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吾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省吾身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1]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2],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词解释
多次反省自身。“三省吾身”是儒家所主张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儒家认为,德行的确立取决于自身的追求与努力。因此应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与内心,并以此作为修养道德的基本方法。曾子(前505-前436)特别提出,每日应从尽己为人、诚信待人、温习课业等方面多次反省自身是否存在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引例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他人谋划是否未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守信诺?老师所传授的学问是否没有温习?”)
参考文献
- ↑ 中国专门创制文字的民族:千人从辽东迁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见证殷商历史 走进中国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