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普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普洱

普洱云南省下辖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1],东临红河、玉溪,南接西双版纳,西北连临沧,北靠大理、楚雄,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2]

普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基地[3]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关系表 城市 百科 综合 景点 美食 学校 人物 文化 历史 中文名 普洱市 外文名 Puer City 别名 思茅市 地区生产总值 875.28亿元(2019年) 下辖地区 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 电话区号 0879 面积 45385.34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265.20万人(2019年常住人口)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国家/地区 中国云南省 政府驻地 普洱市行政中心 邮政编码 665000 展开

历史沿革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普洱境为傣族古国“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属地。

普洱

公元前109年,汉朝征服滇国及昆明、嶲等部族置益州郡,将势力伸入“勐达光”(哀牢国)境内设不韦、嶲唐、比苏、邪龙、叶榆、云南等县(据点)划入益州郡,“勐达光”忙于应对汉朝、放弃部分属地;今普洱境分属各地傣族土目。

公元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汉朝将不韦、嶲唐、比苏、邪龙、叶榆、云南等县(据点)划予“勐达光”,于“勐达光”故地设永昌郡;今普洱境属永昌郡。

公元225年,蜀汉分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今普洱境分属永昌郡(澜沧江以西部分)与云南郡(澜沧江以东部分)。

公元271年,西晋将建宁、云南、兴古、永昌四郡合置宁州;今普洱境分属宁州永昌郡(澜沧江以西部分)与云南郡(澜沧江以东部分)。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之后的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等中国内地王朝逐步退出云南高原,陈(南朝)代梁(南朝)后,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云南高原;今普洱境分属各地傣族土目。

公元738年,“蒙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蒙舍龙”(汉译“南诏国”)政权;公元762年,“蒙舍龙”(南诏国)在“勐掌”(保山盆地)设永昌节度、统辖澜沧江以西地区;公元765年,“蒙舍龙”(南诏国)在“勐谷”(景东盆地)设银生节度、统辖“勐谷”及其以南地区,今普洱境分属永昌节度(澜沧江以西部分)、银生节度(澜沧江以东部分)。

公元937年,前“勐舍龙”(南诏国)官员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大理国,沿“勐舍龙”旧制在“勐掌”设永昌节度、在“勐谷”设银生节度;今普洱境分属永昌节度(澜沧江以西部分)、银生节度(澜沧江以东部分)。

公元1096年,大理国废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设八府、四郡、四镇;今普洱境分属永昌府(澜沧江以西部分)、威楚府(澜沧江以东部分)。

公元1180年,“猛谷”(景东盆地)傣族王子诏真率属民南下,在大理国威楚府南境建立城邦,以大理国之名攻打北上的孟高棉势力,将孟高棉势力控制的傣族“勐”(邦、国)夺回成立联盟国家“勐泐”(汉译“景陇国”);今普洱境大部属威楚府、西南部属永昌府、南部属“勐泐”(景陇国)。

普洱

公元1254年,大蒙古国灭大理国;公元1256年,蒙古人在大理国直辖地区设万户、千户、百户等各级军事辖区,稳定大理国局势后便转攻南宋;公元1274年,元朝(原大蒙古国)在大理国故地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后,裁万户、千户、百户等军事辖区,设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区,同时平定前大理国外围属地;公元1288年,平定前大理国威楚府南部的罗盘、马笼、步日、思么、罗丑、罗陀、步腾、步竭、台威、台阳、设栖、你陀等十二部设元江路;公元1289年,招抚前大理国永昌府南部的土目设木连路、银沙罗甸;今普洱境北部属威楚路、中南部属元江路、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属木连路与银沙罗甸、南部属“勐泐”(景陇国)。

