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是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13〕14号),设立的新闻、出版、广播、电影和电视领域的国家管理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正部级单位,是国务院直属机构。
北京9月23日自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9部门部署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查办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新闻敲诈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社会通报了《中国贸易报》等7起典型案件。[1]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成立。
1949年11月组建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是其前身。
1954年国务院成立,调整原政务院组织机构,撤销出版总署。
1985年在文化部设立国家版权局,将文化部原出版局改称国家出版局。国家出版局与国家版权局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国家出版局局长兼任国家版权局局长。
1987年撤销国家出版局,设立直属国务院的新闻出版署,保留国家版权局,继续保持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形式。
2001年新闻出版署更名为新闻出版总署,升格为正部级机构。
2001年国家版权局和新闻出版总署成为正部级单位,仍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广电总局
1949年中国广播事业管理处、广播事业局
1952年中央广播事业局
1982年广播电视部
1986年广播电视部与文化部电影局合并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1998年广播电影电视部改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机构合并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不日更名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机构撤销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被裁撤为三个独立部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而“新闻出版”和“电影”统一由中央宣传部进行管理。
机构职责
(一)负责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宣传的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
(二)负责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政策、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三)负责制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事业发展政策和规划,组织实施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动,扶助老少边穷地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建设和发展。负责制定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依法负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统计工作。
(五)负责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并承担相应责任,指导对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指导监管广播电视广告播放。负责全国新闻记者证的监制管理。
(六)负责对互联网出版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等数字出版内容和活动进行监管。负责对网络视听节目、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广播影视节目进行监管,审查其内容和质量。
(七)负责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与科技融合,依法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应急广播建设。负责指导、协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安全保卫工作。
(八)负责印刷业的监督管理。
(九)负责出版物的进口管理和广播影视节目的进口、收录管理,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走出去"工作。负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领域对外及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
(十)负责著作权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查处有重大影响和涉外的著作权侵权盗版案件,负责处理涉外著作权关系和有关著作权国际条约应对事务。
(十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组织查处大案要案,承担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日常工作。
(十二)领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对其宣传、发展、传输覆盖等重大事项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
(十三)承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
机构设置
内设机构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设22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负责文电、会务、应急值班、机要、档案、督查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政务公开、新闻发布、安全保密、信访、建议提案办理和机关财务等工作,指导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和政务信息化工作。
(二)政策法制司。
研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管理重大政策。组织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重大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涉外法律事务等工作。
(三)规划发展司(改革办公室)。
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调控目标并组织实施,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研究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重大改革措施,指导、协调推进有关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依法承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统计工作。
(四)公共服务司。
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和保障标准,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组织实施重大公益工程,对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扶助,指导监督相关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五)综合业务司。
指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织、协调行政审批工作。拟订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承办相关行政许可事项。
(六)宣传司。
承担广播电视宣传和播出的指导、监管工作。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广播电视活动。指导、监管理论文献片、纪录片、电视动画片的制作和播出。具体指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重大宣传工作。
(七)新闻报刊司。
承担报纸(报社)和期刊(刊社)出版活动,国内报刊社、通讯社分支机构和记者站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报纸、期刊内容的审读和舆情分析工作。承担全国新闻单位记者证的监制审核、发放、备案和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新闻违法活动。
