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岔镇从恩施城区出发沿恩鹤公路东行23公里,便来到了处于清江之畔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三岔。三岔镇东与新塘、沙地交界,南与宣恩万寨相望,西与舞阳坝毗邻,北与白杨、崔坝接壤。国土面积259.35平方公里。[1]
简介
悠悠清江水滋润着鄂西这片神奇的土地,巍巍武陵山见证着恩施历史的沧桑。从恩施城区出发沿恩鹤公路东行23公里,便来到了处于清江之畔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三岔。三岔镇东与新塘、沙地交界,南与宣恩万寨相望,西与舞阳坝毗邻,北与白杨、崔坝接壤。国土面积259.35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三岔口社区。
全镇现辖12个村、1个社区、共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万,农村人口39499人。耕地面积4. 43万亩,其中旱地3. 84万亩,水田0.59万亩。全镇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红苕、黄豆、水稻等作物,兼种药材、李子、魔芋、烟叶等,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生猪饲养量逐年上升。
概况
恩施市辖镇。面积259.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816人(2010年六普)。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三岔口社区。
沿革
因地处三座大山的结合部,无论从何方看去,都可以看见三个岔口,故名三岔。1950年7月从龙凤区划出部分区域建立茅坝区,年底将所辖的万寨归宣恩县管辖。1952年3月撤销茅坝区,并入龙凤区和七里区。1952年8月,原茅坝区所辖范围划出设立第三区。1957年1月改称三岔区。1958年11月改为东风公社。1961年5月复为三岔区。1975年8月改为三岔公社,并将莲花池和茅坝划入七里公社。……
1996年,三岔乡面积203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其中土家族占10%,辖胡家台、二房、燕子坝、叶家台、四方碑、浑水河、沙子坝、水进槽、大埫、阳天坪、白果坝、和湾、马头沟、二蹬岩、茅针坝、徐家大坪、回坝、赵家村、洞碑、三里坊、青峰寺、鸦沐羽、打断碑、三元坝、梨子坝、设塘坪26个行政村。
2004年,乡政府驻三岔,人口43892人,面积225平方千米,辖三岔口1个居委会和阳天坪、王家村、鸦沐羽、燕子坝、和湾、水洞、茴坝、梨子坝、三元坝、莲花池、茅坝、汾水12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 分类422801200:~001 210三岔口居委会 ~200 210王家村 ~201 210燕子坝村 ~202 210和湾村 ~203 220水洞村 ~204 220茴坝村 ~205 220汾水村 ~206 220鸦沐羽村 ~207 210阳天坪村 ~208 210梨子坝村 ~209 220三元坝村 ~210 220莲花池村 ~211 220茅坝村
2017年1月20日,经湖北省民政厅批准,撤销三岔乡,设立三岔镇。
地理位置
三岔乡属典型的二高山区域,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地形复杂,风景别致。境内最高海拔1310米,最低海拔369米。属中纬度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较冷,年均气温11.5℃,无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1450mm。[2]
乡情
水利
三岔乡境内无大型河流。建国前,水库、塘堰等水利设施落后,全乡生产生活用水相当困难。土地改革后,三岔开始有计划地兴修水利。1966年,三岔区莲花池水库工程动工,后因"文化大革命"影响,工程被迫下马。1970年,茅坝村寨沟水库竣工,库容70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1978年,县水电局工作组在三岔区创办"修建人畜饮水池试点"。同年秋,恩施地区在三岔召开地区人畜饮水建设现场会,推广我乡修建人畜饮水池的经验。1980年,三岔口左家淌饮水池竣工,库容1.63立方米,集镇用水困难得以缓解。为彻底解决集镇用水困难,三岔乡党委、乡政府多次邀请市水利专家到集镇周围勘测水源,寻找修建水库的最佳地点。1999年10月,市水利水产局、省地质工程大队勘测结果表明,距集镇1.5公里的大河沟可以修建水库。2002年3月,恩施市发展计划局、恩施市水利水产局正式批准三岔大河沟水库立项建设,6月28日,工程破工动工。开工后,工程建设者顶风冒雪,餐风宿露,硬是在地势险恶、交通不便的大河沟筑起了一座23米高的大坝。次年9月18日,水库胜利竣工!水库相应库容10.35万立方米,每天可向集镇及周边3个村提供580立方米的生产生活用水,彻底解决了集镇及周边地区困难。如今,全乡共有塘堰约1100处,人畜饮水小水窖(池)约6500口,全乡人民吃水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农业