普洱城区

公元1329年,木连路、银沙罗甸合并为银沙罗甸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2]公元1343年,瑞丽江河谷盆地崛起的“勐卯龙”(汉译“麓川国”)击败元军,景东军民府土知府等威楚路所属傣族土官归附“勐卯龙”;公元1348年,“勐卯龙”吞并银沙罗甸宣慰司都元帅府;[2]今普洱市境的墨江、宁洱、江城等地属元江路,思茅属“勐泐”(景陇国),景东、镇沅、景谷、澜沧、孟连、西盟等地属“勐卯龙”(麓川国)。

公元1382年,明朝陆续接管云南,设景东州、威远州、元江府、车里军民府等行政区;公元1384年,“勐卯龙”(麓川国)归顺明朝设麓川平缅宣慰司,景东州改为景东府,威远州改为威远府,车里军民府改为车里宣慰司;今普洱市境的景东、镇沅属景东府,景谷属威远府,墨江、江城中东部、宁洱东部属元江府,思茅、宁洱西部、江城西部属车里宣慰司,孟连、澜沧、西盟属麓川平缅宣慰司。[3]

公元1385年,“勐卯龙”(麓川国)东征占领景东府、威远府等地;[2]公元1388年,“勐卯龙”军事失利后向明朝议和称臣,明朝仍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并承认其对景东府、威远府的占领;今普洱市境的西盟、澜沧、孟连、景谷、景东、镇沅、墨江北部属麓川平缅宣慰司,墨江中南部、江城中东部、宁洱东部属元江府,思茅、宁洱西部、江城西部属车里宣慰司。

1950年设立宁洱专区,专署驻宁洱县。辖宁洱、思茅、六顺、车里、佛海、南峤、镇越(驻易武)、澜沧(驻募乃)、景谷(驻威远)、景东(驻锦屏)、镇沅(驻恩乐镇)、墨江(驻玖联镇)、江城(驻勐烈)、宁江(驻勐旺)、沧源(驻勐董)等15县。

1951年宁洱专区改称普洱专区;宁洱县改名普洱县。普洱专区辖15县。 1952年将沧源县划入缅宁专区。澜沧县迁驻勐朗坝。普洱专区辖14县。

1953年将车里、镇越、佛海、南峤4县划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撤销六顺县,并入思茅县;撤销宁江县,将勐旺、安康2区划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雅口、新营盘2区划归澜沧拉祜族自治区。1953年4月7日由澜沧县部分地区设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区(驻募乃)。思茅专区辖8县、1自治区。

1954年5月18日江城县改设江城县哈尼族彝族自治区(驻勐烈);同年10月16日由澜沧县和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各一部地区合并设置孟连县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区(驻孟连城子)。思茅专区辖7县、3自治区。

1955年普洱专署迁驻思茅后改称思茅专区(驻复兴镇)。江城县哈尼族彝族自治区改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撤销澜沧县,并入澜沧拉祜族自治区。思茅专区辖6县、1自治县、2自治区。

1959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区改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县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区改称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辖6县、3自治县。

1960年撤销思茅县,并入普洱县;撤销镇沅县,并入墨江、景东、景谷3县及玉溪专区的新平县。思茅专区辖4县、3自治县。

1962年恢复镇沅县(驻按板镇)。思茅专区辖5县、3自治县。

1965年由西盟山区设立西盟佤族自治县。同年3月6日西盟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驻西盟)。思茅专区辖5县、4自治县。

普洱

普洱市地图

1970年思茅专区改称思茅地区,地区驻普洱县思茅镇(原复兴镇)。辖普洱(驻宁洱镇)、景东(驻锦屏镇)、镇沅(驻按板镇下观音)、景谷(驻大街镇)、墨江(驻玖联镇)等5县及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驻勐烈镇)、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勐朗镇)、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驻孟连城子)、西盟佤族自治县(驻西盟镇)等4自治县。

1979年撤销墨江县,改设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思茅地区辖4县、5自治县。

2003年10月30日,撤销思茅地区,设立地级思茅市。(1)撤销思茅地区和县级思茅市,设立地级思茅市。市人民政府驻新成立的翠云区思茅镇月光路。(2)思茅市设立翠云区,以原县级思茅市的行政区域为翠云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思茅镇过街楼路。(3)地级思茅市辖原思茅地区的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翠云区。