(八)电影局。
承担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电影活动。指导电影档案管理、技术研发和电影专项资金管理。承办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
(九)出版管理司(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
承担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和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内容和质量进行监管。组织指导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教科书的出版工作,组织实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承担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组织协调工作。承担书号、版号管理工作。
(十)电视剧司。
承担电视剧制作的指导、监管工作,组织对国产电视剧、引进电视剧和对外合拍电视剧(含动画片)的内容进行审查。指导、调控电视剧的播出。
(十一)印刷发行司。
承担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纠正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指导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教科书的印制发行工作。指导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印刷管理工作。推动印刷业转型升级及新兴印刷业发展。
(十二)传媒机构管理司。
承担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业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广播电视节目传送、有线电视付费频道、移动电视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
(十三)数字出版司。
承担数字出版内容和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网络文学、网络书刊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十四)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
承担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广播电视视频点播、公共视听载体播放广播影视节目内容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发展和宣传。
(十五)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司(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
拟订"扫黄打非"方针政策和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组织查处非法和违禁出版传播活动的大案要案。承担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日常工作。
(十六)版权管理司。
拟订国家版权战略纲要和著作权保护管理使用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国家享有著作权作品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对作品的著作权登记和法定许可使用进行管理。承担著作权涉外条约有关事宜,处理涉外及港澳台的著作权关系。组织查处著作权领域重大及涉外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十七)进口管理司。
承担出版物、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管理。依法管理境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在华设立办事机构。对境外广播电视节目的引进、播出和中外广播电视节目合作的制作、播出,以及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落地和接收进行监督管理。
(十八)科技司。
拟订新闻出版及印刷业、广播影视及视听类新媒体科技发展规划、政策、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拟订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和监测监管网的规划,推进三网融合。承担广播影视安全播出的监督管理和技术保障工作,承担广播影视质量技术监督、监测和计量检测工作。
(十九)财务司。
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负责预决算、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及内部审计工作。
(二十)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组织开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的对外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走出去"工作。承担国际文化协定中有关项目的执行工作。
(二十一)人事司。
承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劳动工资等工作。
(二十二)保卫司。
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有关安全制度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预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安全保卫工作。指导、管理机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重点单位和核心机密、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离退休干部局。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人员编制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机关行政编制为508名(含两委人员编制11名、援派机动编制5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39名)。其中:局长(兼国家版权局局长)1名、副局长4名、国家版权局专职副局长1名(副部长级);司局领导职数77名(含总工程师1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3名) 。
其他事项
(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在著作权管理上,以国家版权局名义行使职权。
(二)关于动漫和网络游戏管理,与文化部的职责分工维持不变。
(三)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直属单位
新闻出版系统直属单位
· 人民出版社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 新闻出版报社
· 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监测中心)
·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 新闻出版总署机关服务中心
· 中国版本图书馆(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
·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
· 中国印刷博物馆
广播影视系统直属单位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 中央电视台
·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 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
· 总局监管中心
· 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
· 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
· 广电总局信息中心
· 广播科学研究院
· 广播电视规划院
· 中广电设计研究院
· 中国电影科研所(电影质检所)
· 电视艺术委员会
· 广播艺术团(电影乐团)
· 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资料馆)
· 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
· 电影数字节目中心
· 电影资金办
· 总局机关服务局
· 广播影视研修学院(总局党校)
· 广播影视人才交流中心
· 广播电视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 中央新影集团
