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杭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杭乡江西省修水县下辖乡,东邻新湾,西接杭口,南抵义宁、清水,北连西港、溪口。四面通衢,南通武宁、九江,北进湖北崇阳,通三县而邻六镇。距修水县城仅30公里。 [1]

上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丘陵地区,境内山峦起伏,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中文名称: 上杭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江西省九江市

邮政区码: 332435

地理位置: 修水县西北部

面 积: 59平方千米

人 口: 18367人

车牌代码: 赣G

乡镇简介

地理位置

上杭乡位于江西省修水县城西北部,北邻新湾乡,南靠杭口镇,东接四都镇,西连溪口镇、西港镇,距修水县城30公里,版图面积为58.6平方公里,拥有山地面积5.4万亩,其中公益林3万亩,耕地面积9525万亩,乡政府驻观音湾,辖杏港、老庄、十二坊、新庄、上杭、渣林桥、棋盘、双鄄等8个村委会,15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885户,总人口19710人。

自然状况

上杭乡属于丘陵地区,境内山峦起伏,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巍巍九龙山横亘东北,滔滔杭河水贯穿东西。上杭乡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7.6℃,年平均降雨量为1560—1650毫米。年日照时数1935.7小时,主导风向为NNE,其次为NE、SW,多年平均风速为2.7/秒,以静风频率最多,次为北偏东风。

社会经济

上杭乡下辖8个村民委员会,137个自然村,151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9710,共4885户,其中集镇居住人口4263人。 经济以农业为主。2016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251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083.3万元,工业总产值1560万元。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蔬菜、吊瓜、菜叶、蚕桑等农民人均纯收入4082.5元。

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全乡土地总面积58.6平方公里,山地面积5.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525亩),丘陵面积占50%,低丘岗地面积占35%。

水利资源:全乡境内河流主要杭河穿境而过,还有移坑水库、东坑水库、朱砂源水库、芦坑水库4四座小二型水库,库容量为239.8万立方米。

林业资源:上杭乡依托丘陵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现有茶园4920亩、油茶2000亩、蚕桑1300亩。

行政区划

辖杏港、老庄、十二坊、新庄、上杭、渣林桥、棋盘、双鄄等8个村委会。乡政府驻观音湾。

经济概况

上杭乡距县城30公里,全乡总面积5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900亩,辖8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3781户,人口17600人,9所学校(包括一所中学)2800名学生,116名教职员工,财政供养人员146人,是省定特困乡之一。然而,不甘落后和饱受贫困之苦的上杭人顺天时倚地利得人和,立足乡镇、艰苦创业、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原固定产130万元的乡建筑工程公司发展到现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的兴宁建筑公司,被省建设部门核定为三级建筑企业,投资210万元完成了黄沙坑到十二坊。乡政府至查林桥6公里水泥路面硬化和8公里路基础改造工程,投资100万元完成四所村级完小的危房改造,投资35万元重建和加固山堰及渠道,乡政府及内设机构的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全乡种养大户的迅速发展。

全乡有养羊50头以上的100户,养猪20头以上的50户,养鸡、养鸭500只以上的各50户,种植药材专业户80户,总面积1000亩,栽桑5亩以上的160户,总面积1300亩。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年劳务收入1000万以上,人民安居乐业,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文化教育事业均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上杭乡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一粮二叶三养殖”龙头产业,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度荣获全县“经济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茶叶生产先进单位”、“畜牧业生产先进单位”、“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七个奖项。

大力推广水稻、黄豆等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建立病虫寄存器预报体系和预防机制,全乡优质稻达100%,水稻播种面积达13800亩,同比增长11.5%;黄豆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同比增长12%;粮食总产量达42万公斤,同比增长4%。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发展思路,以“三低”帮扶、小蚕专育为突破口,加大桑园管理、小蚕共育和优质蔟具推广工作力度,组建了8个小蚕公司,涌现了陈春娥等一大批优秀养蚕能手,全年小蚕共育率达80%以上,张种产茧40公斤以上,全年收购蚕茧1670担。围绕“茶叶基地乡”这个目标,加大对茶叶大户的支持,积极帮助他们搞好土地流转。带领茶农到茶叶基地乡大椿、漫江参观学习,进行种茶技术培训,茶农发展壮大茶叶产业的积极性高涨,新扩茶园1050亩,全乡茶叶面积达4500亩。上杭是杭猪原种基地乡之一,该乡通过加大对专业大户的扶助和指导,全面推进畜牧业的发展。通过培植、发展,现在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户,500头以上的大户4户,100头以上的大户41户,全乡年养猪3万头以上。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主建设。