三岔乡农业生产一直抓得扎实,故防洪抗涝、水土保持等工作成效也十分显著。莲花池是全乡水稻主要产地,但因四周山高坡陡,另有冷水沟等小溪注入,过去该地800亩农田几乎年年受洪涝灾害影响、产量很低。1951年,恩施县委组织三岔、七里等区劳力800余人,由彭集成、杨南轩具体负责施工,在莲花池西面乌龙沟开挖排水沟860米,将水引至茅坝河。翌年8月,排水沟土堤被洪水冲毁。1953年,县委又派王蹇组织劳力100余人开挖淤泥,加固保坎,疏通了排水沟。1975年七里公社又组织劳力开始投入"消灭围子台、改造龙潭坝"的工程建设。11月20日,龙潭坝工程正式开工。经过近4个月的奋战,莲花池围子台被炸掉,冷浸田用红砂石填平,800余亩农田从此受益。从20世纪50年代起,三岔就推行坡改梯,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1957年,三岔区三元乡坡改梯经验在全县推广并获国务院表彰。为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我乡大力推行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办法。一是继续兴修沟渠等水利设施;二是实施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如今,三岔乡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实施204929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3664.6亩。
教育
全乡文教卫事业发展较快。全乡现有中学1所,全日制小学 14所,教学点1个,在校学生4709人,教职工230人。三岔乡设公办小学始于1950年5月,时称龙凤区三岔小学,为现乡中心小学前身。嗣后,各地开始开办小学。1958年,三岔乡始设初中,称恩施八中,1961年被撤销。1966年,三岔口复设中学,称恩施第十中学。3年后,三岔各公社均设初中。1980年,全区中学合并,设三岔中学、鸦沐羽中学、和湾中学,1993年3所中学合并为现三岔中学,现为周边地区最大的中学。1971年至1983年,三岔初中设戴帽高中班,培养高中毕业生2000余人。
医疗
三岔乡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早,因本地为通往东乡的要道,故人口流动较大,自古以来在此行医之人不少。1880年,陈德女昱的祖父在三岔集镇开中药铺,家传子孙三代。三岔卫生院前身为一卫生所,后不断壮大。1985年病床38张,有医务及管理人员54人,全年诊疗人次31599,住院人次316,但病床利用率仅12.1%。进入21世纪后,三岔卫生院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先后配置了B超机、麻醉呼吸机和X光机等高级医疗设备。同时,医院还多次选派医务人员到州、市医院进修,提高业务水平。2003年,该院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如今全乡共有医务人员96人,各村共有26个村级卫生室,完全满足了全乡人民就医的需要。
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乡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积极组织"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认真开展育龄妇女"三查三落实"。全乡计生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1995年、2000年我乡先后被国家计生协会评为先进集体。2001年又被中宣部、国家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2004年,我乡人口增长率为0.24‰,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1.05,符合正常比例。
市场
