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企业大楼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始建于1962年,是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最全、配套最完整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究院,是国家重点国防科研单位和国防科技工业重点统筹建设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现任党委书记王亚军、院长任全彬。

截至2020年10月,研究院由本部机关、院属企事业单位及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等组成。院本部设11个职能部门,院属单位主要包括:6家研究所、4家国有全资公司、4家参股公司以及医院、工业学校等直属单位。在职职工12000余人,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国家级专家,7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00余名省部级专家,200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曾为宇航、战略、战术型号研制成功百余种固体火箭发动机,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该院主要业务有固体发动机总体设计、先进推进剂研发、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和制造、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发动机装药总装等,发展形成了固体火箭技术应用、精细化工、复合材料、特种金属材料与装备等四大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及百余种高科技产品。

基本内容

中文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所在地区:陕西省西安市

始建于:1962年

行业范围: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生产

机构介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是国家重点国防科研单位,也是“十五”、“十一五”期间国防科工委重点统筹规划建设单位之一。

机构设置

四院下属6个研究所、2个试制生产工厂,在职职工1万多人,拥有1名国际宇航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国家级专家,62名省部级专家,7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0名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187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

四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生招生和学位授予权,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工程力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六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有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41名。四院与美、俄、英、法、日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关系,并有计划的派遣出国进修人员及访问学者。

科研院所

41所 陕西动力机械研究所(西安)

42所 湖北红星化学研究所(襄樊)

43所 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西安)

44所 陕西电器研究所(西安)

47所 陕西向阳化工机械公司科技信息研究所(蓝田)

401所 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西安

701所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北京)

707所 航天科技情报研究所(北京

708所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北京)

710所 北京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北京)

业务范围

四院在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喷管研制和检测、大型复合材料壳体、复合固体推进剂、大型发动机装药和固体发动机各项试验测试等技术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建院40多年来,四院为我国宇航、战略、战术型号研制成功70多种固体火箭发动机,有10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地球静止通讯卫星远地点发动机和返回式遥感卫星用返回式制动发动机分别荣获国家金质奖和银质奖。四院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逃逸发动机圆满完成飞行使命,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

四院发挥航天高科技优势,民品产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航天技术和平利用、复合材料、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等领域形成了支柱,并开发出一百多种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伴随着固体事业的壮大,职工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提高。四院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生活小区被授予陕西文明小区示范点。人心顺畅,事业兴旺,生活温馨,全院职工正在为实现国际一流航天固体动力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而开拓进取,努力拼搏。

研究发展

2016年8月2日下午14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研制的直径3米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取得地面热试车成功,是国内迄今为止直径最大、工作时间最长、动力最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它的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的关键技术。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