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华基督教会四川大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中华基督教会四川大会原名英美会,属加拿大卫斯理宗(Candiag Methadlis Hission),后改称加拿大合一教会(Unitod Church Of Canada)。1920年英美会更名为美道会,取其美彰真德的意思。1931年,美道会年会以四川地区名义参加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遂改称中华基督教会四川协会(取其协合男女布道会及医务、教育、文字等部门之意)。又因四川协会与四川基督教协进会名称混淆于1942年再更名为中华基督教会四川大会。该会会址设成都市四圣祠北街第18号,并分男会、女会。

1892年春,加拿大基督教卫斯理会派遣美国传教士赫斐(DR·V·C·Havt)加拿大传教士何忠义(MR·G·E·Hartwell)夫妇史蒂文孙(DR·Stevenson)夫妇,医生启尔德(DR·Kilboyn)夫妇来四川重庆,5月初西上成都创立教堂,开办医院、学校等事业。

1893年文焕章牧师(] Endicott)夫妇和医生赫尔(H· MatherHare)夫妇抵达成都,1894年英美会在成都四圣祠北街建成了第一座礼拜堂。1895年5月,发生成都教案,四圣祠教堂被毁,传教士在官兵护送下逃往上海。1896~1897年,用教案赔款重建四圣祠医院,在成都、嘉定(今乐山)重新开展传教工作。

1899年1月,华西各传教会在重庆举行第一次会议,划分了各传教会的工作区域。次年因义和团运动爆发,传教士再次全体撤离四川。1901年初,传教士陆续返回重庆,9~10月返回川西.1906年,英美会在四川建立成都(1892)嘉定(1894)、荣县(1905)仁寿(1905)4个总站1.36个支站:传教师 35 人;教员29人;教徒302人;教堂(礼拜堂,43所;开办了一批学校及书局、医院。

1934年,英美会已在川西、川南、川东21县建立教会,共有传教师137人;华籍传道员111人(其中牧师21人),教会64处,教徒3438人。共有成都、嘉定、荣县、仁寿、彭县、自流井、泸县、重庆、涪陵、忠县10个区会(1918年建立的理番县自养布道区于1940年移交中华基督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部接办)。抗战爆发后,省外教徒迁川较多,信徒增至3900人。40年代末减少至2500人。该会1950年有中国牧师25人,传道员53人,(其中女10人),外国传教士80人。教会事工以中国牧师为主,仍依赖加拿大母会提供经费。

1950年12月4日宣布与加拿大合一教会割断联系,实行自养。中华基督教会四川大会隶属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四川各地设区会,区会下设堂会及布道所。该会在四川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年会,由各区会长、信徒代表和受封牧师组成。

卫斯理宗

英国约翰·卫斯理[1](John Wesley 1703年-1791年)创立了基督新教卫斯理宗(Wesleyans)。教会主张圣洁生活和改善社会,注重在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在美国独立後,美国卫斯理宗脱离圣公会而组成独立的教会。其后教会分裂为美以美会、坚理会、美普会、循理会[2]圣教会等。1939年,美以美会、坚理会和美普会合并成现今的卫理公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