2006年1月20日,民政部正式批准思茅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2007年1月21日,同意云南省思茅市更名为云南省普洱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思茅市翠云区更名为普洱市思茅区。

行政区划

普洱市下辖1市辖区,9自治县。区:思茅区。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恩乐镇)、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镇)、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

普洱市各区(县)面积与人口数据(2007年末) 区划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普洱市 44,264.79 2,576,300 2,448,103 思茅区 3,875.11 256,200 213,035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3,666.11 194,600 191,134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5,287.91 379,100 362,384 景东彝族自治县 4,455.24 379,000 359,151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7,519.67 309,700 310,254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4,147.82 214,400 208,167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3,428.78 118,700 103,615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1,892.23 133,600 123,464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8,732.48 498,600 486,096 西盟佤族自治县 1,259.44 92,400 90,803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之间,东临红河、玉溪,南接西双版纳,西北连临沧,北靠大理、楚雄。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约486公里(与缅甸接壤303公里,老挝116公里,越南67公里)。普洱市南北纵距208.5公里,东西横距北部55公里、南部299公里,总面积45385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市级机关驻思茅区思茅镇,海拔1302米,距省会昆明公路里程415公里、空中航线305公里,乘飞机35分钟可抵达。

地形地貌

普洱市境内群山起伏,全区山地面积占98.3%。北回归线横穿普洱市中部,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地形、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海拔高度在376米至3306米之间,与北美洲的古巴和中国的台湾省同处一个纬度。

气候特征

普洱

普洱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誉。普洱市海拔在317—3370米之间,中心城区海拔1302米,普洱市年均气温15℃—20.3℃,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年降雨量1100—2780毫米,负氧离子含量在七级以上。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普洱市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普洱自然资源丰富,有“怀金孕宝”之誉。已探明黄金储量103.7吨,铁储量仅惠民铁矿就达21亿吨,铜储量253万吨,铅储量35.5万吨,江城钾盐矿是全国唯一的可溶固体钾盐矿,储量达2000多万吨。

水利资源

普洱市水能蕴藏量1500万千瓦,是“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基地。

植物资源

普洱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7%,茶园达318万亩,有2个国家级、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普洱市林业用地面积4656万亩,是云南省重点林区、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 265.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118.2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4.60%,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58‰,死亡率为6.29‰;自然增长率为6.29‰。

民族

普洱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极具魅力。普洱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1%。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中共普洱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刘勇 常务副市长 胡国云 副市长 胡剑荣、杜建辉、杨宇、白兆林、李荣、施劲松、刘海平、朱曦明、吴学榕 市委常委 李旭东 秘书长 杨彬 副秘书长 张泽忠、石凤阳 党组成员 王红

经济

综合 201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75.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31.23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45.04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79:26.42:52.79 调整为22.74:26.42:50.8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3098元,比上年增长7.6%。非公经济增加值415.4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2019年,年末全社会劳动者就业191.48万人,比上年增加2.4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114.26万人,比上年减少3.14万人;第二产业就业18.23万人,减少0.33人;第三产业就业58.99万人,增加5.9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84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224人。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11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1%,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3]为45712元/人,比上年提高6.7%。

2019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98.28亿元,比上年下降10.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84亿元,下降8.3%,其中,增值税下降5.1%,企业所得税增长1.8%,个人所得税下降53.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1.43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教育支出下降5.4%,卫生健康支出下降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3.7%,农林水支出下降43.8%。

201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4%,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4%。

第一产业

2019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4.65亿元,比上年增长 5.6%。其中,农业产值 154.81亿元,增长6.0%;林业产值56.31亿元,增长4.2%;牧业产值 85.44亿元,增长6.7%;渔业产值20.47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62亿元,增长4.1%。

2019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41895公顷,比上年增长0.7%,粮食产量达118.32万吨,增长1.3%。

