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学会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
![]() |
中国动物学会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的前身是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分会。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分会正式成立于1981年。
机构简介
分会刚成立时,显微与亚显微技术是当时开展科学研究的新技术之一,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手段的更新,原来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分会已不能适应当今科学的发展,于是在2002年经委员会讨论和中国科协、民政部批准,更名为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分会的挂靠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
科研实力
目前有会员300余名,主要是来自研究所、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农业院校、师范院校、医院等从事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原位杂交、显微操作辅助生殖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教师和研究生。
分会宗旨
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从事科研、教学和临床的显微技术工作者,定期交流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成果,以推动我国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分会原则上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也经常邀请国外同行参加讨论。
第八届委员会 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
主 任 委 员:高绍荣
副主任委员:张贺秋 李光鹏 李劲松 刘忠华 范衡宇 张焕相 沈伟
秘 书 长: 韩之明
副 秘 书 长:李祺福 雷蕾 闫丽盈 姜岩
相关资讯
中国动物学会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动物学会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9月18~21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院、公司等单位的200余位科研人员、教师、博士后[2]和学生报名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9月19日早上8点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宇伊豪宾馆的多媒体报告厅举行了简短的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动物学会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韩之明副研究员主持,中国动物学会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主任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杨增明教授讲话并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本次研讨会分为大会报告、技术讲座、研究生论坛和墙报四个部分。19日上午安排的大会报告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由华南农业大学杨增明教授主持,首先由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的Heide Schatten教授做了题为“Centrosome functions in germ cell development,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的报告,来自同济大学的高绍荣教授做了题为“早期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调控机制”的报告,介绍了许多尚未发表的最新研究进展,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闫丽盈研究员介绍了与临床研究密切相关的“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与遗传诊断”。第二时段的大会报告由内蒙古大学的李光鹏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孙强研究员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赖良学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构建——从基因编辑到体细胞克隆”和“基因编辑克隆犬的研究与应用”的报告,介绍了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和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克隆犬的研究工作,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刘冀珑教授介绍了细胞蛇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assembly of the cytoophidium”。 各位报告人的精彩报告都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 跳转 ↑ 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盘点【中国科讯】,搜狐,2019-12-08
- 跳转 ↑ 什么是博士后?,搜狐,201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