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上海市嘉定区司法局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上海市嘉定区司法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结合本区实际,研究起草实施意见,制订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划

目录

主要职责

制订本区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和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本区各镇、街道、各行业的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

管理和监督本区的律师工作和法律顾问工作并承担相应责任;管理社会法律服务机构

指导和监督本区的公证工作并承担相应责任

指导和监督基层司法所建设、人民调解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监督管理本区的法律援助工作;负责本区法律服务专用电话工作

指导和监督社区矫正工作,指导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负责本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

相关资讯

嘉定区司法局真新司法所:法治为民,筑牢安居乐业之基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印发的通知》的要求,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展现新时代政法铁军风采,嘉定区委政法委开展政法系统“政法先锋”评选活动,重点聚焦近3年以来获得市级以上(含市级)荣誉称号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经政法各单位推荐,综合各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意见,评选出兰钊等10名先进个人,嘉中人民法庭等5个先进集体。

“政法先锋”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政法干警听党指挥、忠诚使命、司法[1]为民、护航发展、恪守法治、维护正义、担当奉献的优秀品质,是全体政法干警学习的榜样。

今天,一起来认识政法先锋——嘉定区司法局真新司法所。

嘉定区司法局真新司法所现有工作人员9名,党员6名。区域内各种“居”“商”问题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真新司法所坚守“法治为民”理念,坚持“人民至上”,主动担当,做好基层法治建设主力军,先后获评“上海市示范司法所”“上海市五好司法所”“全国先进司法所”等荣誉称号。

牢记使命,坚守法治为民服务初心

维护地区稳定,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紧密对接“一网统管”运作模式,快速响应“小微网格”纠纷预警和化解。结合宪法、民法典普法释法宣传工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利用法治主题公园等法治阵地,推出更多富有特色的法治文化活动。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打造“1+4+18”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体系,切实把司法为民办实事工程做实、做出成效。

用法治为引连线,为安居乐业画圆

为更好解决城乡结合部治理难题,真新司法所立足真新街道法治建设情况,坚持以依法治街作为突破善治效能的关键,首创“五轴联动”的工作模式,对照新时代司法所建设目标,促进法治建设打通壁垒。

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机构设置,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创设“依法决策”“行政执法”“宣教创建”“守法普法”“依法监督”五个协调小组,推动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分组协同抓”的工作局面。编制《嘉定区真新街道法治建设工作制度汇编》,使真新法治建设路径更明晰,法治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发展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多元化拓展全民法治参与途径。司法所切实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法治观察点”“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基层联系点”“三合一”的基层法治民主实践。做好“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试点工作,加快以“我嘉邻里中心”为辐射中心的“社区15分钟生活圈”便民服务网络布局建设。

坚持依法治理,提升政府治理法治化水平

用法治思维刺破城市治理区划壁垒。在交界路段的治理问题上,联手相邻的普陀区真如镇街道建立党建引领下的“标准+智慧”工作体系,探索跨行政区街镇城市管理执法协作联动,将双手变作四拳,打出行政执法的加强组合拳。司法所积极参与了《交界道路城市管理执法协作工作指南》地方机构标准的起草,通过标准化、系统化、常态化的机制运行来实现相互支持补位。

用法治串连安企护商的“同心源”。为精准覆盖多种商业形态,司法所集合多部门资源打造“同心源”法商服务特色品牌,形成商企一体化服务总体思路。“同心源”由法商驿站,商会调解工作室、法商之家、法商服务联络点、诚信示范街区,组成“1+4”分布式功能矩阵,搭建政企直通平台,为真新商企提供丰富、多元、专业的法商服务[2]

用法治搭建“无讼社区”和谐稳定的护栏。为协助平安真新建设,司法所以“无讼社区”创建为抓手,联合平安办、派出所等多个部门力量和资源,落实源头性疏导、实质性化解、综合性治理,预防潜在纠纷、化解已有矛盾。实现“排查—研判—分流—协调—处置”闭环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平安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