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东汉

移除 1,51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Otheruses|other=五代十国时期的东汉|北汉}}{{Infobox 朝代|名称 = 汉|开始年份 = 25年|结束年份 = 220年|前1 = 新朝|前1文字 = 新|后1 = 曹魏|后2 = 蜀汉|后3 = 孙吴|后1文字 = 魏|后2文字 = 蜀|后3文字 = 吴|地图 = Han provinces-zh-classical.png|地图说明 = <font size="+1" font color="#8B4513">■</font>&nbsp;棕色为189年东汉有效控制的疆域|时期1-京城1 = [[洛阳]]|时期1-京城1年份 = 25-190|时期1-京城2 = [[长安]]|时期1-京城2年份 = 190-196|时期1-京城3 = [[许都]]|时期1-京城3年份 = 196-220|时期1-君主数目 = 14|时期1-君主1 = 汉光武帝[[汉光武帝|刘秀]](开国)|时期1-君主1年份 = 25-57|时期1-君主2 = 汉献帝[[汉献帝|刘协]](亡国)|时期1-君主2年份 = 189-220|时期1-国君姓氏 = [[刘姓|刘]]|时期1-事件1 = 刘秀称帝|时期1-事件1年份 = 25年|时期1-事件2 = [[曹丕]]篡汉|时期1-事件2年份 = 220年|时期1-面积1 = 650万平方公里|时期1-面积1年份 = 100年|时期1-常用语 = [[上古汉语]]|时期1-宗教 = [[儒教 (宗教)|儒教]]、[[道教]]、[[中国民间信仰]]|时期1-通币 = [[五铢]]}}{{中国历史}}{{clearright}}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汉朝|两汉]]。东汉与西汉之间为[[新朝]],后为东汉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故而得名<ref>《搜神记》卷一已经提到过东汉一词:「蓟子训,不知所从来。东汉时,到洛阳见公卿,数十处,皆持斗酒片脯候之。」水经注卷十六:「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初学记》卷十二又大量出现“东汉”一词。</ref>。东汉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
== 疆域和行政区划 ==
{{Main|东汉行政区划}}
[[王莽]]篡汉时期已经仅剩[[秦朝]]时的疆域,西域各国因为[[汉成帝]]的乱政而逐渐脱离管制。王莽末年中原战乱不断,遂放弃[[定襄郡|定襄]]、[[云中郡 (赵国)|云中]]、[[五原郡|五原]]、[[朔方]]、[[上郡]]、[[北地郡|北地]]六郡。[[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后放弃。[[高句丽]]与[[林邑]]两国蚕食东北及南方国土。只有西南地区扩展至[[大盈江]]一带<ref name="疆域和行政区划">[http://js.e21.cn/zpsc/upload_file/3/2008/07/31/20080731091029_35602391/%D7%F7%C6%B7/data/5/d.htm 汉朝疆域与政区]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31109082503/http://js.e21.cn/zpsc/upload_file/3/2008/07/31/20080731091029_35602391/%D7%F7%C6%B7/data/5/d.htm |date=2013-11-09 }} 中国西南资讯网</ref>。
东汉[[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的疆域政区包括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所察各郡、国(王国)、属国和[[西域长史府]]辖区,以及当时中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ref>[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425/12266221.html 东汉时期中国疆域图] {{Wayback|url=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425/12266221.html |date=20131109101531 }} 中华网军事</ref>。
[[州]]作为行政区划,在[[西汉]]时期逐步发展,到东汉时期宣告形成。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了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东汉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188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十三个州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治洛阳)、[[徐州刺史部|徐州]](治剡县)、[[青州刺史部|青州]](治临淄)、[[豫州刺史部|豫州]](治谯县)、[[冀州刺史部|冀州]](治高邑)、[[并州刺史部|并州]](治晋阳)、[[幽州刺史部|幽州]](治蓟县)、[[兖州刺史部|兖州]](治昌邑)、[[凉州刺史部|凉州]](治陇县)、[[益州刺史部|益州]](治雒县)、[[荆州刺史部|荆州]](治汉寿)、[[扬州刺史部|扬州]](治历阳)和[[交趾刺史部|交州]](治龙编)。兴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 (九州)|雍州]]。则至东汉灭亡,全国有十四州。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ref name="疆域和行政区划"/>。
[[刘秀]]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刺史固定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刺史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可直接上奏给皇帝,使地方郡县也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ref name="政治概况">[http://www.hxlsw.com/history/xihan/gs/2006/0920/633.html 东汉的政治概况] 华夏历史网</ref>。
