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公九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三公九卿'''(sān gōng jiǔ qīng)据史记记载“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
 
(added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using HotCat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三公九卿'''(sān gōng jiǔ qīng)据史记记载“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1]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和太尉被称为三公。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
+
[[File:三公九卿.jpg|缩略图|右|[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wendangwang.com%2Fpic%2Fa272a88ca3610bac5e219ff1%2F3-810-jpg_6-1080-0-0-1080.jpg&refer=http%3A%2F%2Fwww.wendangwan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0143334&t=4b2fb2b8f48a50ecb5c9e37300920118  原图链接][https://www.wendangwang.com/doc/a272a88ca3610bac5e219ff1/3  来自文档网]]]
 +
'''三公九卿'''(sān gōng jiǔ qīng)据史记记载“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 九卿]] [[ 士大夫]] ,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 太傅]] 、太师、太保为三公。<ref>[http://www.yanchengdj.com/topic/2104.html 三公九卿-中国的古代官员制度]历史记</ref> 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 丞相]] ,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 武帝]] 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和太尉被称为三公。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 中二千石]] 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
 
==名称由来==
 
==名称由来==
 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3]
+
 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 少师]] [[ 少傅]] [[ 少保]] [[ 冢宰]] [[ 司徒]] [[ 宗伯]] [[ 司马]] [[ 司寇]] [[ 司空]] 为九卿。  
  
 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 [4]  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
+
 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
 
==具体工作==
 
==具体工作==
 
===三公===
 
===三公===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掌握军权,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可凭皇帝的符节调动军队。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掌握军权,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可凭皇帝的符节调动军队。
 +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地位低于丞相和太尉,丞相和太尉品秩为一万石,御史大夫品秩为二千石。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地位低于丞相和太尉,丞相和太尉品秩为一万石,御史大夫品秩为二千石。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
 
===九卿===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5]
+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5]
+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5]
+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
+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5]
+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5]
+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5]
+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5]
+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5]
+
 
 +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
 
 +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
 
 +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
 
 +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
 
 +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历史变迁==
 
==历史变迁==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
  
 秦王朝在确立 皇帝 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 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相当于副丞相。三公 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三公 之下的九卿的职责为: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但无论三公 ,还是 九卿 ,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7]
+
 秦王朝在确立 皇帝 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 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 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相当于副丞相。三公 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三公 之下的九卿的职责为: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但无论三公 ,还是 九卿 ,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汉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为大司农。武帝时改“大行令”为“大鸿胪”,“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7]
+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职能,至于动机可能是语言变迁而寻求官名的准确。无独有偶,三公的名称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 [7]
+
 汉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为大司农。武帝时改“大行令”为“大鸿胪”,“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
 
 +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职能,至于动机可能是语言变迁而寻求官名的准确。无独有偶,三公的名称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汉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
 +
 
 
 以上更名在当时并非是更名,而是另有原因。
 
 以上更名在当时并非是更名,而是另有原因。
 比如,大司马一职,原是霍去病和卫青讨伐匈奴,带去的马匹有十四万,但至班师入塞之时却不到三万匹,所以任两人同为大司马。而原来的太尉田蚡被太皇太后窦氏下令免官,太尉之职从此长期空缺。再加上,霍去病和卫青二人长期对匈奴作战,手下兵将极多,久而久之,太尉的职权就逐渐转移到大司马。另外,应当了解,太尉其实在汉初是不常设的。太尉一职的或置或废,大都与征伐或时局有关。如汉文帝三年,罢太尉官,归属丞相,这年五月就是由灌婴率军还击匈奴的入侵。景帝时,太尉职衔也只恢复了4年。以此为背景来看,大司马替代太尉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7]
+
 
 汉武帝时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员分为外朝官、内朝官。外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内朝官,或称中朝官,包括大司马和左、右、前、后将军,尚书,以及侍中、散骑、诸吏、诸郎、博士等。所谓内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专任行政职务的,与行政性质的正规官称的外朝官相对而言的。 [8]
+
 比如,大司马一职,原是霍去病和卫青讨伐匈奴,带去的马匹有十四万,但至班师入塞之时却不到三万匹,所以任两人同为大司马。而原来的太尉田蚡被太皇太后窦氏下令免官,太尉之职从此长期空缺。再加上,霍去病和卫青二人长期对匈奴作战,手下兵将极多,久而久之,太尉的职权就逐渐转移到大司马。另外,应当了解,太尉其实在汉初是不常设的。太尉一职的或置或废,大都与征伐或时局有关。如汉文帝三年,罢太尉官,归属丞相,这年五月就是由灌婴率军还击匈奴的入侵。景帝时,太尉职衔也只恢复了4年。以此为背景来看,大司马替代太尉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三公之中以御史大夫等级最低,职能也比较模糊,一方面为丞相之副,一方面供内廷的差遣。 [8]
+
 
