散。

荼薇花食品

小欖鎮除盛產菊花外,以荼薇花為原料所製成的食品,也是有名的傳統土特產品。如荼薇蛋卷,是以雞蛋漿烘乾為皮,荼薇花瓣、砂糖為餡,食來既有蛋香,又有濃郁的荼薇花香。

石硤龍眼

中山所產的龍眼,以欖鎮九洲基的脆肉龍眼最為有名。石硤龍眼的特優品系--中山脆肉龍眼,質量後來居上。

中山粉果金吒

中山粉果,歷史悠久,其中以金吒為代表,它是以豬腮肉(肉質不膩)配以南乳、花椒、八角等調料。金吒的吃法可要講究:從尖端食起,到肉餡時,先吮一口油香,然後咬肉食。不然,冒失一口咬下去,那油沫便四濺。

杏仁餅

稱旅遊食品、紀念品,粵語自鑄新詞謂之「手信」,經濟而傳神。 杏仁餅在進入市場以前,前身就是民間的炒米(粉)餅。後經大戶人家管飲食的傭人通過改用綠豆粉又加料、升檔發展而來的。

風景名勝

中山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月平均氣溫以1月最低13.3℃,7月最高28.4℃。

春秋兩季是到中山旅遊的最佳季節。春季(3月至5月中旬),需帶薄外套或毛衣;夏季(5月下旬至9月中旬),溫度高達31℃,雨量充沛,需帶雨具;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上旬)需穿毛衣及輕便外衣;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天氣稍涼,要帶件大衣。

參考文獻

  1. 中山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簡介中山市政府門戶網站
  2. 歷史沿革中山市人民政府網
  3. 行政區劃中山市人民政府網
  4. 自然地理中山市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