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落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村落史》,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ISBN:9787521733419。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第一家由中央企业主管、主办的图书出版机构,拥有图书[1]、报刊、电子、音像和网络出版及批发零售全牌照。2008年,中信出版社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发展为中信出版集团[2]。
内容简介
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在这样一种文明结构中,星罗棋布生长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村落,是长久以来中国人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社会组织,是孕育中华文化的基础构成,也是在中国广博的地域和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一种历时悠久、具有文化代表性的时空坐落。涵养衍生于传统村落中的组织结构、传统智慧、文化观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分,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气质,构成了极为牢固又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的内在特征与外在形态。
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现代中国,传统村落面临急剧消失的生存危机。因此,对现存的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与研究,具有不可比拟的文化价值。本书作者在数十年间寻访中国境内传统村落5000余个,积累了海量的田野考察资料。通过对新材料的整理研讨,对历史文献典籍的引述探究,本书徜徉古今,从文明发源写到现代中国,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完整呈现并深入阐释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演变发展,讲述了不同时期传统村落的特征,其文化意义及其与时代背景、社会制度间的交互影响。在层次递进的历史爬疏和条分缕析的引经据典背后,中国传统村落的全景式面貌跃然纸上。
遍布中华历史天地间的传统村落,既是一种特殊的空间聚落,又凝结着在其间生产生活的中华各族人民的生活传统、社会交往、生存哲学、艺术审美。可以说,传统村落是一种文化聚合体。当我们重新触摸传统,这些村落遗存的价值已经突破其所存在的时空,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是理解传统中国的重要路径,也是记录民族记忆、激活文化传统,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更是构建中国文化研究体系,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方法。
作者介绍
胡彬彬
湖南双峰人,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太和智库研究员。中国村落文化的拓荒者,中国村落文化理论体系的创建者。他平生成就了一件事:把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推向了国家文化保护战略,把中国村落文化的研究引入国家人文学科研究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