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上海大学附属小学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上海大学附属小学(The Affiliated School of Shanghai University),位于上海市,截至2023年4月7日,占地21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61平方米,是公办[1]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是刘正群,校训是“天天坚持,样样落实〞[2]

目录

学校简介

截至2023年4月7日,上海大学附属学校有教师146名,学校初中28个班级,小学16个班级。

上海大学附属学校是上海市宝山区上海大学的一个附属学校,有1到9年级分为东校区(小学部)和西校区(中学部),

校训是一张展示给社会与历史的“文化名片”,它以格言、警语、主题词等简洁形式展示出学校自身的特质,是学校精神灵魂的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道德要求、工作风格、人文传统、治学精神、生活态度的高度概括。

校训是学校规划,是师生员工所信守的承诺与原则。校训既是校风的初生态,同时,又通过日积月累的积极践履,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动力与行为规约,终于养成为学校的风尚、风气。

校风就是学校积极文化积淀而成的学校风尚、风气。正如不同的社会、都市都有自己的风尚一样,不同的学校也有着不同的风尚。校风引导着学校的生活、秩序、教学进程与师生的精神风貌。

校风不是简单的校规校纪、行政命令,“风”是流动的、滋润的,所以校风有传递与熏陶的作用。校风上承学校历史、中展学校现状、下启学校未来,潜移默化、陶冶师生,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集中表现。

校训

自强和谐、求实创新

自强

1、源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2、本校于2009年由存瑞中学与祁连二小两校合并重组而成,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并接受了上海大学的冠名。追溯学校史沿革,《宝山县志·教育志·中学教育》载:“1958年,虹口区四川中学迁来葑溪,成为存瑞中学。”四川中学即创自1913年的粤东中学。1958年为支援宝山郊县教育,经虹口、宝山两区县协商,决定其高中部迁校至宝山葑溪(虹口留初中部)。所以我校校史可上溯至1913年,而当时创办时,学校即提出“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校训,并在学校发展各时期得到传承。

3、本校目前接受上海大学冠名,而上海大学的校训为“自强不息”,所以该校训传递了大学精神。

4、所以本校校训中的“自强”,是本校九十六年校史文化的浓缩与结晶,传递着我校历史中前辈学人、以至葑塘、存瑞、祁连二小各校同仁及历届校友中坚韧不拔、克服困难、舍弃小我,献身事业的精神。

和谐

1、“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说人是处于群体之中,喜怒哀乐之情的表达必受到种种人际关系的制约,不可过或不及,需要有种种符合人文常理的节制。这是一种自我约束、反思达理得境界。可称之为“内和”。又,《说文解字》:“和,相应也。”这是说客观事物阴阳协调,不偏不倚,保持在最佳状态。这是一种交流合作、理解沟通的能力。可称之为“外和”。

合而理解,则是力求客观事物内部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达到最有利于事物本身发展的程度。“和”即事物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 2、“谐”:《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是说音乐的各个要素之间合乎规律地协调,不相冲突,就可达到“神人相合”的境界。古人并由音乐而推至修身、治国。《尚书·尧典》,记载了舜“克谐以孝”终于避免了后母、异母弟沦为奸恶之人的故事。这是说用各种方法使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各个要素间达到协和统一谓之“谐”。 “谐”即事物之间的协作力、配合力。 3、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推崇“和谐”。我们追求“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境界,柏拉图则提出“美是和谐”。在西方,和谐思想成为教育思想的主流。追求的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夸美纽斯认为“人不过身心两方面和谐而已”,强调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4、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胡锦涛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及建设和谐文化的指示,都对教育中“和谐德育”的构建产生重大指导意义。

求实创新

1、求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研究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其规律性并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活动。

2、求实,就是我校所追求的脚踏实地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不尚空谈,不流形式,准确定位、科学决策。学生读书治学、教师教书育人,循序渐进、锲而不舍

3、创新,是在求实的基础上的一种扬弃旧的、不合时宜的,创造新的、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直觉思维与实践活动。是当今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人的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品质

4、创新,就是我校追求学校发展、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新思维,摆脱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学习、思考、研究、探索、实践中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创造全新业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