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道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丁道勇,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教授(2016-)。

个人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学院副院长(2017-,已卸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2012-2017,已卸任)

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科研副校长(2014-2015,已卸任)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课程与教学专业)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

合肥,肥西师范学校,中专(普师)

出访经历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哲学项目)(2018-2019)

社会任职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19年12月-)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19年-)

主讲课程

“教育学”(本科生学位基础课,48课时,3学分)

“教育哲学”(本科生学位基础课,48课时,3学分)

“学习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32课时,2学分)

“杜威作品选读”(硕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32课时,2学分)

“教育哲学经典著作选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课,32课时,2学分)

学术成果

出版文章

丁道勇:《选择成为学习者:玛克辛·格林的教育哲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1年(即出)。

丁道勇、赵婷:《兼顾个性与群性:华虚朋及其教育探索》,《中国教育科学》,2021年(即出)。

李云、丁道勇:《培育真兴趣:钱玄同的家庭教育经验》,《中华家教》,2021年(即出)。

李云、丁道勇:《与子同行:葛健豪的家庭教育经验》,《中华家教》,2021年(即出)。

李云、丁道勇:《把见闻转化为经验和阅历:蒋百里的家庭教育经验》,《中华家教》,2021年第1期,第72-77页。

丁道勇:《平衡教育:杜威、陶行知提供的方向》,《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5期,第9-15页。

丁道勇、周金燕、宫奕莹:《为什么要劳动:劳动观的回顾和比较》,《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24期,第36-43页。

丁道勇:《不可控的学习:〈课堂生活〉开启的学习哲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年第1期,第177-187页。

丁道勇:《平衡教育:杜威、陶行知提供的方向》,《教育理论与实验》,2020年第5期,第9-15页。

丁道勇:《〈民主与教育〉导读》,载:余凯主编:《教育经典名著导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丁道勇:《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回归Bobbitt的课程遗产》,载:杨智颖主编:《课程诞生百年风华:以Bobbitt作为探究中心》。台北(待出版)。

丁道勇:《教育群众:杜威、阿伦特的方案及当前的状况》,《全球教育展望》,2019年第12期,第3-21页。

丁道勇:《教育与媒介鸿沟》,《教育发展研究》,2019年第24期,第8-18页。

丁道勇:《克伯屈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考察:背景与主旨》,《教育学报》,2019年第6期,第108-116页。(《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读(教育科学)》2020年第4期转载,第55-64页。)

丁道勇:《教育哲学是什么:基于民国时期相关讨论的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9年第3期,第130-146页。(《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9年第12期转载,第119-130页。)

丁道勇:《教科研如何解开第一个“结”》,《中国教育报》,2019年4月10日,第5版。

丁道勇、张华军:《第七章 美学与教育》,载:石中英主编:《教育哲学》,第182-206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丁道勇:《杜威在民国时期受到的批评》,《全球教育展望》,2018年第10期,第90-101页。

丁道勇:《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博比特的课程学主题及其现实意义》,《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18期,第65-71页。

伊师孟、丁道勇:《走出“人职匹配”的神话:中国教师招募的基本原理》《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6期,第62-67页。

丁道勇、霍雨佳、李烨:《中国儿童参与的基本状况》,《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上旬刊,第4-12页。

丁道勇:《“有办法”校长吴培森》,《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23日,第6版。

丁道勇:《警惕“做中学”:杜威参与理论辩证》,《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8期,第3-221页。(《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8年第2期转载,第123-135页。)

丁道勇:《儿童的日常参与:一种观察教育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11月下,第59-65页。(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文摘》2017年第2期转载,第50-52页。)

丁道勇:《儿童不是中心:对杜威教学思想的再认识》,《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1期,第110-128页。(《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读》,2017年第2期转载,第26-39页。)

丁道勇:《从“内容”到“结构”:教师信念研究的主题转换及其价值》,《教育学报》,2016年第1期,第70-75页。

丁道勇:《民主与教育:一种评论》,《教育学报》,2015年第6期,第10-22页。

丁道勇:《德育理论发展的同质化陷阱》,《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5期,第74-84页。(《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5年第8期转载,第42-49页。)

丁道勇:《儿童观与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第15-16期,第26-32页。

丁道勇:《两种公德教育:基于民国经验的讨论》,《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第4期,第11-16页。

丁道勇、周金燕:《PISA数学有多难:对上海PISA成绩的第三种解读》,《中小学管理》,2015年第10期,第24-27页。

丁道勇、高宏钰、程猛:《日本京都市立高仓小学校参观记》,《中国教师报》,2015年6月10日,第11版。

丁道勇:《教师研究的是与非》,《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22期,第25-32页。

丁道勇:《基于教师“通晓”的高中教学改革》,《教育学报》,2014年第4期,第34-41页。

丁道勇:《教育中的兴趣概念》,《教育学报》,2014年第3期,第27-33页。(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文摘》2014年第5期转载,第7-8页。)

丁道勇、霍雨佳、李子建:《基于生态主题的道德教育:原理与建议》,《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18期,第52-56页。

丁道勇:《我们怎样思维:信念结构理论及其应用》,《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1期,第95-104页。

丁道勇:《教师反思的水平模型及其应用》,《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22期,第31-35页。

丁道勇、张锦玉:《学科加工与教师理智视角的培育》,《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18期,第37-41页。

丁道勇:《基于多元正义原则的教育公平观》,《教育科学》,2012年第28卷第3期,第10-14页。

丁道勇:《作为一种教育隐喻的“绿色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36-142页。

丁道勇、李子建:《榜样的嬗变:中国大陆小学德育教科书的变化》,《香港教师中心学报》,2010年(总第94卷),第1-8页。

出版书籍

华虚朋著,丁道勇译:《欧洲新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即出)。

杰克逊著,丁道勇译:《课堂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克伯屈著,丁道勇译:《蒙台梭利教育考察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舒尔茨著,丁道勇译:《课堂参与:沉默与喧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苑立新主编,霍雨佳、丁道勇副主编:《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纳尔逊著,丁道勇等译:《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施:室外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丁道勇、石中英:《跨越高中与大学的鸿沟:大学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丁道勇:《唤起教师的理论兴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丁道勇:《和优秀教师一起读杜威》,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1]

参考资料