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仓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下仓镇是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宿松县东南部,东南隔黄湖大官湖,与华阳河农场、九城劳改管理局相望,北靠泊湖,西与本县许岭镇交界。

全镇下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28.7平方千米,人口35479人(2017)。

下仓镇水陆交通方便,历史上商贾云集,十分繁华,曾有“小南京”之称。[1]

简介

下仓镇位于安庆市宿松县东南部,东南隔黄湖、大官湖,与华阳河农场、九城劳改管理局相望,北靠泊湖,西与本县许岭镇交界,面积128.7平方千米,人口35479人(2017)。下仓镇水陆交通方便,历史上商贾云集,十分繁华,曾有“小南京”之称。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这一主题,狠抓水产富镇、结构调整两个关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业、水产业、畜牧业已成为该镇的三大基础产业。下仓资源丰富,是传统的农业大镇,有耕地,水田面积各3万余亩,为国家优质棉生产及出口基地,双低油菜年产量0.5万吨以上。该镇宜林山场面积8800亩,境内水网交织,滩涂、圩堰广布,其中滩涂面积2万多亩,宜开发林木,畜禽或水产品种养基地。宿松县是全国水产大县,可养水面84万亩,宜鱼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下仓镇境内可养水面达20多万亩,资源开发条件优越,水草资源丰富,水质理化性能良好,无污染,有境内外客商投资水产养殖企业十几家,鱼蟹年产量1万吨以上,“黄湖牌大闸蟹”闻名海内外。下仓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招商引资态势良好,外来投资已成为下仓经济腾飞的强力助推器。

行政区划

辖下仓埠社区、先进村九成村长湖村长桥村金塘村长安村、望墩村、马山村、东洪村、东兴村、洋普村等10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

下仓埠社区位于宿松县东南部,是下仓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方便,是宿松县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地、集散地,历史上商贾云集,十分繁华,曾有“小南京”之称,社区现有人口2000人。下仓埠社区三面环水,水面、滩涂广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可利用水面和滩涂资源有黄湖外围3.5万亩及泥湖北1.18万亩、泥湖南1.34万亩。社区境内上、下马墩是旅游休闲度假项目投资的好处去,该地坐落在黄大湖长河口,余龙湖、大官湖、黄湖、泊湖四大湖泊自西向东连成一片,可投资建设项目有水上休闲、水上运动、水上娱乐服务项目等。

先进村现有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64人,458户,原占地面积一万余亩,现有面积65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4065亩。

九成村地处下仓镇边缘,坐落在著名的向阳圩内,是宿松万亩以上的圩畈区,东接九成沟、九成-,西连长河口,南临黄湖,北至泊湖,号称小岛明珠。该村拥有27个村民组,总人口2830人,耕地面积11000余亩,可养水面面积5800亩,可用于土地复垦项目用地740亩。

长湖村位于下仓镇东部,紧临黄湖,全村拥有村民小组32个,户数1107户,人口4166人,耕地面积3827亩,滩涂面积3000余亩。

长桥村位于下仓镇西北部,三面环湖,全村村域面积5.9平方公里,拥有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78人,可用耕地4888亩,村域范围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15000余亩滩涂以及6000余亩水面,3000余亩山场。

金塘村位于下仓镇东北部,三面环水,是我镇第一大农业村,全村共有39个村民小组,人口5000余人,耕地面积5308亩,村域境内滩涂、水面面积众多,资源丰富,滩涂荒地共有2万余亩,水面5000余亩。

长安村地处南赛湖周边,三面环水,花灌渠末端,红卫桥以北。全村拥有25个村民组,3340人,耕地面积3491亩,其中水田2060亩,旱地1431亩,山场面积100亩,塘堰湖汊面积1200亩。

望墩村位于下仓镇西北部,太下公路中段,全村36个自然村庄,32个村民小组,894户,总人口3617人,耕地面积3550余亩,村域范围内资源丰富,拥有山场面积4500余亩,滩涂4000余亩。

马山村位于下仓镇东北部,拥有人口3000余人,总耕地面积3600余亩。该村北傍泊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村域境内拥有水面一万多亩,滩涂9000亩。

东洪村位于下仓镇东北,东临泊湖、南连黄湖分汊,村域总面积760公顷,耕地2578亩,山场面积700亩,全村24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庄,803户,总人口3043人。东洪村交通便利,是农业大村。

东兴村位于下仓镇西北部,村域面积22平方公里,全村27个村民组,总人口3200多人,村境内山场资源丰富,有山场资源6000余亩。

洋普村地处宿松县城东隅,是下仓镇的门户,全村11个自然村庄,8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壤,养育着2200多善良勤劳的洋普儿女。山场面积1000亩,苍壮翠柏,古木参天。有耕地面积2000亩,春华秋实,粮茂棉丰,大官湖、乌汊湖碧波荡漾,沙鸥翔集,鱼肥蟹壮,素有“十里荷香、满目鱼虾”之美称。

基础设施

下仓镇建设长湖、金塘、望墩等五个村16.7公里村村通工程,长安、望墩、金塘、东兴等六口当家塘进行了达标整修,完成长桥、九城两大机站的改造,对向阳圩、下仓圩进行了防险加固,对2.3公里的东洪支渠进行了全面清淤整修,加大了教育投入,对东洪小学、东兴小学(原杨树小学)等危房进行了改造,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点东洪村,成立了环卫所,修通了下水道,康居新村实现了“三通一平”,该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728万元,该镇切实抓好各项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了改水改厕等项目。[2]

经济发展

安徽省宿松县下仓镇

下仓镇粮、棉种植面积72846亩,建立了九城、金塘、长安等优质粮、棉生产基地,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抓好了农业技术服务和农作物良种示范推广,对土地进行了有效流转,推进了规模经营,该镇100亩以上种植大户60多个,种植面积2万多亩。下仓镇大力发展畜牧、水产、服装、农产品加工、林竹等行业,培养畜牧养殖大户32个,服装生产加工项目7个,造林面积达3860亩,同时改革下仓圩精养基地管理模式,带动了该镇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该镇有序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该镇务工人员近万人,务工收入超6千万,务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安徽省下仓镇乡镇企业

2007年该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化、三集中、三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求快、求好、求新、求实”的工作方法,紧抓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乘势快上,奋力赶超,着力推进该镇经济全面发展。2007年上半年,全镇完成社会总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8.6%,本级财政收入27万元,同比增长58%,完成地税8.1万元,国税20万元,分别完成任务的54%、51%,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入1585万元,同比增长2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00元。占地150亩、总投资达600万元、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以上的兴旺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落户下仓。该公司建成后成为宿松县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之一。[3]

当地特产

下仓镇是农业大镇,水产强镇。粮丰林茂,物产丰富,盛产水稻、小麦、棉花、花生、黑芝麻、黑瓜子(又叫做打瓜子)等,农业特产尤以黑瓜子、黑芝麻而享有盛名,均可出口创汇,桃、梨、枣、桔漫山遍野,庭院经济一支独秀。下仓镇三面环水,水面、滩涂广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沟、港、塘、堰星罗棋布,水产充盈,尤以盛产黄湖大闸蟹、青虾、贵鱼、银鱼、毛鱼、黄鸭鱼、黑鱼、莲子、茨实等水产品而闻名遐迩。

旅游资源

黄湖日出:黄湖、大官湖、泊湖、龙湖是宿松的四大淡水湖,水产养殖总面积居全省之首、全国第二。每当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彤红的太阳从黄湖水面冉冉而出,光芒四射,湖水相映,水天一色,其景美不胜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