· 电视剧制作中心
· 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 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
· 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
· 中国广播交响乐团(爱乐乐团)
· 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 中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
·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
行业协会
新闻出版系统行业协会
· 中国出版协会
·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 中国报业协会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记者协会
·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
· 中国音像协会
· 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
·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21]
卫星频道
(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即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呼号为CCTV-6):中央电视台,因历史遗留问题,仍然以CCTV-6作为频道呼号)。
(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高清频道(即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高清频道,呼号为CCTV-6HD):与CCTV-6同步播出,以CCTV-6HD作为频道呼号)。
机构改革
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繁荣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统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负责著作权管理等。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不再保留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
后经讨论修改,"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改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职能改革
(一)取消的职责。
1.取消举办全国性出版物订货、展销活动审批。
2.取消在境外展示、展销国内出版物审批。
3.取消设立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单位审批。
4.取消从事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业务的单位变更《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登记事项,或者兼并、合并、分立审批。
5.取消只读类光盘生产设备引进、增加与更新审批。
6.取消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章程修改审批。
7.取消出版物总发行单位设立从事发行业务的分支机构审批。
8.取消期刊变更登记地审批。
9.取消影视互济专项资金使用审批。
10.取消军队协助拍摄电影片军事预算审批。
11.取消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股权性融资审批。
12.取消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所需进口设备、器材、胶片、道具审批。
13.取消电影洗印单位接受委托洗印加工境外电影底片、样片和电影片拷贝审批,同时强化政策导向和管理措施。
14.取消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实行梗概公示。
15.取消出版物发行员职业技能鉴定职责,工作由相关协会、学会承担。
16.取消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职责,工作由中国出版协会承担。
17.取消报纸、期刊综合质量评估职责,工作分别由中国报业协会和中国期刊协会承担。
18.取消涉外著作权登记服务职责,工作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承担。
19.取消调控书号总量的职责。创新书号管理方式,规范书号使用,遏制违规行为。
20.取消管理广播剧的职责。
21.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需要取消的其他职责。
(二)下放的职责。
1.将音像复制单位、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设立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2.将音像复制单位、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变更业务范围或兼并、合并、分立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3.将地方对等交流互办单一国家电影展映活动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4.将国外人员参与制作的国产电视剧审查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5.将地市级、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变更台标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6.将设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7.将只读类光盘设备投产验收工作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8.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需要下放的其他职责。
(三)加强的职责。
1.加强组织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公共服务,大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繁荣发展。
2.加强指导、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优化配置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加强业态整合,促进综合集成发展。
3.加强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4.加强对数字出版以及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公共视听载体播放广播影视节目的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推动协调其健康发展。
5.加强著作权保护管理、公共服务和国际应对,加大反侵权盗版工作力度。
6.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走出去"工作。
7.加强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转变,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
审核标准
2008年3月3日,总局决定,重申《电影管理条例》、《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2006年5月22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52号)中的有关法规,各部门各单位要在电影片的备案(立项)、制作、审查、公映等环节严格执行。
一、国家提倡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秀电影,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二、电影片禁止载有下列内容:
(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违反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诋毁民族优秀文化的;
(十)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三、电影片有下列情形,应删剪修改:
(一)曲解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严重违背历史史实;曲解他国历史,不尊重他国文明和风俗习惯;贬损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重要历史人物形象;篡改中外名著及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