 汉武帝之前,丞相的位高权重,连皇帝也不能不敬三分。凡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移归私第,皇帝车驾往吊,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西汉,皇帝与丞相的冲突在武帝时达到高峰,本来汉武帝对田蚡言听计从,但田蚡得寸进尺。 [9]
+
 汉武帝时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员分为外朝官、内朝官。外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内朝官,或称中朝官,包括大司马和左、右、前、后将军,尚书,以及侍中、散骑、诸吏、诸郎、博士等。所谓内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专任行政职务的,与行政性质的正规官称的外朝官相对而言的。
 《资治通鉴》记载:田蚡每次上朝奏事,奏着谈上大半天,他推荐人作官,有的位居二千石,把皇上的权利都夺了去(任命官吏是皇帝的权利),皇帝就对他说:“你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打算任命官吏。” 田蚡曾请求把考工官署的土地拨给他以扩建私宅,武帝发怒:“你为什么不干脆要武库”从此之后田蚡才稍稍收敛。 [7]
+
 
 由于丞相权位太重,威胁了皇权,皇帝很不放心,所以自武帝以后,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尚书台(令),从此之后,丞相、太尉虽然都是政权的负责人,但实际权利已向尚书台。丞相有过失,由尚书问状弹劾。 [10]
+
 三公之中以御史大夫等级最低,职能也比较模糊,一方面为丞相之副,一方面供内廷的差遣。
 相对于秦朝,官员职能变化最大的当属御史大夫了,汉文帝时下诏:“制诏御史,其除肉刑。”从此,御史大夫成为全国最高的监察官。 [10]
+
 
 西汉时的中央官制改革集中在汉武帝时期。这次改革始于与太皇太后对抗时期,是以政治斗争为目的的变革,是被史家称为“大一统”一揽子改革的一部分。汉武帝的改革从根本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突出了皇权,削弱了(丞)相权,把中央官员分为内外朝更加强了中央机构为皇帝服务的职能。至此之后,除前文所述哀帝,成帝对太尉和丞相的名称变更外,再无值得一谈之事。 [10]
+
 汉武帝之前,丞相的位高权重,连皇帝也不能不敬三分。凡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移归私第,皇帝车驾往吊,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西汉,皇帝与丞相的冲突在武帝时达到高峰,本来汉武帝对田蚡言听计从,但田蚡得寸进尺。
 西汉末年,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尚书令,逐渐掌握了实权,后自立为帝,国号新。王莽不以国号“新”为理念,九卿的名字全以《尚书》的文章为准。大司农改为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改为作士;太常改为秩宗;大鸿胪改为典乐;少府改为共工;还有,“光禄勋”等改为六监。就连百官、宫室、郡县都换了名称。但这些仅仅都是 “托古改字”而已,同“托古改制”是不一样的,换汤不换药。 [10]
+
 
 东汉从刘秀称帝起到曹丕废掉献帝共197年,其中以光武、明、章三帝时期为短暂兴盛,而后东汉历经外戚、宦官之祸,少数民族叛乱到黄巾起义,到最后所谓三国诸侯割据时代,一直是内乱不已。所以东汉在前期基本继承西汉官制略有改革,而在中后期则因内乱的局面而逐步抬升了军事官职的地位,也有几人以文官而称雄于世。 [10]
+
 《资治通鉴》记载:田蚡每次上朝奏事,奏着谈上大半天,他推荐人作官,有的位居二千石,把皇上的权利都夺了去(任命官吏是皇帝的权利),皇帝就对他说:“你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打算任命官吏。” 田蚡曾请求把考工官署的土地拨给他以扩建私宅,武帝发怒:“你为什么不干脆要武库”从此之后田蚡才稍稍收敛。
 光武帝即位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27年后才改大司马为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称司徒,司空。司空的职能已经从往日的监察“改行”去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 [10]
+
 
 东汉光武帝在对皇权的加强上,比起西汉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光武帝亲政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利,职无不统。《通考·职官考》云:“至后汉,则(尚书)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 [10]
+
 由于丞相权位太重,威胁了皇权,皇帝很不放心,所以自武帝以后,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尚书台(令),从此之后,丞相、太尉虽然都是政权的负责人,但实际权利已向尚书台。丞相有过失,由尚书问状弹劾。
 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国家中央权利全部集中在皇帝的宫廷办公厅内,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辞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最明显的就是(大)司徒,相当于西汉时期的丞相,再也没有西汉时期当皇帝上宾的好运气。如韩歆为司徒,因好直言,无所隐讳,光武帝不能容忍,把他免官,遣归乡里,并下诏责之。韩歆惶恐不安,与其子婴皆自杀。其后欧阳歙、戴涉为大司徒,皆以罪下狱死。 [11]
+
 