2019年,全年茶叶产量11.49万吨,增长1.4%;油料产量1.88万吨,增长4.3%;烤烟产量4.94万吨,下降0.8%;蔬菜产量56.50万吨,增长4.1%;水果产量29.80万吨,下降1.3%;咖啡产量7.57万吨,增长2.1%。

2019年,全年肉类总产量22.33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0.27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130吨,下降23.5%,禽蛋产量11727吨,增长20.8%;水产品产量16.45万吨,下降3.2%。全年木材产量 227.1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7%。

2019年,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9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14.65万公顷,增长1.9%;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1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5.68万公顷,增长0.7%。[1]

第二产业

2019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0.92亿元,比上年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3.9%,国有控股企业增长8.9%,股份制企业增长6.9%,私营企业下降1.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2.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6%。

201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4.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4.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7.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3%。

201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利税总额29.7亿元,下降38.0%,其中,实现利润15.0亿元,下降50.5%。

2019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0.43亿元,增长19.7%。属地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4.4%。[1]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 26.6%。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6.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0.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0%。民间投资增长15.8% ,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0%。2019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1.1%。

2019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8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住宅投资59.8亿元,增长33.8%;办公楼投资1.1亿元,增长83.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3.0亿元,下降23.1%;其他投资13.4亿元,增长31.4%。

2019年,全年房屋施工面积 72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房屋竣工面积105.6万平方米,增长6.1%;商品房销售面积109.6万平方米,增长9.9%;商品房销售额70.2亿元,增长16.2%。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10亿元, 比上年增长10.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3.56亿元,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54亿元,增长9.5%。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82.26亿元,增长10.3%;餐饮收入37.84亿元,增长10.7%。

2019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6%,饮料类增长14.2%,烟酒类下降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6.2%,化妆品类增长7.7%,金银珠宝类增长28.5%,日用品类增长7.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3.8%,书报杂志类下降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中西药品类增长6.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4%,家具类增长1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6.1%,汽车类增长3.0%。

2019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776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7%。其中:进口82017万美元,下降9.4%;出口25751万美元,增长13.9%。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59238万美元,增长39.7%,其中:进口48807万美元,增长55.8%;出口10431万美元,下降5.8%。边境贸易成交额30441万美元,下降49.1%,其中:进口28206万美元,下降50.6%;出口2235万美元,下降19.4%。

2019年,全年共实施各类经济合作项目664项,其中,上年结转项目445 项,当年新增项目219项。合同(协议)总投资3234.5亿元,增长14.0%,其中省外到位资金719.1亿元,增长12.5%。

旅游业

2019年,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旅客(包括口岸入境一日游)13.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0.86亿美元,增长25.0%。全年国内游客4112.74万人次,增长18.3%;国内旅游收入437.53亿元,增长25.2%;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43.48亿元,增长25.2%。

金融

2019年,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8.3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28.0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68.96亿元,增长7.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50.92亿元,增长10.4%,其中,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74.53亿元,增长34.2%;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131.68亿元,增长16.1%。

社会建设

教育事业 2019年,全市共有高等院校1所,中专学校4所,职业高中11所,普通中学129所,小学503所,幼儿园454所。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2952人,在校学生12077人,毕业生3441人。中专(含技校)学校招生2907人,在校生7951人,毕业生3169人。职业高中招生3949人,在校生11929人,毕业生3581人。普通中学招生41528人,在校生118648人,毕业生37333人。普通小学招生33078人,在校生190492人,毕业生2877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362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18%;初中毛入学率114.2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2.2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8.66%。

科学技术

2019年,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8个,投入经费2051.85万元,同比下降7.5%;专利申请486项,获准专利授权292项,比上年增加23项。

文化事业

2019年,年末全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8个。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和99.5%。全市共有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7座;数字电视用户30.51万户。

