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古名医伏义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伏义氏
伏义氏
出生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国籍 中国
别名 宓羲、包牺、伏戏、牺皇、皇羲
职业 古医药学、针灸学的始祖
知名作品 画八卦
尝百草
造书契
制九针


伏义氏,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

人物简介

伏义氏,古代医家名。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易传•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帝王世纪》称:"伏义尝百药而制九针",我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伏羲是先民对创始八卦理论借以丰富人体认识,并对保健作出贡献的氏族群体的概括。

主要经历

据传说太昊伏羲姓风,是中国原始氏族的一位杰出的首领,其父不详,他的母亲名叫华胥。某日,华胥在雷泽地方玩耍,乍见一巨大的脚印,循足迹而行,随后有孕,生下伏羲。又据说伏羲与女娲原是兄妹,大地遭逢洪水蹂躏后,人种灭绝,只剩下他们兄妹二人,为了人类的繁衍,两人不得不成婚而延续了人类的命脉,也就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后来天神共工(水神)与祝融(火神)打架,把天顶给弄破了个洞,还有劳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才救了大地呢!

学术内容

阴阳是伏羲古中医学最具代表的理论学说

《帝王世纪》云:"伏羲氏……乃尝百草而制九针,以拯妖枉焉"。伏羲尝百药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中药学,天水自然地理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是野生药材生长得天独厚的天然药苑,天水山川有约600余种中草药,市场流通的常用的约400余种。我国学者张光华指出,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采摘野果、根茎、花、叶为主要的食物,居住条件十分简陋,感风寒,中酷暑,食毒物,各种疾病随时发生。以伏羲为代表的中国先民,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初步总结认识了生长在阴湿和阳坡地带,各种常见植物的药用价值,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中药学。在治疗手段上,伏羲氏把目光投向砭石,用石头磨制成各种形状的石针,用以刺激人体阴经和阳经某些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九针在此时尚无明确的名称,其名称的确定是《灵枢》作者的成就。但伏羲既以制出石针,最初的经络、穴位等在当时也应初现端倪,只是尚不如《灵枢》系统完整罢了。因此,数千年来伏羲被我国医药学界奉为医药学、针灸学的始祖。

阴阳、五行、八卦是伏羲古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骨架

伏羲通过阴阳的变化,演绎组合出了四象和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是由阴爻与阳爻组成,"但通过排列组合便形成一种借以通晓万物变化的体系,并成为后代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均以八卦作为阐述生理、病理、医理的理论骨架。"伏羲八卦将人体分成外五行、内五行。外五行以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内五行即八卦配五脏:乾为肺,离为心,巽为胆,震为肝,艮为脾,坤为胃,坎为肾。由此而知,五脏的病理分为自身的阴阳失衡,及五行生克制化的失衡。伏羲古中医生命哲学思想的始终是在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自然的时空条件下,来认识人体所发生的一切病理变化。这是伏羲古中医能够得以延续传承发展的独有特色。

后世影响

伏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具大贡献是始画八卦。八卦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八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宇宙间的一个高级"信息库"。早在十七世纪,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立"中国学院",研究八卦,并根据八卦的"两仪,四象,八卦,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发明了二进位记数和当地欧洲先进的计算机。八卦中包含的"二进法",现在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及电子学中。公元一九八四年,一位欧洲科学家在谈到八卦的易理被现代广泛应用时,叹为"至为可惊"。八卦中的许多奥妙神奇之处,至今还正在研究和探讨之中。

伏羲是古医药学、针灸学的始祖。他源于生活实践,造书契、画八卦、尝百草、制九针、疗疾伤、弃生食、启熟食,从采野果、菜蔬中总结出疗疾的经验而尝百草、辨药食性味,从先民躯体染疾求生存的自然救治中,受到砭石的敲打及刺疗中受到启示,创制九针,应用砭石九针刺激人体疼痛部位而辨经穴,用八卦辨识开穴针刺,并用艾灸治疗疾病。阴阳、五行、八卦及尝百草、制九针开创了古中医药应用之先河,所以说伏羲古中医药学的祖国中医药学的总源头。因此,中医药学的发展是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等发展紧密相连的。祖国中医药学理论的形成是在伏羲古中医的基础上,历代医家在长期诊治疾病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补充完善形成的。

視頻

中原午报20140302太昊陵举行伏義氏祭祀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