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海的金枝玉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上海的金枝玉叶》讲美丽的女子郭婉莹(戴西),是老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四小姐,曾经锦衣玉食,应有尽有。时代变迁,所有的荣华富贵随风而逝,她经历了丧偶、劳改、受羞辱打骂、一贫如洗……但三十多年的磨难并没有使她心怀怨恨,她依照美丽、优雅、乐观、始终保持着自尊和骄傲。 她一生的经历令人惊奇,令人不禁重新思考;一个人身上的美好品质究竟是怎样生成的?

作者简介

陈丹燕,作家,自幼热爱写作,成年后实现了童年时代的梦想,成为职业作家。作品在德国,法国,越南和印度等国家出版发行,写作重点,青少年文学的写作和翻译,比如《女中学生之死》《我的妈妈是精灵》和《小老鼠斯图亚特》、欧洲和美国的旅行故事,比如《漫卷西风》《咖啡苦不苦》以及《上海城市的传奇》比如《上海的风花雪月》《外滩影像与传奇》和《公家花园》并为自己的作品拍照和插图。

原文摘录

要是她是一个落难的共产党员,我会认为她能靠自己对信仰的坚持活下来,就像江姐那样。要是她是一个受难的教徒,我也会认为她会在受难里体会信仰的甘美,像许多中世纪的修女那样。有信仰人会在为信仰而受难时得到精神上的赞美的升华,可戴西不是这样的人,甚至我们不能说她是真正有远大抱负的知识分子,她更像一个有知识的家庭妇女 从小在江姐的故事里长大的我,惊奇地发现,原来一个人没有信仰,也可以非常坚韧。一个人不是为了大众而吃苦,也可以保持顽强的尊严。作为一个平凡的女子,她为的是,不肯伤害自己的清白,不肯因为自己再给自己的孩子增加一点点不幸,我想她不自杀,不愿意让孩子伤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一个人对他人的妒忌新最好的解脱办法,就是将对手推进无法还手的失败境地,使其再没有机会与自己抗衡

书评

书是几年前买的,陈之书架许久,没有翻看过。记得那是几年前出差在上海路过一家咖啡店,里面尽陈古老的书籍家具,装饰得如同30年代上海富贾的客厅,西洋蕾丝花边的大灯罩下散发着温暖昏黄的灯光供客人一边品尝花式咖啡一边可以随意翻看店主人收藏的多种图书,大部分不是新版的畅销小说,而是很难得的上海旧地图,老版的外文小说,还有世界各地航海指南。店里放着旧货市场收来的留声机,没有音乐,难得有客人,清谈得很,一看便知主人纯粹是闲钱散尽只为旧梦成真。这种状况下,我不得不猜想,这本名为《上海的金枝玉叶》的书是写二、三十年代十里洋场上海滩的大户贵族的怀旧家史,当时我记得挑了这本书之外,还带回了白先勇先生的《寂寞17岁》。

“金枝玉叶”束之高阁很久,这次出差我挑来选去带上它,因为它不象其他的书那么厚,背上它四处游走不会让我觉得沉。

读后知道关于内容我仅仅猜对了背景。这本书记实写了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郭氏家族的郭四小姐(郭婉莹)黛西的动荡一生。从她贵为大户人家上海第一商的千斤小姐开始,到她最终90岁在上海自己那间没有空调夏天必须开窗冬天抱着石英取暖器的小屋子里绝世的动荡一生。

看后我良久被这个终生优雅钢柔如水的女人吸引。说她终生优雅是因为无论从她少女时代到她成为耄耋老人,不论是贵族名嫒还是文革掏粪池洗马桶,照片上的她永远是一丝不乱的装束和满脸从容安然的神态。从能够住下37户人家的豪宅搬到上海阁楼亭子间,从只与宋家姐妹交往而且永远前护后拥保镖仆人出行的千金,到10年只领每个月6元钱的吃8分钱一碗阳春面的落破右派资本家,只要她见人永远要化装换衣服,连老人最后住院和孤独辞逝亦是如此。她是为了守住一份对客人的尊敬,也为了坚持自己骨子里的清高和尊严。原来“金枝玉叶”是金子般的心和玉样的灵魂。

老人在全家“叛逃”美国时留了下来,只因为嫁夫随夫和天真的想法“日本人来了都过得日子,怎么解放了就过不得?”,结果落了个丈夫病死狱中,父母祖坟被抛,尸骨皆失。自己在文革和动荡的十年中,六十多岁的人还要挖河泥爬脚手架,挨打受骂,但是她自死也没有抱怨过一句,其间她六次出国探亲又六次回来。过后与其他人谈到自己这一辈子的遭遇,她双手一摊说这不也过来了,甚至还挑衅地俏皮地想,如果再来一次文革,她也能过来。

用勇敢形容一个男人也许是指他遇事刹那的一时只勇,而一个女人的勇敢是一生的,勇敢是女人的信仰,是女人做人的原则。男人的勇敢让人感动,而女人的勇敢是让人折服。勇敢于男人是激情爆发热血沸腾,而勇敢于女人却如细流凿岩,和风蚀石般沉稳和纹丝不动。

旅美作者陈丹燕到底不是贵族,很难为地描述老人的一生,为了衬托老人后半生的“不幸”文字中常露出演绎和粉饰的描述,有点象煽情前的铺垫。我想那更多是因为老人更愿意回忆童年和少年时大家庭的快乐太平,而对文革遭遇很少提及,不管作者如何在访谈“启发”和“诱导”,老人始终不认为那是悲惨,是委屈,是侮辱,是磨难,而是平静和坦然,“要是生活真的要给我些什么,我就接收它们。”

所谓贵族是指特权一派,拥有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和机遇。比如,真正的福建大红袍只长在悬崖的那三个枝杈上,年产三两,就是你有钱,也喝不到或不允许喝到那原枝上茶叶,而现在有钱你就可以吃上“御用大厨”的宫廷菜,还可以踏上国家领导人走的飞机场“专用通道”。贵族在我们这个年代已经消失了。在老贵族们依然为现在世道中日益消失的特权忿忿不平的时候,真正的贵族还保存着凭谁也拿不走的东西,就是蔑视苦难的洒脱,接受命运的从容,享受贫穷的勇敢,超渡罪行的宽容。

最后,90岁的金枝玉叶老太太自己上了卫生间,然后回到床上平静地告别了浮尘飘渺的人世。她把遗体的所有部位全部捐献并不留骨灰。世间除了她的亲人保存着她的照片还能证明世间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女子外,没有什么可以证明和纪念她的了。也许这是她对自己死后避免受其父母那样被人抛坟掘棺的侮辱的最后保护,也许是她心中不认为这个世上还有值得自己归属的地方。

我看到世上最后的一个贵族消失了,她拒绝留下任何痕迹在我们这个茫茫现世中,哪怕是一粒尘埃。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