 东汉时期太傅拜为上公。光武帝以卓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此后,每当新皇帝即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黄巾之乱后,董卓以太师自封,位在太傅之上。这些官位均不常设,历任太傅录尚书事都在死后被除其官名。 [12]
+
 相对于秦朝,官员职能变化最大的当属御史大夫了,汉文帝时下诏:“制诏御史,其除肉刑。”从此,御史大夫成为全国最高的监察官。
 东汉沿西汉旧制,同置九卿。其所职掌,也与西汉略同,只是机构的裁并,属官的精简,有异于前。此外,东汉的九卿,分别隶属于三公。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为太尉所领;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为司徒所领;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为司空所领。抛开现实意义不说,仅从官制的创新上来看,这是一项创新。它削弱了司徒的职权,三公各行使一部分国家权利,使官制更加合理。但从权利的角度上来看,司徒所领太仆、大鸿胪均是虚官。太仆服侍皇帝,没有参与国家政事的权利。大鸿胪执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这对一个自称天朝的国家来说,除了在某些施威仪时可利用外,其他时候无足轻重。仅仅留下一个管人头的廷尉还有点文字上的地位。 [12]
+
 
 东汉自汉光武帝以来就战事频繁,所以除三公、九卿、尚书台以外,东汉又有各级将军,也是中央要员。有大将军,其次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其中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之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上卿之下,不常置。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执政,常假借兵权以自重。于是,大将军便成为中央的主要官员了,并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12]
+
 西汉时的中央官制改革集中在汉武帝时期。这次改革始于与太皇太后对抗时期,是以政治斗争为目的的变革,是被史家称为“大一统”一揽子改革的一部分。汉武帝的改革从根本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突出了皇权,削弱了(丞)相权,把中央官员分为内外朝更加强了中央机构为皇帝服务的职能。至此之后,除前文所述哀帝,成帝对太尉和丞相的名称变更外,再无值得一谈之事。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董卓、曹操分别掌握过中央政权。董卓曾经集太师、大将军、相国为一身。其中又以相国为尊,位居三公之上。曹操掌权时,罢去太尉、司徒、司空,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为丞相,至其死。 [12]
+
 
 +
 西汉末年,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尚书令,逐渐掌握了实权,后自立为帝,国号新。王莽不以国号“新”为理念,九卿的名字全以《尚书》的文章为准。大司农改为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改为作士;太常改为秩宗;大鸿胪改为典乐;少府改为共工;还有,“光禄勋”等改为六监。就连百官、宫室、郡县都换了名称。但这些仅仅都是 “托古改字”而已,同“托古改制”是不一样的,换汤不换药。
 +
 
 +
 东汉从刘秀称帝起到曹丕废掉献帝共197年,其中以光武、明、章三帝时期为短暂兴盛,而后东汉历经外戚、宦官之祸,少数民族叛乱到黄巾起义,到最后所谓三国诸侯割据时代,一直是内乱不已。所以东汉在前期基本继承西汉官制略有改革,而在中后期则因内乱的局面而逐步抬升了军事官职的地位,也有几人以文官而称雄于世。
 +
 
 +
 光武帝即位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27年后才改大司马为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称司徒,司空。司空的职能已经从往日的监察“改行”去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
 +
 
 +
 东汉光武帝在对皇权的加强上,比起西汉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光武帝亲政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利,职无不统。《通考·职官考》云:“至后汉,则(尚书)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
 +
 
 +
 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国家中央权利全部集中在皇帝的宫廷办公厅内,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辞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最明显的就是(大)司徒,相当于西汉时期的丞相,再也没有西汉时期当皇帝上宾的好运气。如韩歆为司徒,因好直言,无所隐讳,光武帝不能容忍,把他免官,遣归乡里,并下诏责之。韩歆惶恐不安,与其子婴皆自杀。其后欧阳歙、戴涉为大司徒,皆以罪下狱死。
 +
 
 +
 东汉时期太傅拜为上公。光武帝以卓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此后,每当新皇帝即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黄巾之乱后,董卓以太师自封,位在太傅之上。这些官位均不常设,历任太傅录尚书事都在死后被除其官名。  
 +
 
 +
 东汉沿西汉旧制,同置九卿。其所职掌,也与西汉略同,只是机构的裁并,属官的精简,有异于前。此外,东汉的九卿,分别隶属于三公。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为太尉所领;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为司徒所领;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为司空所领。抛开现实意义不说,仅从官制的创新上来看,这是一项创新。它削弱了司徒的职权,三公各行使一部分国家权利,使官制更加合理。但从权利的角度上来看,司徒所领太仆、大鸿胪均是虚官。太仆服侍皇帝,没有参与国家政事的权利。大鸿胪执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这对一个自称天朝的国家来说,除了在某些施威仪时可利用外,其他时候无足轻重。仅仅留下一个管人头的廷尉还有点文字上的地位。
 +
 
 +
 东汉自汉光武帝以来就战事频繁,所以除三公、九卿、尚书台以外,东汉又有各级将军,也是中央要员。有大将军,其次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其中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之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上卿之下,不常置。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执政,常假借兵权以自重。于是,大将军便成为中央的主要官员了,并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
 