(二)恶意贬损人民军队、武装警察、公安和司法形象的;
(三)夹杂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内容,展现淫乱、强奸、卖淫、嫖娼、性行为、性变态、同性恋、自慰等情节及男女性器官等其他隐秘部位;夹杂肮脏低俗的台词、歌曲、背景音乐及声音效果等;
(四)夹杂凶杀、暴力、恐怖、鬼怪、灵异等内容,颠倒真假、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混淆正义与非正义的基本性质;刻意表现违法犯罪嚣张气焰,具体展示犯罪行为细节,暴露特殊侦查手段;有强烈刺激性的凶杀、血腥、暴力、吸毒、赌博等情节;有虐待俘虏、刑讯逼供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等情节;有过度惊吓恐怖的画面、台词、背景音乐及声音效果;
(五)宣扬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刻意渲染、夸大民族愚昧落后或社会阴暗面的;
(六)鼓吹宗教极端主义,挑起各宗教、教派之间,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伤害群众感情的;
(七)宣扬破坏生态环境,虐待动物,捕杀、食用国家保护类动物的;
(八)过分表现酗酒、吸烟及其他陋习的;
(九)有违相关法律、法规精神的。
四、电影片的署名、字幕等语言文字,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五、电影片技术质量按照国家有关电影技术标准审查。
希望各地广电局、电影制作单位、电影审查机构和创作人员认真执行、自觉遵守上述规定,强化依法管理,完善审片机制,严禁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电影的思想艺术质量,引导电影创作始终保证正确的导向,为推动社会主义电影大发展大繁荣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管理规范
出台文件
2014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印发《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
2014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重申网上境外影视剧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用于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的境外影视剧,必须依法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境外影视剧一律不得上网播放。
2014年09月19日,广电总局再次约谈各家互联网视频企业,要求本周内所有视频网站开发的电视端APP下架,下周还未整改的,将取消其互联网视听牌照,并停止服务器。[9]
2014年10月14日关于养生节目的最新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电视养生节目只能由电视台策划制作,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出现宣传药品、保健品、食品、医疗器械、医疗机构等产品或服务,宣传联系电话、方式、地址等六类行为的,均属于变相发布广告,需严格按照广告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政策变化
反法西斯题材影片
继"中国梦"之后,广电总局再次对卫视黄金档播出剧目做出调整,要求各家卫视于9月到10月底间,必须播爱国主义题材和反法西斯题材。有卫视表示,广电总局只是要求一线卫视必须在黄金档播出反法西斯题材,至于哪天播可自行调整;二线卫视必须在黄金档播出爱国题材,而反法西斯题材并不限档期。
劣迹艺人
2014年9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通知,凡是有劣迹的导演、编剧、演员等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视剧,要慎重考虑。
2014年9月29日,广电总局正式下发"封杀劣迹艺人"的通知,"吸毒""嫖娼"行为被明确点名,出轨等道德问题则未提及;除此前提及的电视剧作品外,由"劣迹艺人"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也都被要求暂停播出。
不得邀请劣迹艺人参与广播电视节目
通知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个别编剧、导演、演员等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因吸毒、嫖娼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邀请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不得制作、播出以炒作演艺人员、名人明星等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看点、噱头的广播电视节目;暂停播出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各类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代言的广告节目。
暂停放映其电影电视
各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电视视频点播、电视回看等业务服务中,暂停播出(点播)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和各类电视节目。
城市电影院线暂停放映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
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暂停传播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电影和各类节目,不得邀请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参与制作网络视听节目、网络剧、微电影;不得制作传播以炒作演艺人员、名人明星等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看点、噱头的网络视听节目。
在广播影视对外交流中,暂停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和各类节目的赠送、销售和交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和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于22日联合举办了"电视剧界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总局明确表态绝不能让违法犯罪、丑闻劣迹在行业中出现,绝不容忍歪风邪气违纪者。
事件通报
2014年9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社会公开通报了《中国贸易报》、《旅游商报》、《政府法制》、《信息日报》、《经济晚报》、《为您服务报》违法违规案件典型案件。
处罚示例
2014年10月11日,广电总局下达通知,余英时、九把刀的书全面下架,野夫、茅于轼、张千帆、梁文道、许知远等的书不予出版。新浪娱乐联系到了多家出版社均表示已收到通知,消息属实。九把刀常在脸书、微博等社交平台针对热门事件发声,不少网友则对其所持立场表示质疑。
改编自九把刀小说的电影《等一个人咖啡》已定于10月17日全国公映。目前对于九把刀图书下架的消息,电影片方中影集团未给出回应。但新浪娱乐也获悉,该片下周的首映典礼,九把刀将不会出席,只有男女演员赖雅妍、宋芸桦、布鲁斯等亮相。
反响
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表示,"前一段时间有个别编剧导演因为吸毒嫖娼被公安机关查处,尽管是个别人行为,但是作为公众人物,损害的是行业形象,败坏的是社会风气,造成很坏的影响。"他称:"有些从业者价值观混乱、道德滑坡,总局明确表态绝不能让违法犯罪行为者和丑闻劣迹者,在广播影视作品中发声出镜,绝不容忍各种歪风邪气。希望电视剧工作者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也希望电视剧行业的各个协会发挥自教自律的精神。"
以《通知》形式下发的封杀令,显然已经是行政命令,意味着封杀已成事实。这让支持封杀的人得到了满意答案,让不赞同的人失去了呼吁的空间。在封杀已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这份通知如果能够补充一些细则,会便于相关电视台、网站、制作公司的执行。
首先,封杀劣迹艺人宜给出明确的期限。单就吸毒而言,有的艺人是初犯,有的是容留吸毒,劣迹程度不一样。既然在法律层面所受的惩罚不一样,到了被封杀的时候,自然也不宜用一根标尺来衡量。演艺行业是个残酷的行业,一名艺人如果长时间消失于公众视野,再复出的时候,很可能早已被遗忘,再无就业机会。封杀的目的是为了惩戒和警告,也是为了让当事人吸取足够的教训,重新做人。
其次,违反要求的后果也应该明确,否则相关电视台、网站、制作公司还是会等风头过去,重起炉灶。面对艺人的劣迹,其实封杀不是最好的办法,它能在短时间内行之有效,但由于界定模糊,操作空间大,不是很容易落实。封杀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只是一个补充性质的惩戒。最有能力封杀艺人的是观众,他们的拒绝,要比主管部门的命令来得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