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測圖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專題測圖儀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TM(Thematic Mapper)安裝於Landsat-4、5上,是一個高級的多波段掃描型地球資源敏感儀器,與多波段掃描儀MSS性能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空間分辨率、更好的頻譜選擇性、更好的幾何保真度、更高的輻射準確度和分辨率,是在MSS基礎上發展的新一代多波段掃描儀器。
是一個高級的多波段掃描型地球資源敏感儀器。為對物面掃描的成像儀,是在MSS基礎上發展的新一代多波段掃描器。其量化灰度級為8bit,像素為6320像元數。
用途
此掃描儀分為7個波段:
TM1為0.45~0.52微米為藍波段,該波段位於水體衰減係數最小的部位,對水體的穿透力最大,用於判別水深,研究淺海水下地形、水體渾濁度等,進行水系及淺海水域製圖;
TM2為0.52~0.60微米為綠波段,該波段位於綠色植物的反射峰附近,對健康茂盛植物反射敏感,可以識別植物類別和評價植物生產力,對水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可反映水下地形、沙洲、沿岸沙壩等特徵;
TM3為0.63~0.69微米為紅波段,該波段位於葉綠素的主要吸收帶,可用於區分植物類型、覆蓋度、判斷植物生長狀況等,此外該波段對裸露地表、植被、岩性、地層、構造、地貌、水文等特徵均可提供豐富的植物信息;
TM4為0.76~0.90微米,為近紅外波段,該波段位於植物的高反射區,反映了大量的植物信息,多用於植物的識別、分類,同時它也位於水體的強吸收區,用於勾繪水體邊界,識別與水有關的地質構造、地貌等;
TM5為1.55~1.75微米,短波紅外波段,該波段位於兩個水體吸收帶之間,對植物和土壤水分含量敏感,從而提高了區分作物的能力,信息量大,應用率較高;
TM7為2.08~2.35微米,為中紅外波段,是專為地質調查追加的波段;
TM6為10.40~12.50微米,為熱紅外波段,該波段對地物熱量輻射敏感。
結構特徵
TM的太陽遮光板安裝在指向地球的一個水平位置上,其上面裝有掃描鏡,掃描鏡周圍是驅動機構,即控制電子設備及掃描監視器硬件。主鏡裝在望遠鏡軸線的下方,在光學擋板和二次鏡的後面。在主鏡的後面是掃描行改正器、內部校正器以及可見光譜檢測器聚焦平面和它的安裝硬件與對準機構,在儀器的尾端安裝有輻射冷卻室(內裝有冷焦平面裝配件)、中繼鏡片和紅外檢測器陣列。在望遠鏡上方的一個楔形箱體內,裝有作為插件形式的電子設備、多路轉換器、電源、信號放大器以及各波段通道的濾波器。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