 +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董卓、曹操分别掌握过中央政权。董卓曾经集太师、大将军、相国为一身。其中又以相国为尊,位居三公之上。曹操掌权时,罢去太尉、司徒、司空,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为丞相,至其死。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窃汉朝天下的魏国实力最强,同时也是和东汉一脉相承的势力,在官制上也延续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期。蜀国以汉朝正统自居,所以汉朝遗风比较重,但是在诸葛孔明治蜀时有无尚书台一说还有待考证。吴国统治者坚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个别官职上动了动小手脚,但并没有值得一提的改革。房玄龄评价到:“孙吴、刘蜀,多依汉制,虽复临时命氏,而无忝旧章。”在三国时期官制上的真正创新,大多出于魏国,其中以置中书省影响最大。 [13]
+
 三国时期,窃汉朝天下的魏国实力最强,同时也是和东汉一脉相承的势力,在官制上也延续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期。蜀国以汉朝正统自居,所以汉朝遗风比较重,但是在诸葛孔明治蜀时有无尚书台一说还有待考证。吴国统治者坚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个别官职上动了动小手脚,但并没有值得一提的改革。房玄龄评价到:“孙吴、刘蜀,多依汉制,虽复临时命氏,而无忝旧章。”在三国时期官制上的真正创新,大多出于魏国,其中以置中书省影响最大。
 曹操为魏王时,初置秘书令。曹丕称帝初,改秘书令为中书省,有监、令两臣,由通达文学的士人担任,当时的文学就是现在所说的学术。监、令之下有中书侍郎、通事舍人、著作郎等属官。尚书省在名义上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实际上有些机密命令的下达并不通过尚书省。从此尚书台的权利又渐渐转移到中书省,逐渐形成了中书“实握事要”,操纵政务的局面。曹魏加强中书权力和扩大官制组织不但是这一个国家的事情,而且是整个三国时代官制的一大变化,影响极为深远,也备受重视。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官制史上中枢机要改变的一个标志。原来都认为秦汉机要之位,由丞相而归三公。东汉机要之位,由三公而归尚书。魏晋机要之位,由尚书而归中书。 [13]
+
 
两晋南北朝
+
 曹操为魏王时,初置秘书令。曹丕称帝初,改秘书令为中书省,有监、令两臣,由通达文学的士人担任,当时的文学就是现在所说的学术。监、令之下有中书侍郎、通事舍人、著作郎等属官。尚书省在名义上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实际上有些机密命令的下达并不通过尚书省。从此尚书台的权利又渐渐转移到中书省,逐渐形成了中书“实握事要”,操纵政务的局面。曹魏加强中书权力和扩大官制组织不但是这一个国家的事情,而且是整个三国时代官制的一大变化,影响极为深远,也备受重视。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官制史上中枢机要改变的一个标志。原来都认为秦汉机要之位,由丞相而归三公。东汉机要之位,由三公而归尚书。魏晋机要之位,由尚书而归中书。
 西晋虽承魏制,但相对于魏国改革汉代官制一样,西晋在中央官制的变动上迈的步子则更大了。虽然都还有三公,也有九卿,也还听得到太傅、太保之类的官名。但西晋已经逐渐继承并发展了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这就是隋文帝所制三省六部的雏形了。 [14]
+
=== 两晋南北朝===
 自秦以来皇权和相权就一直是国家中央机构矛盾的焦点。在汉武帝时,置尚书台,宰相的权利向尚书台转移,东汉时这样的转移更甚,尚书台位至宰相之上。魏国初置中书省,尚书台的权利又向中书省转移。西晋置中书省,本只是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但因亲近皇帝而显得很重要。从三省的职权来看,他们都为皇帝服务,皇帝是国家的直接治理者,这与三公九卿制有根本区别。皇帝为加强皇权,拼命的扩大三省权利,扩充三省机构,三公九卿制被严重冲击。三公之中除丞相省置无恒且尚有实权外,九卿已徒有虚名,到了东晋时甚至已经可有可无。东晋桓温说:“今事归台阁,而九卿为虚设,皆宜省并。”台阁指的就是尚书省的别称。《后汉书·仲长统传》载《昌言·法诫篇》云:“光武皇帝……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唐李贤注:“台阁谓尚书也。”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乃有此称,掌与公府对举。 [10]
+
 西晋虽承魏制,但相对于魏国改革汉代官制一样,西晋在中央官制的变动上迈的步子则更大了。虽然都还有三公,也有九卿,也还听得到太傅、太保之类的官名。但西晋已经逐渐继承并发展了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这就是隋文帝所制三省六部的雏形了。  
 +
 
