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席睿德(Alfred Schipke),任志 著,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第一家由中央企业主管、主办的图书出版机构,拥有图书[1]、报刊、电子、音像和网络出版及批发零售全牌照。2008年,中信出版社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发展为中信出版集团[2]。
内容简介
中国债券市场注定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国债券悉数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成为中国融入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而言,把握中国债市未来趋势和机遇,需要及时搭建对中国债券市场结构、特征、前景与风险的系统认知。
《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书中对中国债券市场多层次市场体系、多样性债券产品、市场基础设施、政府监管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多层次市场体系覆盖主权债券、信用债券、快速发展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以及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多样性债券产品包括债券期货、绿色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书中回答了中国债市持续增长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比如主权债流动性差、信用债监管分散、信用评级偏高、风险定价有限等。考虑到更多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中国债市需要增强开放度,消除市场进入障碍,协调监管,重视金融部门稳定性和改善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最后,针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政策思考、风险分析以及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
本书将制度性细节与严谨的分析相结合,汇集国内外债券市场研究领域的领军作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部门协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发改委、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编著,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动力下债券市场的发展共同建言献策。
作者介绍
Alfred Schipke( 席睿德)现任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他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讲授国际金融,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一体化以及宏观经济和金融之间的联系。 W. Raphael Lam(林卫基)现任基金组织驻华副代表。他撰写了关于中国各类问题的研究论文,包括房地产、劳动力市场、地方政府财政以及国有企业改革。 Lam先生曾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工作。他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Markus Rodlauer( 任志清)现任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他拥有法律、经济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多个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