自清朝以来,我乡莲花池、三里荒(现三里坊)、和湾(现河湾)、三岔口、鸦沐羽等地便建有农村集贸市场,每逢集日,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如今,三岔口、鸦沐羽、和湾、茅坝为我乡主要集镇,三岔口每逢单日逢集,其他集镇则无固定集日。三岔口集镇距城23公里,位于海拔920米的山槽中。面积0.98平方公里,2004年有住户590户1800人,乡直单位21个。集镇有东西向老街一条,长400余米,宽4米许,水泥路面;沿恩鹤公路有新街一条,长约1000米。建国以来,三岔口集镇一直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乡建制多次调整,但该地一直是区公所、人民公社或乡人民政府驻地。近几年来,乡人民政府加强集镇建设与管理,集镇面貌日益改善。2003年,集镇安装路灯,实现了集镇亮化。2004年、2005年乡政府宿舍楼、办公楼及政府广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经济
全乡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良好。2003年,全乡从事加工制造业的有1460人,收入2400万元;从事建筑业的140人,收入215万元;从事交通运输业的371人,收入350万元;从事批发零售业的3300人,营业额350万元;从事住宿、餐饮业及其他社会服务业的278人,收入335万元。如今,乡人民政府加强招商引资,引进商前来投资建基地、办企业。如今,全乡有药材基地2个,面积近千亩;生猪养殖基地2个,年饲养量1200头;山羊养殖基地1个,饲养量200只;蔬菜基地3个,面积450余亩。 我乡浑水河码头是全省闻名的"清江漂流"的起岸点,每年可接待省内外游客约2万人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恩鹤公路沿线 "农家乐"山庄不断发展。如今,"凉风垭山庄"、"望城山庄"等生意兴隆,顾客络绎不绝。境内天池山海拔1300余米,冬季大雪纷飞,夏季凉爽宜人,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文化
三岔乡傩文化历史悠久,蕴涵深厚,傩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傩戏起源于驱疫避邪的巫术活动,后逐渐演变为娱人的民间艺术形式。近代的三岔傩戏虽然也有祈福的因素,但其观赏性不断突出。特别是三岔傩戏团把傩戏从地方戏台演到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室,使傩戏不断接近生活,也不断艺术化。如今,三岔傩戏表演已成为恩施地区一道必不可少的民族文化大餐,每遇重要节庆日,三岔傩戏团必到场助兴。当地傩戏艺人谭学朝属第11代傩坛传人,现已从事巫傩活动60余年。谭学朝傩戏演技高超,尤善傩戏面具雕刻,2003年被恩施自治州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他的傩面作品曾被美国西雅图大学鲍梅立博士称为"鬼斧神刀",并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三岔傩戏至今仍然十分繁盛,这不失为恩施民间文化领域中一大幸。如今,三岔乡有关部门正在抓紧挖掘、整理傩文化。
正是因为"傩"文化这一重要的民间文化,三岔乡于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三岔乡文化部门也以傩文化开发为突破口,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全乡文化事蓬勃发展。1990年,三岔文化站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是年12月又被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评为湖北省山区特级文化站。2003年,我乡将乡文化站与广播站合并,组建三岔文化服务中心。如今,文化服务中心正以傩文化为品牌,全力投入全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之中。由文化服务中心负责的有线电视光纤并网工程已于2004年秋完成。
行政区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7日,恩施县人民政府成立。当月12日,全县临时编为6个区,三岔、燕子、和湾乡属龙凤区管辖,1950年增设茅坝区。1953年,全县对乡、区、镇建制重新进行划分,燕子等地划入三岔区,全区设水池、燕子、水洞、茴坝、浑水、淹水、阳河、大果、阴坪、山羊、杜果、栗子、王家、石心、马尾、茅坝、龙潭、燕子溪、三岔镇等19个乡(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三岔区更名为东风人民公社,下设大河、阳荷、三元、梨子、王家、燕子、水池、水洞、茴坝、浑水、天池、二龙、茅坝、莲花等14个管理区。