== 政治 ==
{{See also|东汉官制}}
东汉政权和[[士族 (中国)|士族]]、豪族关系密切,代表了[[士族 (中国)|士族]]、豪族的利益,[[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几乎全部都是豪族出身。[[士族 (中国)|士族]]在东汉社会起著主导作用,[[光武帝]]跟[[士族 (中国)|士族]]、豪族取得协调,成为夺取天下的主因。<ref>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东汉政权之立与士族大生之关系〉,页285-286。</ref>
东汉王朝在政治上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通过各种办法加以控制。让他们享受优厚的待遇,而不参与政治。对于朝中诸臣,督责尤严,史称“自是大臣难居相任”<ref name="政治概况"/><ref>《后汉书·申屠刚传》:「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ref>。
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力,另一方面则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职权。一切政务不再经三公管理。尚书台成为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ref name="政治概况"/>。
== 军事 ==
东汉建立不久,就废除了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以后又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队。在和平时期,少量维持地方治安的郡县兵,皆由[[太守]]令长兼领,但在某些沿边及民族斗争紧张的地区,则设都尉或属国都尉别领<ref name="政治概况"/>。
随着[[豪强]][[土地主|地主]]势力的膨胀,在[[田庄]]内部发展了一种[[部曲]]家兵制。这种部曲家兵,承担着镇压农民、维持地方治安的某种职能。正因为有这样一支武装队伍,东汉政府才能裁减、甚至在某些地区取消地方军队<ref name="政治概况"/>。
与削弱地方兵权的同时,还逐步扩大中央军队,在重要的沿边地区,设有边防军,为中央军队的一部分。东汉政府还经常用赦免和减罪的办法,募集犯罪的人戍守边疆<ref name="政治概况"/>。
===军制===
在东汉时期灌溉工具、水利事业获得改进和发展。在中国各地已知发现的东汉墓葬里,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组合的模型,有从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还在出口处安置闸门。[[汉灵帝]]时,宦官[[毕岚|毕岚]]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创作翻车和渴乌,大大提高了灌溉水平<ref name="水利发展">[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6.htm 水利发展]{{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中华文化信息网</ref>。
许多已堙废的陂塘在东汉时期不仅得到了修复还扩建了,而且又新修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比如在中国[[汝南|汝南地区]]的鸿隙陂,西汉时被堙废。东汉初,[[邓晨|邓晨]]当地太守时,进行了修复,可以灌溉几千顷良田。后来又不断加以扩建。[[汉和帝]]时,太守[[何敞]]又在那里修治渠道,开垦良田三万多顷。又如[[下邳]]徐县北的蒲阳陂、庐江的芍陂、会稽的镜湖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灌溉工程<ref name="水利发展"/>。
东汉前期,中国各地还开凿了许多灌溉渠道,三辅、河内、山阳、河东、上党、太原、赵、魏及河西、江南地区,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区还开辟了很多[[稻田]]。东汉时还有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那就是对[[黄河]]的治理。公元1世纪初,黄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区决堤,河道南移,改从千乘(山东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 (东汉)|王景]]、[[王吴]]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仪渠,并从[[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间修渠筑堤,从而使[[黄河|河]]、[[汴水|汴]]分流。黄河由于收到了两堤的约束,水势足以冲刷沙土,通流入海。经过大规模的治理,终于战胜了黄河水患。此后八百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ref name="水利发展"/>。
'''生产工具改进'''
在东汉时生产工具也有改进,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这种工具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这种短辕一牛挽犁的出现,是跟犁铧的改进结合在一起的。东汉时期,已经大量使用全铁制犁铧,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渐缩小,不但起土省力,还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铁制的耕作工具也逐渐增多。在[[四川]][[乐山崖墓石刻画像]]中见到的曲柄锄,是便于铲除杂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绵阳]]发现的铁制钩镰,全长35厘米,是专用于收割的小型农具,操作起来很方便<ref name="生产工具改进">[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7.htm 生产工具改进]{{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中华文化信息网</ref>。