茶业发展

上杭乡把油茶和茶叶作为冬种冬扩重点产业,计划在原有4000亩基础上新扩茶园400亩,扩种油茶2000亩,着力推进“两茶”向产业化发展。

上杭乡山多地少,山地面积达5.6万亩,多以矮山、丘陵为主,适宜大面积种植茶叶和油茶。作为当地传统产业,该乡把“两茶”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培植。在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同时,还提出五年发展目标,计划在原有4000余亩的基础上扩种茶叶400亩,油茶力争扩种2000亩,5年时间使全乡茶园面积达到8000亩,油茶面积达1万亩。

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该乡进一步抓好土地流转工作,发挥产业大户带动作用,召开了乡、村、组三级干部参加的动员大会,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群众,给群众算好经济效益账,鼓励产业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从乡财政拿出2万元资金,对新扩茶园和油茶的大户或产业发展积极性高的村组给予奖励。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扶助资金,实行干部为产业大户担保贷款,帮助种植大户解决资金难题。

各项举措有效调动农民积极性,许多群众纷纷以合租土地等形式发展“两茶”。新庄村万清平个人开发油茶面积800亩,带动全村10余户投入开发。此外,该乡还把“两茶”作为新农村建设产业建设的重点,现已在新农村试点村发展油茶200亩以上。

和谐发展

上杭乡坚持村镇规划先行、环境整洁先行,全力打造环境优美、人居环境和谐的新农村面貌。积极投资投劳,开展以“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治乱、治脏、治路、治水等整治工作,集中抓好房前屋后、河沟池塘、猪圈牛栏、厕所粪坑等污染源的治理。

上杭乡是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唯一的“片区推进”乡镇。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该乡把转变干部机关作风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改进机关作风活动中,进行技术指导,为村民排忧解难。针对上杭乡新农村建设点多,上级奖补资金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该乡干部主动出面,以个人名义为驻点自然村担保物资,15名乡干部累计担保金额近50万元。

设立“民生热线”,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该乡通过向上争取一点,自己筹一点的方式共筹集资金30万元,对因“6·27”洪灾遭到损毁的池塘、堰圳进行了维修加固。

生态农业

上杭乡将茶叶定为农业主导产业,打造“茶叶之乡”。以实施品牌战略为统领,已建成两个千亩有机茶叶基地,新建两家名优茶叶加工厂,成立两个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构建了 以北京、上海、南昌为中心的销售网络。

上杭乡多方激活民资发展畜牧业,通过培育大户引领畜牧规模扩张。上杭乡坚持富民与生态保护并重,鼓励农民发展循环经济,乡村干部深入村组进行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指导,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及实施方案,使农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增加收入。

通过大力发展猪—沼—果(桑、茶)等种养模式,上杭乡新建沼气池121只,种植早熟梨、吊瓜等经济作物600亩,水产养殖100余亩,年纯收1万元以上的种养户有63户。

作为全县唯一的新农村建设“片区推进”类乡镇,上杭乡共完成了36个自然村的新农村试点建设,152户村民翻盖了新楼房,40%以上的家庭用上了自来水、卫生厕,6个行政村通了水泥公路,197人搬下高山迁到移民新村。上杭乡还从提升村民素质着手,倡导文明乡风。深入开展农村“四项教育”活动,相继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和谐村庄”等评选活动。

绿化环境、美化家园是上杭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产业发展,上杭乡实施林业“312”规划,全力管护好30000亩生态公益林,完成平原绿化3000亩,低改新扩油茶1000亩,完成公路及河流绿化1000亩。该乡进一步细化植树造林工作,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兴花种草植树。如今的上杭乡,一个“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的新景观展示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