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道良皇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下大道良皇宮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主祀保生大帝,為府城四安境的境主廟。府城人稱為「下大道」,與成功路興濟宮的「頂大道」保生大帝作一區別。該廟與位在安平海頭社的廣濟宮[1] 有密切的關係。
沿革介紹
立廟由來
下大道良皇宮相傳創建於明永曆年間,舊廟原址位於北線尾(北汕尾),當時與安平海頭社廣濟宮分別位在臺江之龍虎兩側,兩廟因而有「龍虎宮」之稱,而良皇宮之廟名即是承襲龍虎宮臺語讀音而來。然而周茂欽《臺南大道公信仰研究》一書對此說存疑,認為該廟原稱「慈濟宮」,原本便位於鳳山縣土墼埕保,後來因行政區劃調整改為西定坊。
良皇宮之記載,可見於金鋐主修的《福建通志》(1684年)、蔣毓英《臺灣府志》(1685年)、高拱乾《臺灣府志》(1696年)等康熙年間志書。而根據志書內容,在安平鎮與土墼埕各有一座「慈濟宮」,位在土墼埕者即是良皇宮,但位於安平鎮者,周茂欽《臺南大道公信仰研究》一書認為並非廣濟宮,而是安平港仔尾社靈濟殿保生大帝原先所居的慈濟宮,也就是說在良皇宮已經在土墼埕的時候,安平廣濟宮仍不存在,故對「龍虎宮」之說存疑。不過王郁雅〈臺南市保生大帝信仰研究〉則根據良皇宮與廣濟宮的交誼等理由,肯定「龍虎宮」之說。
另外關於「北線尾」的意思,除了指位於鹿耳門的北線尾之外,學者盧嘉興則認為其意思是指良皇宮舊址所在地(小西門東北邊)是北汕到福安坑口的尾部,所以稱「北線尾」。
發展
依據乾隆元年(1736年)匾額「回天之功」,可知當時廟名已經是「北線尾良皇宮」。該廟在清朝時已與南鯤鯓代天府往來,據說清朝時「南鯤鯓代天府千歲爺」每年都會被迎請到府城,因陸路不方便,所以是經海路從五條港上岸,入小西門後便駐駕在作為行臺的良皇宮,為期一個月,期滿前則會在府城遶境。後來因為府城信眾在南鯤鯓王回鑾後仍不捨,良皇宮便供奉了南鯤鯓王。
該廟於嘉慶十一年(1806年)由黃鐘岳集資重修,四年後(1810年)立〈重修良皇宮序〉碑紀念。而後在光緒四年(1878年),由進士黃景琦募資購買民房擴大廟域。日治時期則在大正八年(1919年)重修過。
二次大戰後,良皇宮人員於民國卅八年(1949年)4月2日奉「公祖」指示前往白礁慈濟宮謁祖,但幾天後據說大道公降示要大家立即返臺,不過當時海象惡劣,廟方人員再度請示後決定照神明指示立即返臺,回到安平港後眾人才知道原來當時不返航的話,會因國共內戰交通中斷,日後便無法返臺。又據說當時臺北大龍峒保安宮的執事人員也在白礁,因故無法返臺,便搭良皇宮的船回到臺灣。民國四十七年(1958年)良皇宮雅成社到臺北去演戲,受到大龍峒保安宮時任主委林拱辰招待,後來兩宮因而有了正式的交陪關係。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良皇宮改建,成為前面一層樓,後面三層樓的建築,六年後舉行慶成三朝落成建醮大典。2011年7月19日再次重修,於2014年入火安座,2016年舉行三朝慶成謝恩祈安福醮,唯此次重修中,有部分措施引發爭議[2]
參考文獻
- ↑ 安平廣濟宮,rchss
- ↑ 李恩慈. 〈廟修很大 黑面神變粉面〉. 《蘋果日報》. 2014-02-21 [201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