[[汉献帝]]末年,雍州刺史[[张既]]曾令[[陇西郡|陇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水碓在当时已经普遍采用了。[[水碓]]是用水力带动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脚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要高得多。考古发掘还不断有陶风车、陶磨盘模型出土,都说明农产品加工工具有了显著进步<ref name="生产工具改进"/>。
'''牛耕技术'''
在东汉时牛耕技术也受到了重视。一些地方官吏会注意推广牛耕技术,铁犁牛耕技术已从[[中原]]向[[北方|北方高原]]和[[江南]]一带推广。在中国[[陕西]][[绥德县]]东汉画像石上的牛耕图,和[[米脂县]]东汉牛耕图,证明了在[[陕北高原]]的牛耕技术和[[中原|中原地区]]已没有什么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当地推广牛耕,田亩年年增辟。在西汉后期发明的精耕细作的区种法,到东汉时期得到了推广<ref name="牛耕技术">{{cite web|title=当时,|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8.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崔实]]所写的《[[四民月令]]》中,记载了地主田庄内精耕细作经营农业的一些情况。这样的田庄的农业经营,注意时令节气,重视杀草施肥,还通过不同的土壤性质,种植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并能及时翻土晒田,双季轮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ref name="牛耕技术"/>。
=== 人口 ===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农耕工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以及精耕细作方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帝永兴元年(公元105年)的垦田数字达到732万多顷,人口达到5325万多人。这个数字略低于西汉,但如果把东汉豪强地主隐瞒的田亩和人口包括在内,实际的垦田面积和人口数字肯定要超过西汉<ref name="牛耕技术"/>。
=== 手工业 ===
在东汉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普及,[[钢铁]]需要量也增加,同时也推动了冶铁技术的改进。东汉初,在南阳地区的冶铁工人发明了[[鼓风炉]](即水排),利用水力转动机械,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水力鼓风炉的发明,是冶炼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ref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cite web|title=冶铁技术的改进|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09.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东汉时在铁器铸造方面已熟练地掌握了层叠铸造这一先进技术。在中国[[河南]][[温县]]发现的一座烘范窑,出土了五百多套铸造车马器零件的叠铸泥范。把若干个泥范叠合起来,装配成套,一次就能铸造几个或几十个铸件。同时,叠铸技术有重大改进,由原来的[[双孔浇铸]],改为[[单孔浇铸]]。叠铸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原料。根据已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和铁钉、铁锅、铁刀、铁剪、铁灯等的大量出土,证明东汉时铁制用具已普遍应用到生活的各方面<ref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
在冶铁手工业中已经使用[[煤]](石炭)做燃料。在中国[[河南]][[巩县]]的冶铁遗址中曾发现混杂了泥土、草茎制成的煤饼,说明煤已被用来炼铁。[[巴蜀]]地区还利用[[天然气|天然煤气]]煮盐<ref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
'''纺织业'''
在纺织业方面,东汉初年已能用织花机织成色彩缤纷、花纹复杂的织锦。当时,[[蜀锦]]已驰名全国,[[襄邑]](河南睢县)和[[临淄|齐]](山东临淄)的丝织业特别发达。考古材料还证明,在边疆地区,丝织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新疆]]不少地方汉墓出土的红色杯纹罗,织造匀细,花纹规整,反映丝织工艺水平相当高。在同一地区出土了组织细密的织花毛织品,颜色鲜丽,显示出当时西北高度发展的毛纺织工艺技术<ref name="冶铁技术的改进"/>。
== 文化 ==
[[File:HanHorse.jpg|thumb|250px|大约是东汉晚期的马塑像]]东汉时期的[[书法]]、[[绘画]]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大量产制画像砖及雕刻墓碑,典型的图案为制酒、收割、宴会等。<ref name="东汉"/>
=== 学术 ===
汉光武帝刘秀十分尊崇儒学,他的功臣集团中儒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军事领袖也「皆有儒者气象」。「诸将之应运而兴者,亦皆多近于儒」,「东汉功臣多近儒」的情形。不仅东汉的帝王亲自倡导[[儒家经典]]的认真研读,[[太学]]和郡国官学都得到空前优越的发展条件,东汉私学也繁盛一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累世专攻一经的[[士大夫]]家族。他们世代相继,广收门徒。许多名师教授的弟子,往往多至数百人乃至数千人<ref name="谈东汉师儒兴学的文化风貌">{{cite web|author=王子今|title=谈东汉师儒兴学的文化风貌|url=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18256-1.htm|publisher=中国民族报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状物|date=2012-07-3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07135418/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18256-1.htm|archivedate=2014-01-07}}</ref> 。