 +
 自秦以来皇权和相权就一直是国家中央机构矛盾的焦点。在汉武帝时,置尚书台,宰相的权利向尚书台转移,东汉时这样的转移更甚,尚书台位至宰相之上。魏国初置中书省,尚书台的权利又向中书省转移。西晋置中书省,本只是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但因亲近皇帝而显得很重要。从三省的职权来看,他们都为皇帝服务,皇帝是国家的直接治理者,这与三公九卿制有根本区别。皇帝为加强皇权,拼命的扩大三省权利,扩充三省机构,三公九卿制被严重冲击。三公之中除丞相省置无恒且尚有实权外,九卿已徒有虚名,到了东晋时甚至已经可有可无。东晋桓温说:“今事归台阁,而九卿为虚设,皆宜省并。”台阁指的就是尚书省的别称。《后汉书·仲长统传》载《昌言·法诫篇》云:“光武皇帝……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唐李贤注:“台阁谓尚书也。”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乃有此称,掌与公府对举。
 +
 
 
 哀帝省掉了光禄勋、大司农。元帝省掉了太仆。东晋后,大鸿胪有事则置,无事则省,宗正并到了太常之下,又省掉了少府。于是乎,东晋后九卿就只剩下了三卿充充门面。三公九卿一制名存实亡。 [12]  
 
 哀帝省掉了光禄勋、大司农。元帝省掉了太仆。东晋后,大鸿胪有事则置,无事则省,宗正并到了太常之下,又省掉了少府。于是乎,东晋后九卿就只剩下了三卿充充门面。三公九卿一制名存实亡。 [12]  
 到了南北朝时期,虽然朝代变更不止,少数民族入侵,但是在中央官制上并没有阻止三公九卿的进一步衰败。刘宋出了一种“三公”“三司”“两大”的中央官制。三公就指太傅,太师,太保;三司是太尉、司徒、司马;二大指大将军、大司马。但已经不设九卿。 [14]
+
 到了南北朝时期,虽然朝代变更不止,少数民族入侵,但是在中央官制上并没有阻止三公九卿的进一步衰败。刘宋出了一种“三公”“三司”“两大”的中央官制。三公就指太傅,太师,太保;三司是太尉、司徒、司马;二大指大将军、大司马。但已经不设九卿。
 
===隋朝===
 
===隋朝===
 
 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制三省六部,原本的三公也被取缔。三公九卿制基本宣告寿终正寝。
 
 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制三省六部,原本的三公也被取缔。三公九卿制基本宣告寿终正寝。
行 58: 行 93:
 
===三公===
 
===三公===
 
 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为三公。 [6]  
 
 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为三公。 [6]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律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未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新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6]
+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律禄提高到与丞相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未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新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6]
+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且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已”。 [6]
+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2]
+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2]
+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且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已”。
 +
 
 +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
 
 +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九卿===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2]
+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2]
+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已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为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已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2]
+
 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
 
 +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已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为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已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特点==
 
==特点==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行 82: 行 123: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此后,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此后,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三公九卿制度虽在结构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间,官职的名称及权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结构却一直在变动之中。并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机构的出现也冲击了三公九卿制。
+
 三公九卿制度虽在结构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间,官职的名称及权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结构却一直在变动之中。并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机构的出现也冲击了三公九卿制。<ref>[http://www.gaosan.com/gaokao/311709.html 三公九卿的特点]高三网</ref>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於 2021年11月22日 (一) 13:40 的最新修訂

三公九卿(sān gōng jiǔ qīng)據史記記載「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卜醫之中。今吾已見三公九卿士大夫,皆可知矣。試之卜數中以觀採。」 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1]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相,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從武帝時起,因受經學影響,丞相和太尉被稱為三公。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說,但秦並沒有這種制度,西漢初也不見九卿名稱。漢武帝以後由於儒家復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高官附會成古代九卿。

名稱由來

夏朝時即設三公九卿(《禮記》:「夏後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通典·職官一》),也有的說三公為司馬、司空、司徒(《韓詩外傳》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馬、司空、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

秦變周法,置左右丞相,無三公官(荀悅曰:「秦本次國,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無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決丞相府。又設太尉管理軍事、御史大夫(掌邦國刑憲、典章之政令,以肅正朝列),為丞相副手。

具體工作

三公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長官,有一個秘書處十三曹,下轄九卿。

太尉,最高軍政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掌握軍權,戰時聽從皇帝的命令,可憑皇帝的符節調動軍隊。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地位低於丞相和太尉,丞相和太尉品秩為一萬石,御史大夫品秩為二千石。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侍御史,彈劾中央和皇宮一切事;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

九卿是指古時中央政府的多個高級官員,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漢時期的卿,不一定是九個人,九卿言其官職完備。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

衛尉,掌管宮門警衛;

