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上海市黄浦区基督教

来自 报佳音网 的图片

上海市黄浦区基督教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2月),英国伦敦布道会先后派传教士麦都思(Wa1ter Henry Medhurst,于道光十五年抵广东,并在鲁、沪、浙、闽等地活动,道光十九年又来华,鸦片战争中任英国侵略军翻译)、雒魏林(Wi11iam Lockhart)等来沪传教、办医院。道光二十五年于今山东中路福州路一带圈购土地(后人称麦家圈),先后设伦敦会在华总部,建墨海书馆(1846年从城内迁来)、仁济医院(1846年从城内迁来)、天安堂(1862年建堂),为基督教传入黄浦区之始。后又在南苏州路建联合教堂(又称新天安堂,1886年建成),供外籍侨民礼拜。道光二十四年英国圣公会(又称安立甘会)派传教士麦克开拉启来沪后,先在花园路(今南京东路)设布道所,后于道光二十七年在今江西路九江路间建圣三一堂,同治元年(1862年)重建哥德式教堂,供英籍侨民礼拜。光绪九年(1883年)在今山东路外国坟山内设圣保罗堂(今黄浦区体育馆)。光绪二十四年在今北京西路351号建圣彼得堂及广仁医院。

道光二十七年美国南方浸礼会派传教士晏玛太(Matthew Tyson Yates,后曾任美国驻沪副领事),在县城老北门外护城河滨建第一浸会堂(今人民路704号)。

道光二十八年美国监理会派传教士秦右(B.Jenkins,于同治元年出任美驻沪领事)、蓝柏(J.W.Lambwth)在郑家木桥一带传道、行医、办学。1850年建福音堂(同治十三年重建,名圣诞堂)。该会传教士李德(C.F.Reid)又于光绪十三年建慕尔堂。

清末,在今浦东沈家弄229号建有耶稣堂,尖顶、圆门窗结构,占地420平方米,何人所建不详。美使徒信心会传教士范兰民国11年(1922年)在浦东烂泥渡建耶稣堂(后迁址重建,现名浦东福音堂)。

解放后,原之江大学教职员工在江阴路172号建有之江堂,学校迁回杭州后,此堂改名赐恩堂,归中华基督教会。

西方各国的基督教各宗派差会驻华机构,先后在境内圆明园路建有真光大楼、协进大楼、女青年协会大楼,在香港路建有圣经公会大楼,在博物院路(今虎丘路)建有基督教青年协会大楼(现称虎丘公寓)、广学会大楼,在北京东路建有主日学合会大楼共七座;在内设办公机构有:英国基督教伦敦会驻华总部,英国浸礼会,英国圣公会,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差会驻中国机构、美国浸礼会、美国监理会等及其他差会共40余个在华总机构。并设有文字出版广播等宗教宣传机构,如广学会、圣经公会、广协书局、中华浸会书局,以及上海福音广播电台等。

设在区内的全国和市级基督教团体有: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上海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上海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中华基督教青年协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协会以及所属上海市会等。

目录

圣公会

圣公会也称为安立甘会或英国国家宗教,是基督新教的一个教派--圣公宗。与信义宗[1]、归正宗同属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由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创始并作为当时英国的国教,由英国国王担任教会最高首脑。圣公会与天主教一样相信使徒遗传,特别在按立神职人员的续承上。圣公会实行三阶级的圣职,主教(会督)Bishop,牧师(会长)Priest和会吏Deacon。

圣公会是和天主教差别最少的一种新教,除了和其它新教教派一样不崇拜偶像、不陈列耶稣受难像以外,使用的《圣经》(不适用于大中华地区)、教职人员服装、宗教仪式等都和天主教一样,圣公会教会并不自认为属于新教(Protestant),认为自己也是大公教会(即天主教),称教宗为“罗马主教”,不过教宗认为只要不承认教宗至高无上地位的西方教派,都属于新教[2]

参考文献

  1. 信义宗,新浪博客,2008-04-01
  2. 新教六大派别,个人图书馆,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