汉代童蒙教育的进步,是当时文化成就的突出内容之一。汉代童蒙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也有特别值得重视的地位。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得到「圣童」、「奇童」、「神童」的称号。「神」童称谓,最早就是从东汉开始使用的<ref name="谈东汉师儒兴学的文化风貌"/>。
=== 风气 ===
西汉以来中央与各少数民族之间保持的臣属关系到了[[王莽]]时期也陷于瓦解,匈奴乘机控制了整个[[西域]]及东北各族。东汉初期,当[[光武帝]]进行[[东汉统一战争|国内统一战争]]时,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匈奴单于勾结河北、山西的割据势力,经常深入长城以南,进行骚扰掠夺。当时的东汉政权因无力对付匈奴势力,一直采取以防守为主的策略<ref name="与南匈奴的关系">{{cite web|title=与南匈奴的关系|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16.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ref name="南匈奴 北匈奴">{{cite web|title=东汉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战争和安抚并用|url=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lishi/7849116.html|publisher=中国国学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ate=2009-02-07}}</ref> 。
公元46年(建武二十二年),匈奴贵族为了争夺王位,互相猜忌,出现裂痕。加上匈奴所在的[[蒙古草原]]上连年旱蝗灾害不断,「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匈奴遂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归附,令其入居云中,东汉政府每年供给南匈奴一定数量的粮食、牛马及丝帛等物资。南匈奴的依附,极大地加强了东汉王朝的北方边防,对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南匈奴入居塞内,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也促进了其本身的发展。南匈奴长期和汉族杂居在一起,逐渐改变了游牧生活,学会了农业生产,文化也深受汉族影响<ref name="与南匈奴的关系"/><ref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南匈奴]]归附'''东汉'''后,[[北匈奴]]的势力大大削弱,在交战中,数次被[[南匈奴]]击败。北单于无奈,从公元51年后,不断向东汉王朝遣使朝贡,要求[[和亲]]。东汉政府内部,在对待北匈奴的问题上,有过多次争论。最终采取了礼尚往来,报答使者的办法,以求和好安边<ref name="与北匈奴的关系">{{cite web|title=与北匈奴的关系|url=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17.htm|publisher=中华文化信息网|accessdate=2014-01-07|language=zh|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3201223/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donghan/han17.htm|archivedate=2015-09-23}}</ref><ref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
由于匈奴力量的削弱,原来受匈奴奴役的[[乌桓]]、[[鲜卑]],也先后摆脱了[[北匈奴]]的控制。南匈奴、乌桓、鲜卑归附东汉后,切断了北匈奴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使其最必需的[[粮食]]、[[布匹]]、[[食盐]]等日常生活品出现匮乏。北匈奴不断寇扰东汉的北部的缘边郡县。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东汉王朝大举反击,[[窦固]]等分兵四路,取得很大的军事胜利,往北追至[[蒲类海]](新疆巴里坤湖),并留屯于[[伊吾卢城]](新疆哈密)。到[[汉章帝]]时,北匈奴日益衰弱,先后有数十万口入塞投降。公元89年(永元元年),[[窦宪]]、[[耿秉]]等率领汉军会合南匈奴大举北进,与北单于交战,连战皆捷,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在以后的二年内,北匈奴不断失败,向西迁移。以后,北匈奴的一部分越过[[中亚]]、[[西亚]]迁往[[欧洲]]。从这时起,匈奴东面的[[鲜卑族]]逐步西进,占据了匈奴的故地<ref name="与北匈奴的关系"/><ref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 西域 ===
=== 鲜卑 ===
=== 蛮族 ===
 
==东汉君主与年号 ==
{{中国君主列表/汉朝/东汉}}
 
== 参考文献 ==
{{Reflist|32em}}
{{-}}
{{ [[ 中国朝代|[[新朝|新]]<br>另见[[汉朝]]:[[西汉]]|[[三国]]: [[曹魏|魏]]、[[蜀汉|汉]]、[[孙吴|吴]]}}
{{汉朝君主|nocat}}
{{ [[ 东汉行政区划|nocat}}]]
{{汉朝历史事件}}
128,4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