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

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

歷史變遷

秦漢時期

秦朝的中央行政機關實行三公九卿制。

秦王朝在確立 皇帝 尊號的同時,還總結了戰國以來各國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適應封建統一國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機構,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內史、典客、郎中令、少府、衛尉、太僕、宗正。 三公 的職責分別為: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事務,是皇帝的助手。從秦開始,丞相正式成為官職,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長官;太尉,協助皇帝掌管全國軍隊;御史大夫,為丞相的助手,掌圖籍章奏,監察百官,相當於副丞相。三公 之間互不統屬,直接隸屬於皇帝,便於皇權集中。 三公 之下的九卿的職責為:廷尉,掌司法;治粟內史,掌國家財政稅收;奉常,掌宗廟祭祀禮儀;典客,處理國內各少數民族事務和對外關係;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從警衛;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澤收入和官府手工業;衛尉,掌管宮廷警衛;太僕,掌宮廷車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務。但無論三公 ,還是 九卿 ,均由皇帝任免調動,一律不得世襲。

漢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為「太常」;「衛尉」改為「中大夫令」;「廷尉」為「大理」;「典客」為「大行令」;「治粟內史」為「太農令」,武帝時改為大司農。武帝時改「大行令」為「大鴻臚」,「郎中令」改為「光祿勛」。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沒有影響到他們的職能,至於動機可能是語言變遷而尋求官名的準確。無獨有偶,三公的名稱也有比較大的變化。漢武帝更「太尉」為「大司馬」,漢哀帝時「丞相」更為「大司徒」。

以上更名在當時並非是更名,而是另有原因。

比如,大司馬一職,原是霍去病和衛青討伐匈奴,帶去的馬匹有十四萬,但至班師入塞之時卻不到三萬匹,所以任兩人同為大司馬。而原來的太尉田蚡被太皇太后竇氏下令免官,太尉之職從此長期空缺。再加上,霍去病和衛青二人長期對匈奴作戰,手下兵將極多,久而久之,太尉的職權就逐漸轉移到大司馬。另外,應當了解,太尉其實在漢初是不常設的。太尉一職的或置或廢,大都與征伐或時局有關。如漢文帝三年,罷太尉官,歸屬丞相,這年五月就是由灌嬰率軍還擊匈奴的入侵。景帝時,太尉職銜也只恢復了4年。以此為背景來看,大司馬替代太尉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

漢武帝時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員分為外朝官、內朝官。外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內朝官,或稱中朝官,包括大司馬和左、右、前、後將軍,尚書,以及侍中、散騎、諸吏、諸郎、博士等。所謂內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專任行政職務的,與行政性質的正規官稱的外朝官相對而言的。

三公之中以御史大夫等級最低,職能也比較模糊,一方面為丞相之副,一方面供內廷的差遣。

漢武帝之前,丞相的位高權重,連皇帝也不能不敬三分。凡丞相進見,皇帝得離坐;丞相病重,皇帝得親臨問疾,並遣使送藥;丞相死後,移歸私第,皇帝車駕往吊,並賜棺,賜葬地,賜冥器等。西漢,皇帝與丞相的衝突在武帝時達到高峰,本來漢武帝對田蚡言聽計從,但田蚡得寸進尺。

《資治通鑑》記載:田蚡每次上朝奏事,奏着談上大半天,他推薦人作官,有的位居二千石,把皇上的權利都奪了去(任命官吏是皇帝的權利),皇帝就對他說:「你任命完了沒有?我也打算任命官吏。」 田蚡曾請求把考工官署的土地撥給他以擴建私宅,武帝發怒:「你為什麼不乾脆要武庫」從此之後田蚡才稍稍收斂。

由於丞相權位太重,威脅了皇權,皇帝很不放心,所以自武帝以後,章奏的拆讀與審議,轉歸尚書台(令),從此之後,丞相、太尉雖然都是政權的負責人,但實際權利已向尚書台。丞相有過失,由尚書問狀彈劾。

相對於秦朝,官員職能變化最大的當屬御史大夫了,漢文帝時下詔:「制詔御史,其除肉刑。」從此,御史大夫成為全國最高的監察官。

西漢時的中央官制改革集中在漢武帝時期。這次改革始於與太皇太后對抗時期,是以政治鬥爭為目的的變革,是被史家稱為「大一統」一攬子改革的一部分。漢武帝的改革從根本上加強了中央集權,突出了皇權,削弱了(丞)相權,把中央官員分為內外朝更加強了中央機構為皇帝服務的職能。至此之後,除前文所述哀帝,成帝對太尉和丞相的名稱變更外,再無值得一談之事。

西漢末年,王莽相繼為大司馬、尚書令,逐漸掌握了實權,後自立為帝,國號新。王莽不以國號「新」為理念,九卿的名字全以《尚書》的文章為準。大司農改為羲和,後更為納言;大理改為作士;太常改為秩宗;大鴻臚改為典樂;少府改為共工;還有,「光祿勛」等改為六監。就連百官、宮室、郡縣都換了名稱。但這些僅僅都是 「托古改字」而已,同「托古改制」是不一樣的,換湯不換藥。

