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柏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柏镇位于德清县西南部南,与余杭市彭公乡接壤,东北部与本县三合、武康毗邻,镇西南部群山起伏,竹木茂密,东北部为平原水网地带,鱼塘星罗棋布,稻田飘香,宣杭铁路、104国道穿境南北,可谓"鱼米之乡,山货盛产之地"。1999年,并入武康镇;2016年1月,撤销武康镇建制,增设武康街道、舞阳街道,原上柏镇集镇在上柏村,范围属舞阳街道。[1]

建置沿革

明嘉靖《武康县志》记载:"上柏埠在县南一十八里,柏山之上游,故名"。1949年后上柏设区,1953年撤区并为上柏、山民两乡,1958年10月上柏、山民两乡合并成立上柏公社,1983年10改公社为乡,1987年撤乡建镇。

历史故事

1980年10月,上柏自来水厂首期工程通水。1987年,世界银行无息贷款扩建水厂二期工程。1989年10月,横跨宣杭铁路贯通集镇与104国道的上柏立交桥建成。1990年后,相继建成上柏元笋、茶叶、农贸、化纤、竹木、禽类6大市场。1990年10月,政府办公大楼在振兴街落成,驻地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相继搬迁振街办公。1993年,上柏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8月,1000门程控电话开通。1996年底,全面完成镇24家集体企业转制工作。1997年10月,镇实现村村通电话。

改善教育

1998年投入200万元建造了占地近2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镇中学教学综合楼,为争创市级教育强镇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生工程

为改善对外投资环境,美化新集镇,1998年投入12万元,在集镇街道安装路灯,实现镇区亮化工程。

1998年镇投资60万元完成镇区相溪港3.6公里河道疏浚工程,确保了水路运输的畅通,提高了抗洪排涝能力。

为加快上柏元笋之乡的发展步伐,扩大上柏元笋的知名度,1998年镇投资140万元扩建占地近20亩的全国最大的元笋交易市场。[2]

当地

一方特产--上柏早元笋

早元笋始于初春,生长旺季在清明前后,是笋中珍品。据专家化验,早元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磷、铁、钙、镁等十二种微量元素和十六种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1984年始,上柏农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早元笋经济,1998年早元笋面积达到2.1万亩,产值4500万元,已成为上柏农民一项主要经济收入。由于土壤适宜,上柏早元笋以粗壮肉厚、白嫩鲜美、清香爽口而盛名于江、浙、沪,享有元笋之乡美称。

一方名村--农林村

农林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村,山林资源十分丰富,从1988年开始,村里就立足资源优势,向荒山要效益,先后开发杉木林基地540亩,早元笋基地850亩,使荒山变成绿色银行,199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1.35万元,人均3700元。村集体收入14万元,成为当地的富裕村。1995年以来村先后投资60万元改建了村校、改造了村三相电线路和加固了村级水库。投资70万元的3.7公里村级柏油路面公路也在建设中。近年来,村支书费来庆被授予县级优秀共产党员,村主任胡松林被授予市优秀农业企业家、县劳动模范。

一方闻人--马福建

马福建,太平村农民,靠做海产品批发

致富,1997年他出资一万元在本

村设立"孝敬父母奖",1998年又投资50万元,在武康创办湖州市第一家民办敬老院,他的这些举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县、市、省各级新闻媒体、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予以肯定报道。马福建本人也成了群众眼里真正的"孝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