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港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港乡江西省修水县辖乡,东与修水县程坊乡相邻,南同复源乡和铜鼓县幽居乡接壤,西与上衫乡、湖南平江县大口段相连,北同渣津镇一衣带水,是一个带状型的山区乡。东港乡全乡版土面积13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5米以上,辖7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2563户11014人,耕地面积7473公顷,其中水田5109公顷,年产粮食3000吨,中药材1800吨,有一百多年的白术种植历史,白术年产量达1500吨(鲜) 。[1]

乡镇简介

东港乡地处修水县西南部边陲,距县城47公里,东与本县程坊乡相邻,南同复源乡和铜鼓县幽居乡接壤,西与上衫乡、湖南平江县大口段相连,北同渣津镇一衣带水,是一个带状型的山区乡。东港乡全乡版土面积13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5米以上,辖7个行政村,133个村民小组、2756户13985人,截至2017年7月,东港乡建档立卡贫困户449户1720人。邮编:332418,代码:360424206。耕地面积6428亩,其中水田5312亩,年产粮食3000吨。

东港乡属山区,山地约占总面积的84﹪,丘陵约占8﹪,低丘岗约占8﹪。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点明山,海拔1161.2米,最低处桐树坪,海拔15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体聚积以河流、水库为主。东渡港发源于大龙山西北麓,汇靖林、东港至渣津与上衫水汇合。水利工程有正港水库、姜坑水库、卫红水库、卫红渠等。库容量436立方米,灌溉面积3500亩。水力发电装机总容量2000千瓦。森林资源丰富,面积共163002.8亩,其中用材林46046.5亩,工业原料林50171.3亩,生态公益林66785亩,森林覆盖率达74﹪,活立木总蓄量285621立方米,年木材交售量2000立方米,是县重点林区乡之一。[2]

历史沿革

民国前属崇乡五十五都、五十八都。民国时分 属黄龙区渣津乡、上衫乡和程坊乡。1949年9月分设为大桥区的靖林、岭下、台庄、西源4乡、渣津区东港乡和高崇区黄源乡一部分,1956年9月撤并岭下、西源乡,分别并入靖林和东港乡。1958年9月成立东港人民公社和红色人民公社(翌年红色改靖林),1960年3月属渣津公社,1961年9月分出仍为东港、靖林2公社。1968年9月靖林公社并入东港公社,1972年9月再分开为东港、靖林2公社,原台庄乡1958年9月并入上衫公社,1964年6月分出成立台庄公社,1966年5月台庄并入东港公社。1984年6月撤社回恢复东港、靖林2乡,1995年3月东港乡划出骆驼坪、万家山、齐源三个村归程坊乡管辖,12月靖林撤乡并入东港乡。驻地东渡港,距县城61公里。

行政区划

东港乡辖东港、桂坳、东源、台庄、岭下、黄荆、靖林等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东渡港。[3]

地方特产

修水县东港乡土地肥沃,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因此土特产尤为丰富,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方特产。 西瓜:东港乡适宜种西瓜,所产西瓜皮薄籽少,襄红味甜,而且个头大、产量高,县城买西瓜的只要听说是黄坳西瓜,情愿多出几毛钱。黄坳瓜农除了出小产比别人早的、大的,还出产比别人迟的、小的。

杨梅:

东港乡有一个由浙江移民组成的新建组,十多年前,该组村民在黄土陡坡上挖深坑埋家肥,栽上了几十亩从浙江引进的嫁接杨梅,近几年杨梅大丰收,盛乡的杨梅个大核小,红得发紫,酸中带甜,比浙江本地生产的个头更大,味道更好,产量更高,现在庙岭乡已栽种杨梅园1000多亩。

桃梨:

东港乡不仅是一个旅游风景区,还是一个万亩水果之乡,尤其是东岭石林中,春天是一片桃红梨白,夏日是一片绿荫世界,秋天是收获果的季节。

花椒:

东港乡一带的花椒在江南一带出了名,每年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上门要货,见农户采摘不过来时,指树作价自己采摘或请人采搞。客商夸古市花椒味正劲好,麻辣中透着清凉,既可做麻辣作料,还可泡茶入药。三伏天在菊花茶中放几粒花椒,不仅清凉祛暑,且茶水过夜不馊。

化红:

修水东港乡甜橙俗名化红,在明万历年间就出了名。主要出产于西港、上杭、杭口、东津等地,尤以西港所产最佳。西港化红味甜而略酸,香气浓郁,食之有止咳、化痰、散气、健胃之功能,皮还可入药。1985年西港甜橙专业户周梅九一棵树产化红13.5担,出席了全国劳动致富座谈会。

板栗:

东港乡的板栗近年打入了上海市场,这是当年在这里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的功劳。如今东港乡板栗品种多,有杂交大板栗,有本地甜板栗,还有野生尖栗子。溪口板栗肉脆味甜耐保鲜,尤其是风干了几天后的板栗,破壳后内皮自脱,板栗肉就象软饴糖似的格外有味。[4]

饮食文化

修水县东港乡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改革开放以来,修水以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许多投资商来开发。

同时,修水也有不少人在全国各地打工经商当老板。不要小瞧这山区县,人们吃的品位,穿的档次,玩的花样绝不比外面大城市逊色。特别是吃的,不任是粤鲁川名菜,还是苏扬淮风味,在修水县城都可以品尝到,而且修水厨师结合当地的土特产品,把这些名菜做得别有风味。 东港乡其中比较有名的有 罐煨番鸭:湘鄂赣毗邻的十县,农村百姓家都爱养番鸭。

明笋肚片:山东名菜有"云片肚片",修水厨师用修水特产的明笋做出的明笋肚片,不仅保持其软嫩脆爽的特点,而且形状更美,口感更好。腌菜蒸肉:不要认为这道菜名字土气,实际上就是"东坡肉"或淮扬地区的"霉菜干虎皮肉"。生芽麂肉:主料即花生芽和肥麂腿肉。这种菜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丰富。

红色旅游

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旧址---台庄位于修水县东港乡。

1928年10月29日,以滕代远为书记的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恢复成立,领导平(江)浏(阳)修(水)铜(鼓)四县党组织,以平、修、铜三县毗连的台庄为中心,巩固和扩大苏区范围。

1928年1月 中共中央为统一领导湘鄂赣边的武装斗争,决定建立中共湘鄂赣边特委。

2月初,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机关在岳阳翰林街秘密建立,郭亮任书记。中共岳阳县委和共青团县委同时恢复。

3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郭亮在岳阳被捕。

28日就义于长沙司门口。特委机关和岳阳县委均遭破坏。

3月和6月,由于叛徒告密,中共湘阴县委,华容县委先后遭破坏。

管理政策

东港乡推行一线工作法,让党员干部在贴近群众中接受教育,在深入基层中为群众解决难题,用好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凝聚人心奔小康,必须依靠少说多干、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作风。

该乡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建设的突破口,要求"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典型在一线推广"。

对每位乡村干部确定村组联系点,规定每个月必须到各自联系的企业、村组、养殖专业户和农民家中蹲一次点。推行一线工作法,就是要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服务,最大限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为建立健全一线工作法长效机制,制定了《进一步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的通知》,要求做到"六个一",即参加1个产业小组,包抓1个重点项目,抓办1个项目典型,培育1个致富户,联系1个贫困村,办1-2件实事;干部每人写好民情日记,每月到基层、到农户家中、到田间地头的时间不少于15天。

一线工作法既密切了干群关系,也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群众自发集资10万余元,修通了中村垅公路。桂坳灰砖、地原矿业、晨光果菜等企业纷纷增资扩股,谋求更大发展。

涉及工业、农业、社会事业的20个项目有序推进,累计投资额达6485万元,为群众办好通水、通路等实事、好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