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桃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桃乡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地处威信县西北部,东邻罗布镇,南毗扎西镇,西连麟凤镇,北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洛亥、王家两镇接壤。区域面积10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35518人。
明嘉靖五年(1526年),属镇雄军民府。1950年,属三区(麟凤)。1958年,设跃进公社。1983年5月,改三桃公社。1984年,改三桃片区工委。1988年,改三桃乡。截至2020年6月,三桃乡下辖7个行政村。
2019年,三桃乡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个。[1]
乡镇概况
云南省威信县三桃乡三桃乡位于威信县境西北部,东邻罗布乡,南毗扎西镇,西连林凤乡,北与四川省珙县洛亥、王家两镇接壤。乡政府驻地三口塘距县城扎西43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04.87平方公里。
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三桃村大泥塘梁子1532米,最低海拔斑竹麻窝函447米。乡政府驻地海拔1170米。全乡境内河谷纵横,有源于新芬的新街河和源于渔洞董代沟的渔洞河交互汇于斑竹两岔河流入珙县与罗布河并为南广河。
全乡立体气候显著,多雨多雾,低温寡照,年均气温13.3℃,降水1385.8mm,日照905.7小时。2002年末全乡有总农户6617户总人口28909人,其中农业户6293户28449人、少数民族589户277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5人;国民生产总值3351万元,农民人民有粮825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01元。
三桃乡土地肥沃,是全县粮烟主产区之一,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无烟煤、石灰石,其中无烟煤储量400万吨,居全县前列;水能资源蕴藏量为8500个千瓦,水位落差大,现已建成电站3个,总装机容量3450千瓦,尚可开发4000千瓦。
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薯类、小麦,经济作物主产烤烟、油菜、花生、棉花,主要经济林树种有杜仲、黄柏、柑桔、板栗、核桃、银杏、茶叶、药桃、山茱萸、竹类。盛产柑桔、药桃。森林覆盖率达36%。
机构设置
全乡辖三桃、渔洞、斑竹、新街(银方坝)、环房、菜坝、新芬7个村民委员会127个村民小组。
内设党政办、经济社会发展办、团委、妇年、武装部,机关工作人员30人;事业机构9个,即经管站、畜牧兽医站、水管站、林业站、卫生院,文化广播站,农业综合服务站、计生服务站、财政所。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21所,卫生院5所。
基层组织
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三桃、鱼洞、斑竹、新街、环房、菜坝、新芬)127个村民小组。 党政机关设置:内设党政办、社会事务办、乡人大办、乡人武部、乡团委、乡妇联。机关工作人员22人。
事业机构设置7个:即水管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文化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全监督站、计生服务站。工作人员26人。
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1277人;小学14所,在校生5252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2人。[2]
农村经济
截止2007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6555万元,比上年提高8%。其中:烤烟种植产量100万斤,产值427.36万元,比上年提高18%;;企业总产值85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917.16万元,比上年提高11%;实现粮食产量2518.8万斤,人均有粮824.1斤;实现财政总收入2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82元,比上年增长10%。年末总人口30534人,自然增长率在8‰以内。2008年是我乡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年。
文化教育
全乡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科技等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加大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抓了"转星"工作,增加收视频道5个,认真开展了"村村通"工程,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特别是2007年开展的"党建杯"篮球运动会,增强了人民体质同时,也加强了各村、各企业、各部门及群众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巩固"两基"成果,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2年至今,中考录取人数逐年上升,保持在全县的前三名。切实加强卫生工作,大力开展结核病等传染病监测防治,清理整顿医疗服务市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成立功地抗击了"非典",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有5130户28554人,参合率达97%。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大力抓实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五年来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征兵任务。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强化土地管理,加大对违法占地查处力度,严格集镇规划,盘活土地存量,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历史文化
红军标语
