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嚴世芸

嚴世芸

嚴世芸(1940.6—),男,漢族,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從師名中醫張伯臾,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是全國第三、第四、第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診療範圍

臨床善於治療內科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冠心病,中風後遺症,失眠等;消化系統疾病,各種胃腸道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各種疑難雜症,以及虛證,亞健康的調理。

出診時間

周四下午(本部出診 專家特診)。 周三上午(青海路出診 專家特診)。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醫歷代著名醫家的學術思想及學術經驗、中醫學術發展史、中醫中藥治療心血管疾病等。

學術思想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嚴世芸教授長期從事中醫歷代各家學說及學術經驗的研究,臨證治病,除了抓住「治病必求其本」的辨證精神外,還積極擷取各家專長,兼收並蓄,貫通諸法,主張一定要推陳出新,以應病變。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強調「三觀」。 第一,調養氣血,百病乃安的「氣血觀」。他重視《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疏其氣血,令其條達,乃致平和」,臨床應用此法治療疑難頑症,常獲良效。 第二,陰陽調治的「協調觀」。嚴教授在診治疾病的過程中,還往重陰陽的協調,尤其強調腎陰腎陽的協調。他以仲景大法為基礎,既服膺於孫真人方藥和金元四子妙法,又通達於景岳的調治陰陽法和葉桂的雜病論治;治療上不僅善用養陰之品,也不避溫熱燥藥。若遇陽氣虛損而用補陽益氣的附子、桂枝、黃芪、鹿角等藥物時,應注意適當使用補益陰液的生熟地、山萸肉、白芍等,以使生化之源無窮。反之,病家表現為陰精虧損,在使用補陰填精的藥物,如生地、熟地、首烏、杞子、麥冬、炙龜板,同時也應兼顧補益陽氣的藥物如附子、仙靈脾、菟絲子等,以使生升之源不竭。在雜病的治療過程中始終往意「補不宜呆滯,瀉不可傷正,寒不能傷陽,溫不可劫陰」等配伍用藥原則。 第三,調治心病,兼顧他髒的「五臟觀」。嚴教授把中醫學的思想原則「和」貫穿於理、法、方、藥中。在臨床辨證中強調辨病和辨證相結合,緊扣病機,隨機應變,協調好人體的氣血陰陽。同時,治療時把握病情、症狀、病機,正虛邪實的情況各不相同進行辨證組方,處方則「雜」中有法,「亂」中有序。他要青年醫師多讀《千金要方》以知寒熱補瀉,方藥配伍之妙。嚴教授在重視調養正氣的同時,不廢攻邪,十分讚賞張子和「不可畏攻而養病」的觀點,善於把「扶正達邪」與「祛邪安正」兩種學術思想結合,靈活應用於雜病的治療。 嚴教授在長期臨證實踐中,根據古代醫家心身同治的方法,制定並建立心血管常見病證的七情調治方案,常以「暗示默化法」,「情志導引法」,「靜志安神法」、「怡悅開懷法」、「說理開導法」等,同時非常注重與患者的溝通,提高患者的認知能力,主張在治療中除把握患者的自然屬性,還須了解複雜的社會與心理屬性,考慮患者個體的遺傳因素、體質差異、性格、心理特徵等。嚴教授還認為醫者應具備立體的、多層次的、多視角的思維模式,應當根據不同患者所處的環境不同,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的不同,進行「社會診斷」,開出「社會處方」。

研究成果

主持各類各級課題20多項,曾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教育部優秀教育成果二等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衛生部高等醫藥教育教材編寫委員優秀教材三等獎、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科技成果二等獎、上海市優秀教育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等獎項。 此外,研製了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有效中藥複方製劑——強心飲。

獲獎情況

1982年榮獲上海市勞動模範。 1995年榮獲「上海市名中醫」稱號。

學術兼職

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全國高等中醫教育學會顧問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 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會長 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名譽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名譽客座教授 英國倫敦都市大學榮譽博士 《辭海》中醫學科主編

主要論文

1.嚴世芸. 中醫流派學術經驗傳承工作的思路、途徑和思考[J]. 中醫文獻雜誌,2017,35(03):33-36. 2.嚴世芸,胡鴻毅,劉雋. 「醫改」推動「教改」打造卓越中醫藥教育[J]. 中醫教育,2013,32(03):5-9. 3.嚴世芸. 裘沛然先生的詩意人生[J]. 中醫藥文化,2011,6(06):36-38. 4.嚴世芸. 鴻儒思想 大醫精神——為裘沛然先生周年祭作[J]. 中醫藥文化,2011,6(03):20-21. 5.嚴世芸. 中醫學的思想原則——「和」[A]. 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史文獻分會.全國醫史文獻學科建設發展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史文獻分會:,2010:17. 6.嚴世芸. 試論中醫文化學的研究範疇[A]. 上海市科學技術史學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史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上海市科學技術史學會:,2009:6. 7.嚴世芸,陳麗雲. 嚴蒼山學術經驗簡介[J]. 中醫文獻雜誌,2008,26(06):34-37. 8.嚴世芸. 轉變教育觀念,促進高等中醫教育人才培養(二)[J]. 天津中醫藥,2006,(04):265-269. 9.嚴世芸. 轉變教育觀念,促進高等中醫教育人才培養(一)[J]. 天津中醫藥,2006,(03):182-186. 10.嚴世芸. 構建藏象辨證論治理論體系[J]. 上海中醫藥雜誌,2005,(05):3-5. 11.嚴世芸. 海上名醫嚴蒼山[J]. 中醫文獻雜誌,2004,(04):38-40. 12.嚴世芸. 中醫藥教育國際化的重要任務——全球中醫藥教育基本標準的建立[A]. 中國中醫科學院;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第三屆國際傳統醫藥大會文集[C].中國中醫科學院;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2004:1. 13.嚴世芸,沈雁,符德玉. 中醫藥論治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思考[J]. 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4,(03):5-6. 14.嚴世芸,沈雁,符德玉,任敏之. 強心飲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38例臨床觀察[J]. 江西中醫藥,2004,(04):8-9. 15.嚴世芸. 中醫藥教育創新與現代化[J]. 醫學教育,2003,(06):10-12. 16.嚴世芸. 中醫藥教育創新與現代化[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3,1(07):7-9. 17.張志楓,嚴世芸. 清代「脈學」概述及研究進展[J]. 醫古文知識,2000,(01):30-34. 18.嚴世芸. 新世紀,開好局,起好步[J]. 上海中醫藥雜誌,2001,(01):3. 19.嚴世芸,張志楓. 清代學術思潮對中醫脈學的影響[J].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02):12-15. 20.嚴世芸,楊美玲,陳韶明. 高等院校校園網行政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0,(01):11-12. 21.嚴世芸,徐竹林. 高等中醫藥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1999,(03):1-3. 22.嚴世芸. 轉變教育觀念 促進教育教學改革[J]. 中醫教育,1999,(03):4-6. 23.王泓午,何裕民,嚴世芸. 論中醫學研究方法之改進[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9,(12):14-16.

主要著作

主編《中醫學術史》、《中醫各家學說問答題題庫》、《中國醫籍通考(1-4冊)》,副主編《中醫歷代名家學說》,協編《中醫各家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