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严登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严登华

来自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的图片

严登华,男,1976年10月6日生,安徽省太湖县人,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二级),博士生导师[1],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安全研究。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4];兼任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担任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长期从事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18项。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并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张光斗 “优秀青年科技奖”、水利部直属机关“十佳”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建院60周年“杰出青年”等。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安徽太湖县

出生日期----1976年10月6日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学位/学历----博士

专业方向----水文水资源/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生态水文模拟与调控

发表论文数量----262篇(截至2019年7月)

人物简介

严登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研究项目核心成员;兼任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问题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城市河流学组委员、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兼职教授、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河北工程大学客座教授、东华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等职。

科研项目

长期从事生态水文模拟与调控、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及3S技术应用研究。作为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公益研究专项项目、中澳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资源环境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全国水资源规划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和地方横向项目40余项;同时还参与完成环境影响评价项目10余项。现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国家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利部公益研究专项目课题、科技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环境保护部咨询项目各1项,其他咨询项目2项。

受教育经历

2003/07-2005/0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1998/09-2003/0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研究所 博士生

1994/09-1998/07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本科生

2004/10-2005/10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大学(IUV) 高级培训

2008/02-2008/03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UVB实验室 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5/09-2009/0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 高级工程师

2009/07至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 教授级高工

2009/11至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 教授级高工/室主任

学术兼职

2010-2014年 IPCC/AR5 作者

2009年至今 创新方法研究会 理事

2009-2014年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理事

严登华

来自 大河网 的图片

2009-2014年 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城市河流组 委员

2007-2010年 中国现场统计学会气象、水文、地质统计委员会 委员

2008年至今 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客座研究员

2008年至今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兼职教授

2009年至今 河北工程大学 客座教授

2007年至今 东华大学 兼职导师

主要科研经历及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生态水文模拟与调控、气候变化于水资源综合应对及3S技术应用研究。作为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先后参与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公益研究专项项目等)14项、国家重大规划及大型工程咨询项目(包括全国科技与水利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等)13项、省部级重大科技与咨询项目(22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及其他项目13项。现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利行业公益研究专项目课题各1项,其他咨询项目2项。

在上述项目的支持下,结合中国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的实践需求和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新发展,较为系统地构建气候-水文-生态耦合模拟与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生态水文耦合作用机制的生态需水评价与管理技术、基于气-陆耦合模拟的水资源定量评价技术、基于分布式水循环模拟的干旱区生态恢复模拟和基于流域生态水文模拟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等四项应用技术。这些理论和技术已在水利、环保和气象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正结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战略及气候变化下极端事件的综合应对,组织开展面向低碳模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基于风险管理的干旱综合应对、面向极值过程的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等多项亟需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论著7部。现已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正在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后1名。2010年5月,作为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代表,受到中日韩三国领导人联合接见,并代表中国青年科学家向温家宝总理、李明博总统和鸠山由纪

获奖情况

2010年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技英才"

2010年 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0年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 水利部直属机关"十佳"青年

2008年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 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6年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优秀论文奖(2次)

2005年 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 中国水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2021年 评为水利领军人才。

所获荣誉

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中SCI/EI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论著5部;已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大禹水利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各1项,其他奖励多项。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名;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6名。

视频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导师——严登华专访 2023年1月16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