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是上海基督教四个比较大的教派之一。卫斯理宗在中国先后有8个分属英、美教会的差会,在上海传教的是美国南方的称监理会。道光二十八年美国监理会差会派遣两名传教士秦佑和戴乐来上海传教,建立教会。该会传教地区主要在上海、苏州、松江、常州及湖州一带。

秦、戴两传教士来到上海后不久,在郑家木桥(今福建南路口)购地造屋,道光三十年福音堂落成,同时开了两所小学,聘请刘竹松作汉语教师。咸丰二年美国差会又派耿惠廉来华,先在上海城内虹桥南面建第二个礼拜堂化善堂。咸丰四年秦佑再次来华,唐雅各、雷大卫、蓝柏3人随同,咸丰十年后差会又派林乐知、华美德等来上海,同治九年只剩下林乐知和蓝柏两名传教士及一华人传道刘竹松,设立上海、苏州、南翔3处布道所,受洗信徒50多人。

光绪三年,潘慎文和蓝柏长子蓝华德医师在上海一边传道一边行医,光绪五年在西新桥建造了三一堂。光绪八年监理会有3个传教区域,下辖11个牧区,有中国传道员18位。光绪十一年蓝柏在郑家木桥重建一座较大的礼拜堂,仍名福音堂,又创办了华美书坊,印刷教会书刊及布道单张。同年差会又派潘慎文来华传道兼办学校。

监理会组织上采用会督制,差会每年派会督1名来华主领年议会。年议会是监理教会最高组织,凡传道员调派、教务计划、经济预算等均经年议会讨论办理。

光绪十二年差会派会督韦理生来华成立首届年议会,地点在林乐知住宅内。光绪十三年监理会召开第二次年议会,会议由潘慎文主持,会上对教区作了调整。同年监理会堂(在云南路汉口路口,后改称慕尔堂)建成。光绪十九年林乐知在虹口另设一牧区。光绪二十四年的年议会在上海慕尔堂召开,同时举行来华传教50周年庆祝活动。此后每年1次的年议会,无非是教区、牧区的添并、传道人的派遣。民国11年召开的年议会,经中国信徒的要求,差会开始承认中国监理会为独立的中华年议会(在这之前,中国监理会的英文名一直是美国监理会中国传教区),会上还提出成立东北3省布道部。翌年,为纪念林乐知而建的虹口景林堂落成。

1939年美国卫斯理宗的美以美会、监理会以及美普会合并成卫理公会,在中国传教的美以美会、监理会和美普会也随之合并。民国30年3月,合并后的第一届中央年议会在上海慕尔堂举行,一致通过合并后的名称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最高组织中央年议会,下面包括10个年议会,将监理会中华年议会改称华东年议会,还有华西、华北、华中、山东、福州等年议会。选举江长川、陈文渊及传教士黄安素、力宣德4位会督分管10个年议会。

监理会在上海除有慕尔堂、景林堂外,市区还有卫理堂、沪西海涵堂等,郊县松江、嘉定、南翔、崇明、南汇、青浦、金山等也有教堂。

民国30年华东年议会成立,历次年议会都由传教士黄安素主持。1949年后传教士纷纷回国,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割断了与差会的关系,1953年第八届、1956年第九届华东年议会是中国人会督江长川主持的。

所办学校

中西书院 光绪七年由林乐知在原三一堂开办,光绪十年新校舍落成后迁昆山路,宣统三年并入东吴大学。

东吴法学院 民国4年中西书院并入东吴大学后,在昆山路开设的。

中西女校 光绪十六年林乐知和海淑德创办于西藏路汉口路口,民国6年迁至江苏路。

卫理公会

卫理公会(The Methodist Church),是基督教新教卫斯理宗[1]的美以美会、坚理会和美普会合并而成的基督教教会。现传布于英国、美国、中国等世界各地。

英国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 1703年-1791年)创立了基督新教卫斯理宗(Wesleyans)。教会主张圣洁生活和改善社会,注重在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在美国独立後,美国卫斯理宗脱离圣公会而组成独立的教会[2]。其后教会分裂为美以美会、坚理会、美普会、循理会和圣教会等。1939年,美以美会、坚理会和美普会合并成现今的卫理公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