東漢從劉秀稱帝起到曹丕廢掉獻帝共197年,其中以光武、明、章三帝時期為短暫興盛,而後東漢歷經外戚、宦官之禍,少數民族叛亂到黃巾起義,到最後所謂三國諸侯割據時代,一直是內亂不已。所以東漢在前期基本繼承西漢官制略有改革,而在中後期則因內亂的局面而逐步抬升了軍事官職的地位,也有幾人以文官而稱雄於世。

光武帝即位時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27年後才改大司馬為太尉,並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稱司徒,司空。司空的職能已經從往日的監察「改行」去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

東漢光武帝在對皇權的加強上,比起西漢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光武帝親政時,擴大尚書台的權利,職無不統。《通考·職官考》云:「至後漢,則(尚書)為優重,出納王命,敷奏萬機,蓋政令之所由宣,選舉之所由定,罪賞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眾務淵藪,內外所折衷,遠近所稟仰。」

三公被架空,只有議事功能,沒有實際權利,以後尚書台成為東漢時期的決策機構,國家中央權利全部集中在皇帝的宮廷辦公廳內,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辭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最明顯的就是(大)司徒,相當於西漢時期的丞相,再也沒有西漢時期當皇帝上賓的好運氣。如韓歆為司徒,因好直言,無所隱諱,光武帝不能容忍,把他免官,遣歸鄉里,並下詔責之。韓歆惶恐不安,與其子嬰皆自殺。其後歐陽歙、戴涉為大司徒,皆以罪下獄死。

東漢時期太傅拜為上公。光武帝以卓茂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戶,賜几杖車馬。此後,每當新皇帝即位,輒置太傅錄尚書事,總攬朝政。黃巾之亂後,董卓以太師自封,位在太傅之上。這些官位均不常設,歷任太傅錄尚書事都在死後被除其官名。

東漢沿西漢舊制,同置九卿。其所職掌,也與西漢略同,只是機構的裁併,屬官的精簡,有異於前。此外,東漢的九卿,分別隸屬於三公。太常、光祿勛、衛尉三卿,為太尉所領;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為司徒所領;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為司空所領。拋開現實意義不說,僅從官制的創新上來看,這是一項創新。它削弱了司徒的職權,三公各行使一部分國家權利,使官制更加合理。但從權利的角度上來看,司徒所領太僕、大鴻臚均是虛官。太僕服侍皇帝,沒有參與國家政事的權利。大鴻臚執掌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這對一個自稱天朝的國家來說,除了在某些施威儀時可利用外,其他時候無足輕重。僅僅留下一個管人頭的廷尉還有點文字上的地位。

東漢自漢光武帝以來就戰事頻繁,所以除三公、九卿、尚書台以外,東漢又有各級將軍,也是中央要員。有大將軍,其次驃騎將軍、車騎將軍、次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將軍。其中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在三公之下。前、後、左、右將軍,位在上卿之下,不常置。東漢中期以後,太后臨朝稱制,外戚執政,常假借兵權以自重。於是,大將軍便成為中央的主要官員了,並與太傅三公合稱為五府。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董卓、曹操分別掌握過中央政權。董卓曾經集太師、大將軍、相國為一身。其中又以相國為尊,位居三公之上。曹操掌權時,罷去太尉、司徒、司空,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為丞相,至其死。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竊漢朝天下的魏國實力最強,同時也是和東漢一脈相承的勢力,在官制上也延續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期。蜀國以漢朝正統自居,所以漢朝遺風比較重,但是在諸葛孔明治蜀時有無尚書台一說還有待考證。吳國統治者堅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個別官職上動了動小手腳,但並沒有值得一提的改革。房玄齡評價到:「孫吳、劉蜀,多依漢制,雖復臨時命氏,而無忝舊章。」在三國時期官制上的真正創新,大多出於魏國,其中以置中書省影響最大。

曹操為魏王時,初置秘書令。曹丕稱帝初,改秘書令為中書省,有監、令兩臣,由通達文學的士人擔任,當時的文學就是現在所說的學術。監、令之下有中書侍郎、通事舍人、著作郎等屬官。尚書省在名義上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實際上有些機密命令的下達並不通過尚書省。從此尚書台的權利又漸漸轉移到中書省,逐漸形成了中書「實握事要」,操縱政務的局面。曹魏加強中書權力和擴大官制組織不但是這一個國家的事情,而且是整個三國時代官制的一大變化,影響極為深遠,也備受重視。歷來被認為是中國官制史上中樞機要改變的一個標誌。原來都認為秦漢機要之位,由丞相而歸三公。東漢機要之位,由三公而歸尚書。魏晉機要之位,由尚書而歸中書。

兩晉南北朝

西晉雖承魏制,但相對於魏國改革漢代官制一樣,西晉在中央官制的變動上邁的步子則更大了。雖然都還有三公,也有九卿,也還聽得到太傅、太保之類的官名。但西晉已經逐漸繼承並發展了尚書省、中書省及門下省。這就是隋文帝所制三省六部的雛形了。

