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宋杰 著,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元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之一,由我国近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陆费逵(伯鸿)先生在上海创办[1]。中华书局从1912年至2012年,共出版图书3万余种,获奖图书累计563种,其中国家图书奖[2]和中国出版政府奖的获奖数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内容简介

《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是《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作者宋杰先生推出的新著。本书收录了近年写作的6篇专题,分别探讨了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战略防御部署,蜀汉刘备与诸葛亮统治时期z高军政机构的演变,蜀魏战争中的武都,孙策攻占江东的经过与作战方略,孙权统治时期都城、兵力部署与主攻方向的变化,汉末三国战争中的陆口与蒲圻,就当时经济区域、地形、水文及交通状况以及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对三国各方攻防路线与用兵策略所起的制约影响作了深入考察。

作者介绍

宋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及历史军事地理,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有《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先秦战略地理研究》、《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汉代监狱制度研究》等专著,其中《汉代监狱制度研究》入选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目录

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战略防御部署

 一、赤壁战后曹操应对被动局势的战略方针

 二、留驻外军,建立以“三征”为长官的边境防区

 三、收缩防线,内迁居民,形成广袤的无人地带

 四、扼守合肥、襄阳、祁山、陈仓等要害 

五、积极防御,以攻助守,力争作战主动权

六、参用中军和州郡兵支援边防前线

七、结语

从“军府”到“霸府”

——蜀汉前期最高军政机构的演变

一、刘备的左将军府

二、刘备的大司马府与尚书台

三、蜀汉丞相府的建立

四、诸葛亮南征前后相府人事、官职的重要变化

五、丞相府的其他僚属

六、蜀汉丞相府的“霸府”性质

三国蜀魏战争中的武都

一、武都郡的设置由来

二、武都郡的地理环境与水陆交通

三、随同马超起兵反曹的“武都氐”

四、曹操攻取汉中战役期间的武都 

五、曹刘争夺汉中之战期间的武都 

六、诸葛亮北伐期间的武都与“断陇道”之作战计划 

七、姜维统兵期间的武都与“断凉州之道”战略规划 

八、曹魏灭蜀之役中的武都

孙策攻占江东的经过与方略

一、孙策的江都之行与起兵构想

二、渡江募兵失利与重整旗鼓 

三、击败刘繇与王朗,攻占江东三郡 

四、孙策在江东的平叛与外交活动 

五、北进失败与西征的巨大胜利

六、结语

孙权统治时期兵力部署与主攻方向的改变

一、赤壁战前孙权的北守西攻(200—208年)  

二、东西分兵作战与国都北移京城(208—210年) 

三、迁都建业与东西单线作战(210—219年)  

四、全力西进与驻跸公安(219—221年)  

五、迁都武昌与沿江各防区的建立(221—229年) 

六、还都建业与江防体系的演变(229—252年)

三国战争中的陆口与蒲圻

一、“借荆州”后鲁肃屯戍陆口原因试探 

二、孙吴攻取“南三郡”战役中的陆口 

三、孙吴袭取荆州战役中的陆口 

四、蒲圻取代陆口及其军事地位之演变 

五、蒲圻与武昌右部都督辖区的衰落

参考文献

  1. 中华书局,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 中国国家图书奖历届获奖书目(第1-8届),豆丁网,201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