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界
|
|
|
三界,是指佛家所指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梵语:trayo dhātava ,巴利语:tisso dhātuyo)。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
基本释义
佛家三界
乃一切有情动物生死往来的世界,又云果报处。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从地狱起至他化自在天,善恶参差,男女杂居,多诸染欲,故云。
色界:从初禅天至四禅天,无有女形,亦无欲染,且宫殿高大,皆由净色化身,故云。
无色界:从空无边处天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但具四心而无色质,故云。
由此可知,具情欲为欲界,色相殊胜为色界,离色质为无色界。三界的生处,各依所作所为而差别。
欲界即:八大地狱、四大部洲、六欲天及旁生、饿鬼等,系是人类多犯五逆十恶者,必堕地狱,而犯贪瞋必堕饿鬼,愚痴必堕旁生(禽兽)。实践修持五戒,即生四大部洲富贵人类。十善(言语四、动作三、思想三)圆整,即生天上,虽贵为天人,还未离乐欲。
色界:在人间必具十善,加之还要实践修习止观坐禅。证初禅定,由禅力强弱而分生于大梵等三天,证二禅,生少光天等三天,证三禅生少净天等三天,证四禅生无云等十八天。
无色界:必加修进四空定,才能生空无边处天,至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三界极顶处 。此释义引自《君友会王爱君文集》又三界,分为九地众生果报之处,即:欲界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佛学术语
解释一
欲界(梵kāma -dhātu),为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间及六欲天之总称。此界中众生贪于食、色、眠等诸欲。
色界(梵rūpa -dhātu),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无色界(梵arūpa -dhātu),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即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八、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华严经孔目章卷二]
形象的展现: ___________________┌非想非非想处天 ┌─无色界天 ───────┤无所有处天 │__________________│识无边处天 │__________________└空无边处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毘舍阇摩酰首罗 │__________________┌色究竟天┬大自在天┤ │__________________│善现天 │_______└净居摩酰首罗 │_________┌净居天──┤善见天 │ │_________│________│无热天 │ │_________│________└无烦天 ┘ │_________│________┌无想天 │_________│ 四禅天 ─┤广果天/果实天 二_________│________│福爱天/无云天 十─色界天 ─┤________└福生天 八_________│________┌偏/遍净天 天_________│三禅天 ─┤无量净天 │_________│________└少净天 │_________│________┌光音天 │_________│ 二禅天 ─┤无量光天 │_________│________└少光天 │_________│________┌大梵天 │_________└ 初禅天 ─┤梵辅天 │__________________└梵众天 │__________________┌他化自在天 │__________________│化乐天 / 乐变化天 └─欲界天 ────────┤兜率天 ___________________│夜摩天 ___________________│忉利天 / 三十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持国天(提头赖咤) ___________________└四王天─┤南:增长天(毗琉璃驮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广目天(毗琉璃婆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多闻天(毗沙门) 以上应为天界 下边的欲界应该还包括为人、饿鬼、畜生、地狱 ___________┌ 人 非天道欲界天┤畜生 ___________│饿鬼 ___________└地狱
解释二
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
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
离界: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
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大二七·一四八中):‘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顺正理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
解释三
指法界、心界、众生界。此系基于华严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说而立。[大日经疏卷三]
解释四
界,限也、别也。谓三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梵语阿迦腻吒,华言质碍究竟。一十八天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四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出华严孔目﹞
解释五
【三界】p0159
显扬一卷十六页云:欲等三界者:
欲界:谓未离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
色界:谓已离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
无色界:谓离色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
二解:瑜伽二十七卷十三页云:云何诸界?所谓三界。一者、断界,二者、离欲界,三者、灭界。见道所断一切行断,名为断界。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一切依灭,名为灭界。
三解: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又即由此内外二事,出离增上,听闻正法,或不正法,如理思惟,或不如理思惟,依处三种言事差别义故;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过去界,未来界.
四解: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页云:又由远离此因缘义,及由修习此对治义;当知建立有余三界。谓善界,不善界,无记界。
《长阿含经》卷二十:《世记经忉利天品第八》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一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