1961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三岔复置区,下辖水池、茴坝、燕子、大河、王家、三元、浑水、阳荷、莲花、茅坝等10个公社。1975年7月,全县撤区并社,三岔改为公社,茅坝、莲花池划归七里公社。1984年,三岔设区,辖阳天坪、三元、王家、燕子坝、水洞、茴坝、和湾、汾水、鸦沐羽、三岔口等9乡1镇。1992年,三岔改设三元、王家、燕子坝、和湾、茴坝、鸦沐羽、三岔口等6乡1镇。1997年,三岔区改为三岔乡,下设4个管理区26个村。2001年,茅坝、莲花池划归三岔乡管辖,全乡共34个村294个组。2002年10月18日,全乡实行村组合并,设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65个小组。[3]
特殊产业
三岔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尤以旱粮生产为主。建国以来,三岔乡旱粮生产一直是全市乃至全州的一个亮点,特别是境内科研基地为鄂西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大量优良品种。
三岔乡大部分村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红苕、黄豆、小麦等,莲花池、茅坝两村则兼种水稻。据2003年统计,全乡玉米播种1.84万亩,洋芋2.2万亩,大豆0.82万亩,红薯1.1万亩,小麦0.4万亩,水稻仅0.59万亩。
玉米居本乡大宗粮食作物之首,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的三分之一强。上世纪50年代,本地以大子黄、罗汉托、金黄早等品种为主。60年代,恩施县引进东林白、胜利红并在我乡推广,东林白与品杂同时推广,与自交系间杂种并存,持续时间较长。1959年,县农业局旱粮组在三元坝试验苞谷品种间杂交成功,并向全乡推广。1961年,省农科院、天池山农科所均派员到三元坝协助县农业局旱粮组进行品杂一代示范工作。当年,品杂一代亩产145公斤,增长16%。1970年,"恩单二号"问世,农民普遍欢迎。1973年,县农业局在三岔进行"恩单二号"正规试验,并全面开始制种。随后,我乡梨儿坪旱粮场大量生产"恩单二号"亲本原种,种子不仅满足本乡需求,还销往全市。
在旱粮生产过程中,三岔乡推行科学种田,讲究精耕细作,以提高旱粮单产。70年代以来,全乡推行"三套三丰收"(苞谷、洋芋、大豆宽窄行套种,三种作物增产),玉米平均单产提高到180余公斤。1980年以后,全乡开始推广玉米营养钵(块)育苗移栽、沟施垄栽和配方施肥技术等,玉米产量不断增长。1987年,三岔乡3000亩样板田喜获丰收,平均亩产386.6公斤。1989年,玉米平均单产337.3公斤,2003年玉米平均单产达到391公斤。
三岔旱粮生产的经验和成果也多次在省、地区获奖。1981年,"三套三丰收"获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次年,黄豆"六月黄"新品种获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1979年,三岔玉米三交种的选育、黄豆大面积增产经验以及腐殖类肥料的生产应用均在恩施县科学大会上获奖。
三岔旱粮生产得益于境内的天池山农科所。该所直接带动了天池山、鸦沐羽一带农民科学种田,发家致富,同时从这里研制的优良品种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该所建于1952年,因所在地名为天池坝,便取"天池"二字命名为恩施地区天池山农科所,属地区农业局管理。该所以研究玉米、洋芋新品种为主,玉米"恩单二号"、"恩二XC103"和马铃薯"6-764"、"双丰收"、"新芋四号"、"694-11"等都是在这里研制成功的。玉米"恩单二号"和"马铃薯694-11"曾获1977年全国科技大会科研成果奖。1988年,天池山农科所成功研制 "鄂马铃薯3号"。该品种在我乡鸦沐羽等村试种成功,亩产1612-1969.3公斤,并很快在全乡乃至恩施地区推广开来。如今,三岔乡"鄂马铃薯3号"种植面积2万余亩,普及率达88%。每到收获季节,大批外地客商便来三岔购买原种和商品薯,三岔乡已成为恩施地区重要的"鄂马铃薯3号"种薯繁殖基地和商品薯供应基地。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78年,三岔区粮食总产量1350多万公斤,人均550公斤。同时,全乡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也开始迅猛发展。从1975年起,三岔区粮食增产幅度和生猪发展连续几年在恩施县排名第一。80年代以来,三岔乡因地制宜,狠抓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发展,生猪饲养量和出栏数多次排在全市首位。2002年,全乡原34个村有31个村跻身于全市生猪出栏百强村之列。2003年,全乡生猪饲养量10.1万头,出栏5.5万头,肉产品产量居全州第8位;生猪产值57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2.2%。为加强畜牧产业化建设,我乡自1997年起开始全面推行生猪品种改良,同时还积极引导农民改善生猪栏圈、改变饲养方式。如今,全乡建起了高标准的生猪人工授精站24个,二元母猪繁殖群2个,生猪三元杂交率达85%。全乡生猪品种改良工作走在了全州的前列,2003年州畜牧局将三岔乡评为"生猪品改示范乡"。如今,三岔乡已经成为全州生猪品改示范点。2004年9月,全州生猪品改现场会在我乡成功召开。