医疗卫生

2019年,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94个。其中:医院 62 个(政府办医院21个,企业办医院 4个,民营医院37个),乡镇卫生院 111(含8个分院)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1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35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所11个。卫生机构实有病床15995张,比上年增加 2637张。卫生技术人员16316人,比上年增加1603人,其中:执业医师3994人,执业助理医师1000人,注册护士7078人,药剂师 669人,技师(检验人员)607人。年末共有村卫生室992个,乡村医生2229人,卫生员107人。全年传染病发病人数7752例,报告死亡122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93.97/十万,死亡率4.63/十万。

体育事业

2019年,全年举办运动会10次,开展现代体育活动20余次。全年普洱运动员在参加省级比赛中获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3枚。

社会保障

2019年,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8.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4万人。其中,参保企业职工15.08万人,增加0.5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45.79万人,增加4.75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85万人,增加0.4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8.50万人,减少0.12万人。全市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43万人,增加0.5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20.32万人,增加1.5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人数14.51万人,减少0.08万人。

人民生活

2019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56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2元,比上年增长10.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35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29元,增长11.1%。

邮电通信

2019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6.36亿元,比上年增长66.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2亿元,增长10.9%;电信业务总量165.24亿元,增长66.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2.5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58.04万户,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70.6万户,比上年末下降6.78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8.45万户。

资源环境

2019年,全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530987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 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1.18 %。完成人工造林26326.13公顷;迹地更新面积 71.33公顷;零星(四旁)植树531.93万株。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7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105830.53 公顷。

年末全市建成水库(塘坝)824座,其中:中型水库21座,小型水库301座,塘坝502座。水库总容量71813万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16289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96344万立方米;向工业供水6650万立方米;向生活供水12462万立方米;生态补水量833万立方米。

2019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17.2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 5.66%。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 40.4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1.54%。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原煤消费量124.65万吨,增长11.74%;电力消费量18.10亿千瓦时,增长 6.45%。全市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25%;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2.9%;单位GDP电耗增长1.51%。

安全生产

2019年,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78起,同比增加44起;死亡301人,同比增加75人;受伤255人,同比增加64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302起,同比增加48起,死亡275人,同比增加73人,受伤254人,同比增加64人;工矿商贸事故发生23起,同比增加1起,死亡23人,同比持平,受伤1人,同期无人员受伤;消防事故发生53起,同比减少4起,死亡3人,同比增加2人,无人员受伤,同比持平。

2019年,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0起,同比减少7起;死亡54人,同比增加1人;受伤26人,同比增加2人;直接经济损失2282.64万元,同比增加29.21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6人,减少0.01人。

交通状况

普洱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有国家级一类水路口岸思茅港、勐康,国家级二类口岸孟连及17条边境通道。

2019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29.9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货物运输总量5269万吨,比上年增长9.9%;货物运输周转量668954万吨公里,增长5.6%。旅客运输总量274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9.2%;旅客运输周转量291426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6.3%。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29.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7%。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2408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9.7公里,一级公路17.6公里,二级公路1066.9公里。 城区轨道交通

2016年,普洱市已加快开展思茅城区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2016年7月20日普洱市轨道交通规划进行招标。

铁路

玉溪至磨憨铁路:玉磨铁路途经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等州市,连接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线路全长504公里,设计速度目标值160公里/小时,为国铁Ⅰ级电气化铁路。玉磨铁路将在普洱市境内设置墨江站、宁洱站、普洱站等3个车站,建成后从普洱到昆明的旅行时间将缩短至3小时内。

临沧至普洱铁路:祥云至临沧至普洱铁路已进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临沧至普洱铁路为Ⅰ级单线181公里,建设年限为2017-2022年。 普洱至蒙自铁路:新建西南沿边铁路普洱至蒙自段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区,西端起于普洱市思茅区,由在建的玉溪至磨憨铁路普洱站引出,向东途经普洱市江城县、红河州绿春县、元阳县、个旧市、蒙自市,接轨于蒙自北站,与玉磨铁路、弥勒至蒙自客专、西南沿边铁路临沧至普洱段及蒙自至文山段相接。该项目定位为一条客货并重的区际干线铁路,设计为国铁I级,单线,速度目标值为160km/h,线路全长302.273km,其中普洱市境内112.85km、红河州境内长189.423km,全线共设车站23个,项目预估算总额为288.9903亿元。

