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三島由紀夫

增加 9,3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三島由紀夫本名平岡公威,[[1925年]]([[大正]]14年)[[1月14日]]出生於[[東京市]][[四谷區]]永住町2番地(今[[東京都]][[新宿區]]四谷4丁目),父親名為平岡梓,母親名為倭文重,是家中長男,妹妹美津子與弟弟千之分別是在[[1928年]]與[[1930年]]出生。三島的祖母夏子具有日本貴族血統,是[[水戶藩]]藩主的外孫女,曾在[[日本皇室]]-{[[有栖川宮]]}-家中學習過禮儀,是個充滿威儀但卻很固執、神經質的傳統女性,祖父平岡定太郎則是[[兵庫縣]]農家出身的文官,曾任[[樺太]]廳長官(樺太是日本對庫頁島南部地區的稱呼,其官職相當於今日[[北海道]]的行政首長)。三島在上中學之前一直是與職掌家族大權的祖母同住,因為過分的保護與管教,構成他貧弱的體質與孤獨、甚至有點女性化的人格特質。但是也因為祖母的薰陶使他有非常多的機會接觸[[歌舞伎]]與[[能劇]]等藝文活動,再加上喜好西方文學的母親之鼓勵,而打下日後他在小說、[[舞台劇]]劇作方面能高度展現的基礎。
 
===進入文壇===
 
[[1946年]],時年21歲的三島由紀夫,藉著繼續寫作來擺脫心中的傷痛。他帶著自己完成的中篇小說《中世》與短篇小說《煙草》到[[镰仓市|鎌倉]]拜訪日本當時的文學巨擘[[川端康成]],在川端的推薦下,《煙草》一作在川端所屬的[[鎌倉文庫]]雜誌《人間》的第1-{卷}-第6期上發表,而且三島也獲得能自由參與鎌倉文庫的資格,經常性地在《人間》上發表作品,並且受到當時該雜誌的主編[[木村德三]]之指導幫助。在川端康成的幫助下,三島由紀夫終於獲得晉身文壇一員的地位,因此對他而言川端是個亦師亦友的重要人物,兩人之間的師徒之誼甚至到了死時都還有牽連。
 
[[1947年]],三島自[[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通過高等文官考試,隨後進入[[大藏省]]任職,在銀行局國民儲蓄課服務。在這期間他也參與了大藏省財務協會的機構內部雜誌《財政》的編輯,並且持續的在各種文學創作的刊物上發表作品,[[1948年]]9月,為了專心創作,他決心從大藏省辭職,開始一個專職作家的身份。辭職後他先是完成並發表了生平第一個長篇小說作品《盜賊》(真光社出版),並且開始著手新書《假面的告白》(<font lang="ja">仮面の告白</font>)的撰寫,這本書在[[1949年]]7月正式付梓由河出書房出版,是三島由紀夫以專業作家的身份,第一本發表的小說作品。
 
[[1950年]]三島出版長篇小說《愛的渴望》(<font lang="ja">愛の渇き</font>,[[新潮社]]出版),這段期間他開始嘗試以真實發生的社會事件來作為創作對象,例如當時他開始撰寫的長篇《青色時代》(青の時代)就是以一個東大學生當地下[[銀行]]社長,最後因為失敗而自殺的事件作為題材。這一年7月發生見習僧人自焚並放火燒燬[[京都]]鹿苑寺([[金閣寺]])的重大社會事件,這件事也由三島取材、日後成就了他畢生最具代表性的成名之作。
 
除了詩詞、散文與小說等文學創作外,三島對於戲曲方面的創作也有高度的興趣。他曾編寫過《彩虹》(<font lang="ja">あやめ</font>,1948年5月),《火宅》(1948年11月)與《燈台》(1949年5月)等戲曲劇本,其中《燈台》一作還實際由大阪放送劇團在第四回的關西實驗劇場中公開演出。1950年時他又完成《魔神禮拜》與《近代能樂集》的第一篇--《邯鄲》(<font lang="ja">邯鄲(かんたん)~近代能楽集の内</font>)等兩部戲曲作品,在這年的9月時,三島加入了包括[[岸田國士]]、[[福田恆存]]、[[小林秀雄]]、[[千田是也]]、[[大岡昇平]]與[[中村光夫]]等文壇名人所組織的「雲之會」(雲の会),以「文學立體化運動」作為他們的主要宗旨,是個以演劇方面的活動為中心的組織。
 
由三島擔任劇本原作,或以他的作品改編登上[[電影|大螢幕]]的情況,對於像這樣多產的作家而言是正常的,但是除了電影原作外,三島由紀夫還有個比較不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電影演員。他的個人首次大螢幕登場,是在[[1951年]][[8月29日]]上映的《純白之夜》(<font lang="ja">純白の夜</font>),這部由[[松竹大船攝影所]]出品,[[大庭秀雄]]導演的電影是由三島擔任原作,並且在影片中擔任了特別演出。
 