全乡油菜、烟叶、药材、魔芋等经济作物栽培面积较大,产量高。据2003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乡油菜面积1.4万亩,产量1375吨。从1972年推广白肋烟种植以来,我乡大力发展"两烟"生产,烟叶已成为财政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3年,全乡共落实烟叶面积近6000亩,实现产值336.69万元,创税67.8万元。全乡中草药品种比较丰富,主要有厚朴、杜仲、牡丹、桔梗、天麻等。2002年以来,梨子坝、阳天坪先后引进客商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如今,全乡药材面积已达2000余亩。全乡魔芋种植面积3000余亩,产值可达700余万元。李子是我乡特色小水果,本地"童子李"深受消费者青睐。2003年,我乡成立林果业办公室,专门负责以童子李为主的高效经济林管理。[4]
基础设施
电力
三岔供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下角河一级电站竣工,装机1台125千瓦。翌年,下角河二级电站竣工,装机1台160千瓦。该电站向河湾、三岔口及周边12个大队输电,供1200余户照明。1982年,龙凤坝变电站的供电所建成,三岔乡小水电并入市电网运行。同时,市电网开始给三岔乡调配供电,三岔人民生产生活用电开始普及。2000年,全乡开始进行农村电网改造,2003年全面完工。共改造低压台区104个,安装新台区13个,架设和改造10千伏线路158千米,400伏低压线路540千米,全乡各地达到了优质、安全、经济用电。
交通
三岔一直是恩施至鹤峰的必经之地,自晚清以来即有主干道从三岔口集镇穿过。1939年,施鹤(峰)线设驿站于三岔口,三岔乡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1958年,恩鹤公路开工建设,同年通车到浑水河,并在三岔口设道班。如今,全乡村级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约360公里。2004年,全乡第一条通村油路--沙(子坝)鸦(沐羽)公路全线通车。如今,全乡村村通公路,交通运输便利,从三岔口至州城有客运车辆近30辆,到鸦沐羽、河湾等集镇有客运车辆近10辆。从州城到茅坝还有公交汽车往返,每天4班。
清江从三岔东南边境流过,浑水河一直是三岔至新塘等地一个重要的渡口。该地原称风水河,"为往天生桥、新塘之大路"。1966年,恩施县交通局在此建渡口,设渡船。1976年,渡口改扩建,成为全县第一个汽车渡口。1984年,浑水河大桥建成。
行政
为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乡自2000年起开始实施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2001年,阳天坪、大淌及叶家台3个村被定为文明新村建设试点,共28个村民小组1057户投入到文明新村建设之中。截至2004年8月,全乡已累计修建沼气池2741口,粉墙垛脊、改圈改厕1600户。如今,全乡已建成孙家坝、沙子坝、白杨坪、梨儿坪等文明示范小区,居住在小区的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住进了水泥房,用上了沼气灶,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市直单位的帮扶下,我乡村级阵地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市林业局投入10万元为阳天坪村修建了办公楼。2004年,市粮食局、市畜牧局分别投入10万元、8万元帮助莲花池、燕子坝村新建了高标准的办公场所。市委组织部、市烟草专卖局、市二中、市残联也挤出资金投入到所帮扶的村加强村级阵地建设,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
励教
小学生在"毓秀三岔"励教基金会成立暨表彰大会上表演文艺节目。当天,恩施市三岔乡"毓秀三岔"励教基金会成立,社会各界捐款30多万元,助力该乡品学兼优和贫困家庭学生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