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成立,其后以扎西为中心,转战云、贵、川三省边区20余县,1935年4月纵队政委徐策同志率队进驻铁炉村,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现在存有红军标语48条,有"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只有在苏维埃旗帜下才能得到解放与自由"另有《游击区域红军家属暂行优先条例》等条文,均墨书在农民陈兴田家住房墙上。1998年11月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农村经济
烤烟 截止2007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6555万元,比上年提高8%。其中:烤烟种植产量100万斤,产值427.36万元,比上年提高18%;;企业总产值85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917.16万元,比上年提高11%;实现粮食产量2518.8万斤,人均有粮824.1斤;实现财政总收入2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82元,比上年增长10%。年末总人口30534人,自然增长率在8‰以内。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坚持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贯穿于工作始终,采取有力措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粮食产量平稳增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一是狠抓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以早洋芋、早玉米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大力推广"两杂"良种,全乡推广"两杂"良种 万斤。完成规范化种植玉米2.5万亩,水稻0.48万亩,承办各类样板0.3万亩,实现粮食总产2518.8万斤,人均有粮824.1斤;二是强化品种结构调整、规范化种植、科学施肥等三大科技措施的推广,切实发挥样板示范带动作用。
烤烟生产稳定发展。
继续承办好市、县样板烟,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择优布局,全乡基本实现了用好田好地种烟;二是继续加大科技措施的推广力度,使科技在烤烟生产中的贡献不断提高;三是狠抓样板建设,切实发挥样板应有的辐射作用,有力促进了大面烤烟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四是继续推行入户预检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烟叶的纯度;五是进一步加大了打击烟贩子的力度,确保了收购工作的正常进行。全乡种植烤烟5000亩,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完成产量100万斤,实现产值427.36万元。
稳步发展畜牧业。
着力强化动物疫病防治,继续推广黄牛冻改和母猪人工授精技术,努力提高生猪存栏和出栏率,提高畜牧业对农业增收的贡献率。
继续强化产业结构调整。
立足自然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积极推广种养业结构调整;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着力抓好粮食作物的品种结构调整和加大了畜种改良力度;三是着力抓好桑蚕种植规划和中药材管理。
稳定推进林业生产。
加大对长防林、天然林、防护林的保护和管理力度,进一步抓好"五个一"工程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安全防火意识,强化对野外用火的管理,确保了森林安全。
劳务输出工作成效显著。
除搞好公益岗位开发外,切实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帮助农民跑信息、找门路、解难题。[3]
基础设施
自来水
政府在乡党委的带领下,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至今,累计向上争取投资1058万元,打通渔洞至四川王家,新芬至寒婆岭两条断头公路,修通菜坝至麻壤,新芬至白老、坡头、羊叫、水井,新街至岩脚、青冈,三桃长湾至扎瓢等12个村民小组的村社公路,完成了三桃至塘房4.5公里的四级碎石路面改造,三桃变电所、中学实验楼修建,塘房小学扩建,陈付沟小学危房改造,毛加小学、菜坝小学、新街小学六配套设施建设,斑竹牲畜交易市场、计生服务所,新芬、斑竹两村委办公楼修建等。解决了三桃集镇、大寨、坳上,渔洞村铁炉,新芬村毛加等23个社的人畜饮水,完成了黄泥、塘房等9个小组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争取投资180万元启动了集镇环城北路硬化建设,斑竹电站已投资30万元改造现有输电线路,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已投资150万元修建三桃联通站,新街、斑竹、三桃大寨和新芬倒洞移动通迅站,上述工程的建设和竣工,使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力地拉动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
牢固树立"你办厂,我收税,你发财,我发展"的新观念,坚定工业强乡的新理念,正确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投资环境,加快全乡经济的发展步伐,2002年引资650万元开发观音岩电站,2003年引资600万元开发大井沟煤矿,2004年引资200万元开发大井沟水电站。加大丰岩电站,莆草坝、沙地头、水洞坪等一厂三矿的技改,提高生产能力,制定优惠政策,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截止今年9月30日止,全乡有个体工商户566户,个体私营企业11个,2007年末全乡非公有制经济产值达1669万元,预计今年可达2055万元,非公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口卫生
在计划生育工作上,我们始终坚持一把手负总责,认真摸清家底,细化目标,完善考核,采取措施,狠抓"一放二扎"措施的落实,加大医学监护力度,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政策,强化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与管理,建立完善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重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提高计划生育率,降低多孩率,2002年至今,共完成结扎3280例,其中二扎2220例,占县下达任务的140.5%,乡机关、企事业单位医学监护率达100 %,农村监护率达到100%,共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60对,征收社会抚养费160万元。2002年至今,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