[[1951年]]年底,三島發表了長篇小說《禁色》的第一部(新潮社出版),與《夏子的冒險》(夏子の冒険,朝日新聞社)。其中因為《禁色》的男主角是個[[同性戀|同性戀者]],在當時保守的日本社會是較為聳動的題材,因此時下的輿論都將故事中的主角視為是三島本人在性向方面的影射。在完成了《禁色》第一部之後,在[[朝日新聞]]出版局長[[嘉治隆一]]的協力下,三島獲得朝日新聞特別通訊員的[[記者]]身份,於[[12月25日]]自[[橫濱]]搭船出海,開始他環遊世界一週的旅途,並在[[1952年]][[5月10日]]回到日本。這次的旅行是三島畢生第一次出國,對於他而言,在[[希臘]]所獲得對於西方文明的美學經驗,可能是造成他日後作品重大轉戾的關鍵。他在1952年的10月發表遊記《阿波羅之杯》(<font lang="ja">アポロの杯</font>,朝日新聞社出版),記述了他的見聞與對於美的觀點。
 
===登上巔峰===
 
[[1952年]]對於三島來說是個很多產的一年,不過因為他的環遊世界之故,這一年之中大部分發表的作品,都是遊記型態之作。不過,他仍然沒有忘卻純文學的創作,在歸國後不久完成了《禁色》系列的第二部,長篇小說《秘樂》(<font lang="ja">秘楽(ひぎょう)~禁色第2部</font>,在隔年9月由新潮社出版)。[[1953年]]1月《夏子的冒險》同樣由松竹大船進行了電影化,隨後發表長篇小說《日本製》(<font lang="ja">にっぽん製</font>,朝日新聞社出版),並且開始為了長篇小說《潮騷》的取材,拜訪位於[[三重縣]]的[[神島]]。潮騷一書在[[1954年]]6月由新潮社出版,並且開始電影化的工作,於10月由[[東寶]]完成拍攝而上映。小說與電影在推出後大受好評,該年年底新潮社成立第一屆的[[新潮社文學賞]],三島靠著《潮騷》一書拿下首屆的大獎。
 
[[1955年]],時年30歲的三島,感受到自己對於美的憧憬,開始上[[健身房]]運動,以期將自幼以來孱弱的身體改造得強健,讓自己不再為肉體的自卑而感到困擾。此心態其實與他在這一年中潜心撰寫的長篇名著《金閣寺》有所關聯,因為該書中的主角就是一個自慚於外表上的猥瑣但又崇尚極致的美,導致內心扭曲與幻滅的少年,可以說作者在現實中的想法,完全是與他的創作內容互相呼應。
 
[[1956年]]是三島最豐收的一年,經過了一年的潛沉而完成的《金閣寺》在10月由新潮社出版後,獲得驚人的迴響,在同時他的戲曲作品《鹿鳴館》在[[文學座]]創立20周年紀念會上公演,可說是兩面風光。但他與[[日本大學]]拳鬪社的小島智雄結識,開始為期8個月的[[拳擊]]練習,可能才是很難與一個作家有所關聯的特殊作為。這一年,三島的《潮騷》一書被翻譯為英語版(英語書名''The Sound of Waves'',譯者Meredith Weatherby)在[[美國]]出版,是他的小說第一次被正式翻譯為外語版本。
 
[[1957年]]1月,三島以金閣寺獲得第8屆[[讀賣文學賞]]的大獎,在這一年中,三島開始了他與西方文學界的高度互動。這年美國的日本文學家唐諾&#183;金恩(Donald Keene)將三島的《近代能樂集》翻譯成英文版,在美國出版,特別邀請三島到美國參訪並且在[[密西根大學]]以《日本文壇的現狀與西洋文學間的關係》(<font lang="ja">日本文壇の現状と西洋文学との関係</font>)發表演說,之後前往[[拉丁美洲]]遊歷後再長住[[紐約]],直到隔年1月才返回日本。
 
===自杀===
 
三岛对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和严厉的爱国主义深为赞赏,对日本战后社会的西化和日本主权受制于外国非常不满。三岛[[1965年]]以自己的小说《忧国》为蓝本自编自演的同名电影预示了他的结局。影片中一位忠于[[天皇]]的日本上尉在1936年的政变失败后[[切腹]]自杀。1968年,三岛组织了自己的私人武装——“盾会”,声称要保存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并且保卫天皇。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三岛于1970年11月25日将他政变的计划付诸实施。当天三岛交付了《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随后带领4名盾会成员在[[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将师团长绑架为人质。三岛在总监部阳台向800多名自卫队士官发表演说,呼吁“真的[[武士]]”随他发动兵变,推翻否定日本拥有军队的宪法,使自卫队成为真的军队以保卫天皇和日本的传统,但是没有人响应。
 
三岛随后从阳台退入室内,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切腹]]自杀。三島由紀夫在額際繫上了寫著「七生報國」字樣的頭巾,用白色的布將預備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緊緊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個很大的傷口,腸子從傷口流出來。随他同来的兩位盾会成员之一的森田必勝用名刀「關孫六」为三岛進行[[介错]],但連砍數次都未能砍下他的头颅,三島由紀夫難忍痛楚,試圖咬舌自盡,第四次介錯改由學習過[[居合道]]的盾會成員古賀浩靖執行,終於成功。之後森田必勝也切腹自杀(亦是由古賀浩靖進行介錯),這三名成員依“委託殺人罪”各判處四年的有期徒刑。
 
==作品列表==
*《[[假面的告白]]》
*《[[潮骚]]》——[[1952年]],获新潮社文学奖
*《[[金閣寺 (小說)|金閣寺]]》——[[1956年]],获读卖文学奖
*《[[十日之菊]]》——获读卖文学奖
*《[[丰饶之海]]》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