自秦以來皇權和相權就一直是國家中央機構矛盾的焦點。在漢武帝時,置尚書台,宰相的權利向尚書台轉移,東漢時這樣的轉移更甚,尚書台位至宰相之上。魏國初置中書省,尚書台的權利又向中書省轉移。西晉置中書省,本只是皇帝的侍從和顧問機構,但因親近皇帝而顯得很重要。從三省的職權來看,他們都為皇帝服務,皇帝是國家的直接治理者,這與三公九卿制有根本區別。皇帝為加強皇權,拚命的擴大三省權利,擴充三省機構,三公九卿制被嚴重衝擊。三公之中除丞相省置無恆且尚有實權外,九卿已徒有虛名,到了東晉時甚至已經可有可無。東晉桓溫說:「今事歸台閣,而九卿為虛設,皆宜省並。」台閣指的就是尚書省的別稱。《後漢書·仲長統傳》載《昌言·法誡篇》云:「光武皇帝……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唐李賢註:「台閣謂尚書也。」因漢尚書台在宮禁內,乃有此稱,掌與公府對舉。

哀帝省掉了光祿勛、大司農。元帝省掉了太僕。東晉後,大鴻臚有事則置,無事則省,宗正併到了太常之下,又省掉了少府。於是乎,東晉後九卿就只剩下了三卿充充門面。三公九卿一制名存實亡。 [12] 到了南北朝時期,雖然朝代變更不止,少數民族入侵,但是在中央官制上並沒有阻止三公九卿的進一步衰敗。劉宋出了一種「三公」「三司」「兩大」的中央官制。三公就指太傅,太師,太保;三司是太尉、司徒、司馬;二大指大將軍、大司馬。但已經不設九卿。

隋朝

隋朝統一中國後,隋文帝制三省六部,原本的三公也被取締。三公九卿制基本宣告壽終正寢。

職務演變

三公

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為三公。 [6] 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集權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權力。昭帝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輔政,以後享權重臣如張安世、史高、王鳳等人,都居大司馬大將軍之位。於是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成帝綏和元年(前8),採納何武的建議,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律祿提高到與丞相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名為大司徒,和今文經所說的三公名稱完全一致。又將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師、太保置於三公之上,頭銜高而無實權。西漢未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如董賢、王莽均以此職而專擅朝政。新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

東漢初仍設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為千石之長史一人,又各置掾屬數十人。以太尉為例,下有分管諸事的西曹、東曹、戶曹、奏曹、辭曹、賊曹、金曹、倉曹等曹。三公府當時簡稱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漢光武帝劉秀推行更極端的帝王集權,不使權歸大臣,名義上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台。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大將軍開府置官屬,位在三公上。三公不僅受制於尚書,而且還要俯首聽命於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們的黨羽和親信。按照經學家的說法,丞相輔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如果出現各種滅異,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責。東漢時,皇帝犯罪責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災,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長統說三公有名無實,「備員而已」。

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操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終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九卿

各代「九卿」不一。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說,但秦並沒有這種制度,西漢初也不見九卿名稱。僅武帝以後由於儒家復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高官附會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時,九卿稱謂出現於詔書中。但《漢書》中所見的卿,有太常、光祿勛、太僕、廷尉、大行、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衛尉、執金吾、右內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幾種官。將九卿定為九種官職,則始於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為卿。即以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樂、共工、予虞為九卿,分屬於三公。

東漢和新一樣,中央政府中設有九卿的官職。《續漢書》將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定為九卿。九卿固定為九官後,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員被排斥在九卿之外。東漢末到三國,有人就試圖為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辯護。劉熙《釋名》否認漢有九卿之說,認為所置是十二卿;韋昭《辯釋名》則認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謂外卿。

魏晉以後九卿多同東漢之制,僅廷尉有時改稱大理;北魏改少府為太府。故隋唐九卿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已無行政之權。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並。明、清遂改以吏、戶、禮、兵、刑、工為六部尚書,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已成虛銜或加官、贈官。

特點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處理日常事務。大事總匯於丞相,或最後請皇帝裁決。

1.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

2.分工明確,行政效率高。

3.丞相位高權重

4.新的較完備的官僚制度。

評價

秦始皇設立 三公九卿 制度,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制度的建立創造了雛形,對以後的歷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響。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結構從秦朝一直沿用到兩晉,直至隋文帝創三省六部制。從三省六部制的結構上來看,也無處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結構的影子。此後,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廢掉中書省、尚書省及門下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級制度才算壽終正寢。三公九卿這一制度沿用約達800年,並從結構上影響三省六部制,並左右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約達700年。可以說,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三公九卿制度雖在結構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間,官職的名稱及權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結構卻一直在變動之中。並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機構的出現也衝擊了三公九卿制。[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