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东汉

增加 45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东汉1.jpg|缩略图|东汉: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汉朝|两汉]]。东汉与西汉之间为[[新朝]],后为东汉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故而得名。]]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汉朝|两汉]]。东汉与西汉之间为[[新朝]],后为东汉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故而得名<ref>《搜神记》卷一已经提到过东汉一词:「蓟子训,不知所从来。东汉时,到洛阳见公卿,数十处,皆持斗酒片脯候之。」水经注卷十六:「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初学记》卷十二又大量出现“东汉”一词。</ref>。东汉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
东汉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涌现了[[蔡伦]]、[[张衡]]、[[张仲景]]、[[华佗]]等卓越人才;[[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长驻了三十多年,先后击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诸国,不但令西域诸国一一归顺汉朝,并开拓了东西文化的交流。期间他还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国,虽未有成功,但足迹已达今日[[波斯湾]]诸国。
[[File:刘秀1.jpg|缩略图|左|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建都洛阳,由于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故称东汉。又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又称后汉。]]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汉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个[[呼厨泉|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终告一段落。
=== 东汉王朝是如何建立? ===
==== [http://www.yuanzaiyu.com/world-history/222.html 刘秀起兵3年称帝,14年完成大一统] ====公元6年,权臣王莽趁汉平帝去世的机会,以极力扶持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称帝为手段,独掌了西汉帝国大权,自称“假皇帝”。<ref>[http://www.yuanzaiyu.com/world-history/222.html 刘秀起兵3年称帝]</ref>
公元8年,出于对权力的渴望,王莽又迫不及待的选择了“弄假成真”,用武力逼迫刘婴将帝位禅让于自己,建立王莽新朝。
由于匈奴力量的削弱,原来受匈奴奴役的[[乌桓]]、[[鲜卑]],也先后摆脱了[[北匈奴]]的控制。南匈奴、乌桓、鲜卑归附东汉后,切断了北匈奴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使其最必需的[[粮食]]、[[布匹]]、[[食盐]]等日常生活品出现匮乏。北匈奴不断寇扰东汉的北部的缘边郡县。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东汉王朝大举反击,[[窦固]]等分兵四路,取得很大的军事胜利,往北追至[[蒲类海]](新疆巴里坤湖),并留屯于[[伊吾卢城]](新疆哈密)。到[[汉章帝]]时,北匈奴日益衰弱,先后有数十万口入塞投降。公元89年(永元元年),[[窦宪]]、[[耿秉]]等率领汉军会合南匈奴大举北进,与北单于交战,连战皆捷,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在以后的二年内,北匈奴不断失败,向西迁移。以后,北匈奴的一部分越过[[中亚]]、[[西亚]]迁往[[欧洲]]。从这时起,匈奴东面的[[鲜卑族]]逐步西进,占据了匈奴的故地< name="与北匈奴的关系"/>< name="南匈奴 北匈奴"/>。
 
=== 西域 ===
=== 乌桓 ===
=== 鲜卑 ===
=== 蛮族 ===
== 参考文献 ==
{{Reflist|32em}}
=== 外部链接 ===
*《[[后汉书]]》全文:[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hhansu/hhsuml.htm (简体)]
*渡边义浩:〈[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665441763 论东汉“儒教国教化”的形成]〉。
=== 参见 ===
{{Portal box|中国|历史}}
* [[汉朝经济]]
[[Category:东汉| ]]
[[Category:25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en:Han Dynasty#Eastern Han]]
129,5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