高速公路

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起于普洱市思茅区曼歇坝,往南跨越澜沧江止于澜沧县富本村,路线全长141.6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项目投资估算171.8亿元,建设工期为4年。

景谷至宁洱高速公路,是《云南省道网规划(2014—2030 年)》第14 纵S37 泸沽湖—宁洱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项目北接泸沽湖至宁洱高速公路振太至景谷段止点,可延伸至大理、丽江;南接国高G8511 昆磨高速磨黑至思茅段;向南可延伸至景洪、磨憨。路线起自景谷县城东,接拟建的振太至景谷高速公路,经新寨、暖里、正兴、小黑江、西萨、哨阱、朝阳寨,止于宁洱县老师寨,接已建成的磨黑至思茅国家高速公路,全长73.86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

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全长520.17公里,起于杭瑞高速与陇瑞高速交叉姐勒枢纽,沿既有杭瑞高速经瑞丽姐勒乡、混板乡、畹町镇,之后沿龙江、芒市河,过遮放镇、三台山乡至芒市西户育,设置枢纽互通连接既有杭瑞高速、拟建芒市至梁河高速,与杭瑞高速共线75公里。 景东至文东高速公路,起于普洱市景东县南侧清凉村川河东侧,止于景东县文东村川河支流的速南河河口,设计速度80km/h。项目建设里程长36.35km(其中:主线32.11km,景东南连接线4.24km),估算总投资31.03亿元,建设年限2014-2018年。

10民俗文化编辑 普洱市有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反映傣族历史文化的孟连宣抚司署;还有《婚誓》、《阿佤人民唱新歌》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民族歌舞。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原始而神秘、古朴而奇异;佤族木鼓节、拉祜族葫芦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传承千年、魅力独具,让人流连忘返。

普洱地区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景东、景谷、镇沅、宁洱、江城、澜沧、墨江、普洱等地。彝族民歌音乐按其体裁,表现内容及演唱形式可分为跳歌、小曲、山歌三大类。

佤族拉木鼓

跳歌:是诗、歌、舞融为一体的群众自娱活动。众人随芦笙、笛子音乐的旋律节奏,边唱边跳,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从歌词内容上分盘曲(排曲)、杂曲(散曲)、对歌(辩答)几种。“盘曲”富有叙事长诗成分,多数是天文、地理和生产知识总结和古往今来的故事、佳话,如《拜十二属相》、《上阵要靠父子兵》等。“杂曲”是即兴创作,触景生情,直抒胸意,常为七言四句或五言六句。“对歌”有情人对答,男女结伴对答等。

小曲:从歌词内容上分为叙事歌、习俗歌、情歌。“叙事歌”是彝族民间用来记叙历史、事件、经验的一种方法,如《菜花黄》、《顶兵调》、《怀胎调》等。“习俗歌”从不同角度反映习俗风尚、风土人情、民族禁忌、祭祀活动的内容和程序,有《送财神》、《拜喜神》、《祭祀》、《出嫁歌》等。“情歌”主要抒发男女爱情。小曲曲调乎稳、柔和、节奏规整严谨、风格多样、适应性强,演唱形式灵活,山野村寨,婚丧喜庆均能演唱。

山歌:分为劳动山歌、牧歌、吼山调几种。山歌多在野外唱,不受环境限制,是表达唱者内心思想情感和生活的一种自娱曲调。节奏自由,曲调舒展、弃放、高亢激昂,音域宽广,多用装饰音和较多地使用自由延长音。“劳动山歌”有《栽秧调》、《薅草歌》等。“牧歌”有《放牛调》、《放羊调》等。“吼山调”有《甩花山》、《撵山调》、《大过山》、《追妹子》、《过山调》、《顺江边》、《翻山调》、《淌水调》、《爬山调》、《下河调》等等。

