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翰林眉山先生蘇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6月24日 (五) 21:44 由 Zxwc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上翰林眉山先生蘇公》是北宋詩人李廌的作品之一。

李廌,原名李豸,字方叔,後改名廌。自號太華逸民,後人又稱其為濟南先生。李是北宋後期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生於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卒於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一生歷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和徽宗五朝。師從蘇軾,成為煊赫一時的蘇門弟子,與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陳師道[1]並稱為「蘇門六君子」。

上翰林眉山先生蘇公

作者生平

李廌少年時代便有才名,《宋史·李廌傳》載其「能自奮立,少後,以學問稱鄉里」。《四庫全書提要》對其也評價甚高,稱其「小氣橫溢,其文競條暢曲折,辯而中理,大略與蘇軾相近。」即便是當時,李廌也受到了眾多知名文人的廣泛讚譽。蘇軾稱其文「筆墨瀾翻,有飛砂走石之勢」,「李之儀稱其詩文「如大川東注,唇夜不息,不至于海不止」。周紫芝亦云「自非豪邁英傑之氣,過人十倍,其發為文詞,何以痛快若是」,並稱他為「不羈之才」,能與秦觀,張耒相提並論。

雖然李廌才華橫溢,在當時文壇上頗具聲名,但是作為一名具有正統思想的封建文人,在那種「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意識的支配下,李廌必然選擇科舉之路。然而命運多舛,李廌科場幾度失利,其師蘇軾以及當時眾多知名人士都為之嘆息,後因為種種原因,他又數次與機遇擦肩而過,終未步入仕途,是「蘇門六君子」中唯一一位以布衣終身的文人。這對於胸懷大志、才華橫溢的李廌來講的確是一種人生的悲劇。在中年之後,李廌經歷了生活的礪練,最終從科舉的陰影中走出來,絕進取意。晚年他定居長社,以淡泊心態應對名利,信道自守,完成了人格的提升。

文學成就

李廌著述豐富,有《濟南集》二十卷,又名《月岩集》,然而歷經明末清初的動亂,很多作品都散佚不傳。今存《濟南集》為清代四庫館臣[2]自《永樂大典》中輯出,共為八卷,計古詩三卷,律詩絕句共一卷,賦、銘、議、論、序、記、書啟等四卷。此外,李廌還創作有品評藝術的《德隅齋畫品》和記載瑣言雜記的《師友談記》。李廌的部分作品在當時還被輯為《李方叔遺稿》一卷,後收入《兩宋名賢小集》。

視頻

上翰林眉山先生蘇公 相關視頻

30分鐘了解宋朝(北宋篇)
漲知識!通過《永樂大典》認識中國古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