彝族的民间器乐有吹管乐、弓弦乐、打击乐三类。亦作歌、舞、演唱伴奏用。

吹管乐:有长号、口弦、唢呐、笛子、芦笙、地芦秆、大嗡筒、小号等。芦笙多用作跳歌伴奏,有五管、七管、九管的,能吹奏五声音阶。长号声音宏亮,深沉,多在讨亲嫁女时起奏作“发号”。小号调子除伴舞外,在婚礼场中还可吹奏看板调、缺席调、迎亲调、送亲调、接客调;拜堂调等曲目。

弓弦乐:有大三弦、小三弦、月琴、四弦、二胡等。三弦弹奏技巧多为“滚”和“拨”,定弦多为四度五度定弦法。三弦曲目较多,有欢乐的,有哀愁的。流行的三弦曲目有:顺江边、二折一、翻身调、直歌、翻歌、趱歌、出门调、赶马调、三跺脚、三脚调等。

打击乐:有羊皮鼓、木鱼、磬、芒、大锣等。主要用作掌握节拍、段落和增添演奏气氛。

彝族民间舞蹈。普洱地区的彝族以跳望,亦称跳歌、打歌的舞蹈最为丰富,约有100余套路,全区各县均流行的有:闪闪歌、顺攒歌、小倒攒、大倒攒、直歌、猴子车磨、合脚歌、鸡勘歌、羊撕打、马四蹄、三跺脚、羊皮舞、三弦舞。江城县流行烟盒舞、七姑娘、嘟哩勒果勒、叶尼渴、四弦舞、拍拍手、阿曲色、跳神等。彝族舞蹈的特点是欢快、热闹。

傣族新米节

葫芦节,拉祜语称“阿朋阿隆尼”,时间在农历十月十五、十六、十七日三天。

“新米节”又称“尝新节”,拉祜语称“扎西长”;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扩塔节,俗称拉祜年,是过年的节日,拉祜簇过年分大年和小年。大年是女人的年,小年是男人的年。

旅游景点

勐卧佛寺双塔

普洱市地区名胜古迹甚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项。民俗风情奇异多彩,曾诞生过一批著名人物。有不少珍合异兽和奇花异木。地方风味特产特别,旅游交通方便。

古为“普阳八景”之一的“西岭温泉”,位于县城7公里处的阳广河头。现已建成温泉室,可游泳洗澡,露天有一泉水潭,水质清澈见底。由漫湾、哀劳山杜鹃湖、无量山荒草岭、大朝山、锦屏、仙人寨等六片和安定至漫湾一线组成,该风景区因地处南北地质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上,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展示出独有的自然风光,使其景观具有“神奇的自然博物馆”的美誉。景观以物种多样性、原始森林植被、珍离异兽、奇花异卉、澜沧江大型电站、水库、造型地貌为主体,以民族文化、彝族风情、人文景观为辅衬。此处风景资源特点突出,是省内少有的景观资源集中分布的风景名胜区,具有旅游观光、 科研科考、探险登山等多样价值。

凡是到景谷中外游客,都要打听地点到奇异的勐卧佛寺双塔—睹奇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勐卧佛寺双塔,傣语称“梅赫窝广勐”(即树包塔)、“广勐赫窝梅”(即塔包树),俗称树包塔塔包树。这勐卧佛寺双塔在威远镇大寨,是昔日的官佛寺,有山门、侧门、双塔、戒堂、大殿、僧房,双塔在大殿两侧,南北向并列。这座建筑群为明末清初。

城市荣誉

序号 年份 荣誉 1 2012年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 2013年 “世界茶源”称号 3 2013年 “中国咖啡之都”称号 4 2015年 国家森林城市 5 2015年 “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6 2017年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7 2018年 入围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名单。 8 2018年 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第10名 9 2020年 2020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视频

中国普洱茶小镇+高清版本红地毯上传于 2019-05-13

非遗中国-普洱情缘(勐库戎氏)上传于 2015-07-27

普洱山歌上传于 2017-01-0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